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独特疗法调治常见病精华版
15036600000115

第115章 调治头痛

运用独特疗法调治常见疾病,必须辨证施治。要根据病因,分清是由于风、寒、暑、湿、燥、火所致,还是由于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伤,找出症结所在,明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满意疗效。

叩头调治

治疗

此法更适用于根据部位区分的各种头痛。

1.偏头痛 叩打两侧风池、印堂,辅以叩打头的两侧5~10分钟。

2.前头痛 叩打印堂,辅以叩打前额部位5~10分钟。

3.后头痛 叩打枕部5~10分钟。

4.颠顶痛 叩打百会、印堂,辅以叩打头顶部5~10分钟。

梳头调治

治疗

1.血管神经性头痛 症见遇劳累或情绪刺激而诱发或加重,发作时一侧或双侧头部搏动性跳痛、胀痛或刺痛,伴有恶心、呕吐、失眠、烦躁等症状,其头痛具有间歇性反复发作史。

方法:取木梳每天梳头2~3次,每次5~10分钟,先慢、轻,逐渐加快加力,10天为1个疗程。

2.头痛连及眉棱骨

方法:用木梳从前额经头顶梳到枕部,然后从前额经头顶梳向两侧。每次10分钟,每天3次。

3.三叉神经痛(第一支)疼痛位于眉弓、前额和上睑。

方法:用木梳从前额梳向左右颞侧,每次5~10分钟,每日2次。梳时手法宜轻不宜重。

牙签调治

治疗

穴位 头维、百会、睛明、四白、下关、颊车、印堂、大迎、听宫、风池、完骨、翳风。

说明 上述穴位也可以采取指压的方式,可用大拇指或其他4个手指或全手掌。以方便操作为度。指压的基本要领是垂直方向按压,压力大小应以刚有痛感时为最佳程度。

先采用3条线直行叩刺法:

自印堂向大椎叩刺;

自头维向风门叩刺;

自太阳沿耳后向耳根的翳风做半环形叩刺。

再采用一条线横行叩刺法:自前发迹正中神庭向两耳上方率谷横行叩刺。

每条线叩刺3遍,每日1次。叩刺强度以轻刺激为好。叩刺完毕,患者即感头部轻快,一般2~3次即能明显见效。

加减

1.外感头痛 由起居不慎,坐卧当风等原因引起的头痛。叩刺加风池、百会。

2.偏头痛 头痛剧烈,或左或右,或连及目、齿。叩刺加头维、百会、完骨。

3.前头痛 前额部位的疼痛。叩刺加印堂。

4.耳鸣引起的头痛 叩刺加翳风、角羽、听宫、百会。

5.牙痛引起的头痛 叩刺加合谷、颊车。

6.三叉神经痛引起的头痛 叩刺加耳屏前局部区域、大迎、四白、下关。

7.面神经痛引起的头痛 叩刺加翳风及疼痛局部。

8.近视眼花引起的头痛 叩刺加睛明。

点穴调治

体部点穴

“穴位”

印堂、攒竹、鱼腰、风府、哑门、百会、太阳、头维、风池、合谷、内关、外关、后溪、昆仑、太冲。

“治疗”

1.前头痛

(1)用拇指按揉法按揉印堂2分钟。

(2)用双手的拇指端点法同时点两侧的攒竹1分钟、鱼腰1分钟。

(3)用拇指按揉法双手同时按揉头维2分钟。

(4)用中指按揉法双手同时按揉太阳1分钟。

(5)用掐法掐列缺2分钟。

2.偏头痛

(1)用拇指按揉法按揉印堂2分钟。

(2)用中指按揉法双手同时按揉太阳2分钟。

(3)用拇指或示指按揉法按揉风池1分钟。

(4)用拇指端点法点按内关2分钟、外关2分钟。

3.后头痛

(1)用拇指或示指按揉法按揉印堂2分钟。

(2)用中指按揉法双手同时按揉太阳1分钟。

(3)用示指、中指端点法点风府1分钟、哑门1分钟。

(4)用掐法掐后溪2分钟。

(5)用拇指端点法点昆仑1分钟。

(1)用拇指或示指按揉法按揉印堂2分钟。

(2)用中指按揉法双手同时按揉太阳2分钟。

(3)用拇指端点法点百会1分钟、合谷1分钟。

(4)用屈拇指点法点太冲1分钟。

手部点穴

“穴位”

头点(前头点、头顶点、偏头点、后头点)、关冲、大脑区、肾区。

“治疗”

各种头痛。

1.摩热双手,点按大脑头区、肾区各3分钟。

2.揉按合谷、阳溪、少泽、前谷、后溪、关冲各40次。

3.偏头痛加按偏头点,前头痛加按前头点,后头痛加按后头点,巅顶痛加按头顶点,各30~50次。

撮痧调治

治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

1.取头部太阳、印堂,夹撮6~8次。

2.颈部风池夹撮痧6~8次,常可缓解头痛。

捏筋调治

治疗

1.三叉神经痛 症见在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突然发生剧烈疼痛,疼痛似电击、刀割、烧灼或针刺样。有的疼痛发作时可伴有流泪、流涕。

(1)患者取坐位。

(2)术者坐在患者头顶前方,先用示指点揉患侧耳后脉。

(3)再用双手示指点揉太阳脉、耳前脉和耳下脉。

(4)最后再用示指点揉鼻侧脉和颧下脉。对患侧应加重手法的用力。

2.偏、正头痛

(1)患者取坐位。

(2)术者先用示指点揉颈后上脉、颈后中脉、颈后下脉。(3)再用双手示指点揉太阳脉、鼻侧脉;

