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15034900000021

第21章 二十四史:在回旋中上升

二十四史其书

有人统计,如果一个人每一天读三万字,读完《四库全书》大概要两百一十六年半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明白读书是为了明理达用,并不是每一本书都要细读,而是要有选择地读书。就拿正史中的二十四史来说,也不是每一本都要仔细琢磨的。

二十四史是我们常说的“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了“二十四史”,包括汉·司马迁《史记》、汉·班固《汉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晋·陈寿《三国志》、唐·房玄龄等《晋书》、南朝梁·沈约《宋书》、南朝梁·萧子显二十四史

《南齐书》、唐·姚思廉《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北齐·魏收《魏书》、唐·李百药《北齐书》、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唐·魏征等《隋书》、唐·李延寿《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元·脱脱等《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明·宋濂等《元史》、清·张廷玉等《明史》。

二十四史记叙的时间,从《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止,前后历时四千多年,包括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

二十四史名句

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

解读 学习,不担心能力上不行,而担心没有远大的志向。出自《晋书》。志向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只要能够为这个社会创造美好,任何志向都是了不起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志向,只是盲目地服从别人的安排,得过且过,这样的人生是没有希望和欢乐的。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

解读 怎么做取决于自己,得到怎样的名声则取决于别人。出自《北史》。“行生于己”,所以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去做好一件事情或者做坏一件事情;“名生于人”,别人说什么是无法强求的,我们也可以不去理会。

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

解读 先谋划好再行动的人会很从容,先行动后才去计划的人多会失败。出自《旧唐书》。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孙子每次去打仗的时候,都会先算一算自己的军队有多少胜算,是不是天时地利人和,是不是准备充分,等等。当他觉得有把握的时候,才会开战。这就叫做“先谋后事”。

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解读 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出自《新唐书》。一个人只有有自己的原则,才能明辨是非。如果自己做不到诚信,也就无法真正批评虚伪的人。

人谁无过,当容其改。

解读 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要给别人改错的机会。出自《新唐书》。如果自己犯了错误,内心期盼别人的谅解,别人犯错误的时候,也和我们是一样的。宽容地对待他人,别人也就能宽容地对待你。

不自满者受益,不知足者博闻。

解读 不骄傲自满的人会得益,不自以为是的人能博闻。出自《隋书》。学海无涯,任何时候要懂得谦逊,哪怕自己对一个领域已经有所了解,也要明白自己了解的只是“沧海一粟”而已。

天下之务,当与天下共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

解读 天下的事情,应该与天下人共同商量,哪里是一个人的智慧就能解决的。出自《梁书》。我们常常以“为你好”这样的借口而伤害别人或者被人伤害,所以在合作的时候,要多听别人的意见,团队、家庭、国家才能和谐安宁。

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

解读 一个人一生中没有明了胸襟博大的含义,他就算活了一百岁也等于短命。出自《南史》。人能相互体谅、相互帮助,人生才有价值,如果心中只有自己,不知道宽容、接纳,这样的人生孤独而乏味。

国之宝器,其在得闲。

解读 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莫过于贤明的君臣了。出自《北史》。一个贤明的人领导人民,人民就会得福,因此中国历史,都是歌颂贤者。成为一个贤明的人,历史就会记住他。

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解读 虽独行独寝,也不做亏心之事。出自《宋史》。一个人要表里如一,就应该不论在人前人后,都应该遵守自己的原则。“身正不怕影子斜”,这样的人才是坦荡荡的君子。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解读 君子有三件事情是非常可惜的:一是一生不学习,二是浪费时光,三是以失败的结局结束人生。出自《明史》。只有勤学、惜时,人生才不会遇到“一败”的结局。

二十四史故事

荆轲刺秦

《史记》中记载了荆轲刺秦的故事。

荆轲是战国末期的卫国人。卫国原来是春秋时代的大国之一,后来日渐衰败,最后只剩濮阳一个城,成为魏国的附庸。荆轲喜欢读书和击剑,他曾游说卫元君,但没有得到赏识,便游历天下,与海内的名士豪杰交往。

燕国的太子丹为了报仇雪恨,四处招兵买马,准备攻打秦国。荆轲闻讯前来,表示愿意冒性命危险,刺杀秦始皇。在离开燕京的那一天,他的朋友们穿着丧服来给他送行。荆轲说:“我这一去肯定是回不来了,但我知道你们会记得我的名字。”说完,登上马车,绝尘而去。

荆轲失手了!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荆轲留下了孤胆英雄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