书城成功励志行为决定作为
15033700000072

第72章 细微之处见精神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也是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地强调,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无论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作品。

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可见对细节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古已有之,中外共见。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

那些成就非凡的人,着眼于大处,却在细微之处用心,在细微之处着力,日积月累,终于渐入佳境,出神入化。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我们都很敬佩周恩来总理的胆识和谋略,但他那种关照小事、成就大事的本领,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当年,尼克松访华的时候就敏锐地发现,周恩来具有一种罕见的本领,他对一些事情的细节非常认真。因为他发现,周恩来总理在晚宴上为他挑选的乐曲正是他所喜欢的那首《美丽的阿美利加》。

后来,在来访的第三天晚上,客人被邀请去看乒乓球和其他体育表演。当时天已下雪,而客人预定第二天要去参观长城。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后,离开了一会儿,通知有关部门清扫通往长城路上的积雪。

周恩来总理做事是精细的,同时他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异常严格的。有次北京饭店举行涉外宴会,周恩来总理在宴会前了解饭菜的准备情况时,他问:“今晚的点心什么馅?”一位工作人员随口答道:“大概是三鲜馅的吧。”这下可糟了,周恩来追问道:“什么叫大概?究竟是,还是不是?客人中间如果有人对海鲜过敏,出了问题谁负责?”

周恩来总理正是凭着一贯提倡注重细节、关照小事的作风,赢得了人们的称赞。

生活是由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构成的,可我们总是倾心于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目标,总觉得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过是秋天飘落的一片片树叶,没有声响,我们总是忽略了不该忽略的小事情、小细节,从而在接踵而至的小事面前穷于准备,忙于应付。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做事只能是敷衍。注重细节的人,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将小事做细,并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中国有句名言:“细微之处见精神。”细微之处也是一个人道德养成的立足点,虽然微小而细致,但在人的成长中却至关重要。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乘坐4。75吨重的“东方l号”航天飞船进入太空邀游了89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为什么能够从20多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正是细节表现出的修养使他成功。

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航天飞船的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小的举动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觉得这个27岁的青年既懂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这个不经意的细节,反映的却是加加林珍爱他人劳动成果的修养和素质,并因此取得了人生辉煌的成功。

由此可见,注重每一个细节,是修养精神的最高体现,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不论是做人、做事,都应当从大处着手,从小事做起。一定要从细节入手,做好每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