(4)最后用示指点揉颅顶脉。

刮痧调治

治疗

1.顽固性头痛 症见头痛缠绵,久治不愈。

“取穴”百会,风池,完骨,天柱,风门,头维,太阳,曲池,外关,合谷,列缺,丰隆,血海,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方法”采用直接刮法。以水牛角刮痧板为工具,介质采用凡士林油。在风池、完骨、风门、曲池、丰隆、血海、阴陵泉和三阴交等穴上均匀涂抹凡士林油。先刮头顶部百会、后颈部风池、完骨、天柱及后头部;然后刮肩部风门;点揉头部两侧头维、太阳;再刮上肢部曲池、外关;再点揉手部合谷、上肢部列缺;刮下肢部丰隆、血海、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最后点揉足部太冲。放痧穴:太阳、百会。风池、完骨、天柱采用角刮法,曲池、外关、血海、阴陵泉、足三里和三阴交采用斜刮法;合谷和列缺采用拇指揉法;太阳和百会采用小号三棱针点刺出3~5滴血。

“说明”采用平补平泻法。

2.偏头痛 症见头痛剧烈,或左或右,或连及目、齿。

“取穴”风池、翳风、头维、率谷、太阳、合谷、列缺、阳陵泉、足临泣、印堂。

“用法”采用直接刮法。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在风池、合谷、列缺、阳陵泉、足临泣上均匀涂抹红花油,先刮颈部风池;点揉头部翳风、头维、率谷、太阳;刮手部合谷、列缺;刮下肢部阳陵泉及足部足临泣。放痧穴:印堂、太阳。风池、合谷、列缺、阳陵泉、足临泣采用角刮法;翳风、头维、率谷和太阳采用拇指揉法;印堂和太阳采用小号三棱针点刺出3~5滴血为度。

“说明”采用平补平泻法。

3.三叉神经痛 症见在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突然发生剧烈疼痛,疼痛似电击、刀割、烧灼或针刺样。有的疼痛发作时可伴有流泪、流涕。

“取穴”阳白,攒竹,太阳,颊车,列缺,四白,巨髎,合谷,下关,大迎,承浆,侠溪。

“用法”采用直接刮法。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在头部阳白上均匀涂抹红花油,用水牛角刮痧板在其上进行刮拭,以局部刮出出血点为度;在面部的攒竹、太阳、颊车、巨髎、下关、大迎、承浆和手部的合谷、列缺等穴位处也涂抹少量红花油,以活血通经止痛,采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三叉神经第Ⅰ支痛:先刮头部阳白;点揉面部攒竹、太阳、颊车及上肢部列缺。

三叉神经第 Ⅱ支痛:点揉面部四白、巨髎;刮或点揉手部合谷。

三叉神经第 Ⅲ支痛:点揉面部下关、颊车、大迎、承浆;刮或点揉手部合谷;点揉足部侠溪。

“说明”采用泻法。

塞鼻调治

治疗

1.血管神经性头痛 症见头痛遇劳累或情绪刺激而诱发或加重,发作时一侧或双侧头部搏动性跳痛、胀痛或刺痛,伴有恶心、呕吐、失眠、烦躁等症状,其头痛具有间歇性反复发作史。

方 细辛良姜散

“配方”羌活3g 细辛3g 白芷6g 高良姜3g 川芎6g 蔓荆子6g 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装瓶备用

“用法”使用时取干棉球蘸药粉塞鼻。

“说明”左侧头痛塞右鼻孔中,右侧头痛塞左鼻孔中。疼痛较轻者每日6次,分早、中、晚各2次塞鼻;疼痛较重者不拘时限,多次塞鼻。

2.偏头痛 症见头痛剧烈,或左或右,或连及目、齿。

方1 硵砂豆豉丸

“配方”硵砂末、豉心各等份,共捣为丸

“用法”取药丸皂子大小塞鼻。

“说明”左侧头痛塞右鼻孔中,右侧头痛塞左鼻孔中。2小时后取出。

方2 川芎止痛散

“配方”川芎子30g 远志30g 细辛7.5g 白芷30g 冰片6g 共研细末,装密封瓶中备用

“用法”用时取药末用小块纱布包裹如花生米大小塞鼻孔中。

“说明”嘱患者塞鼻后卧床休息,一般30~60分钟头痛消失。

方3 万年青栓

“配方”万年青根 朱砂

“用法”取万年青根大小合适者,面削尖,蘸朱砂末少许塞鼻。

“说明”左边痛塞右鼻孔,右边痛塞左鼻孔,取清水鼻涕下,即可效。反复应用,1周可愈。

3.三叉神经痛 症见在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突然发生剧烈疼痛,疼痛似电击、刀割、烧灼或针刺样。有的疼痛发作时可伴有流泪、流涕。

方 正天冰片散

“配方”正天丸6g 冰片1g 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治疗时取药粉1g,以纱布包裹塞入患侧鼻腔。

“说明”每日1次,每次1~2小时,1周为1个疗程,休息3日后再继续治疗。一般可治疗1~3个疗程。

4.风热、湿热头痛 症见头痛遇风加重,暑天较甚。

方 鹅不食草栓

“配方”鹅不食草适量阴干

“用法”取鹅不食草适量,上好白酒浸一夜,白天晒干,晚间又浸,如此7次。取适量塞鼻。

“说明”左边痛塞左鼻孔,右边痛塞右鼻孔。

5.瘟疫头痛 症见身热,头痛剧烈等传染病患者。

方 黑矾散

“配方”黑矾6g 微火煅研细末

“用法”取药末适量,纱布裹之塞鼻。

“说明”左边痛塞右鼻孔,右边痛塞左鼻孔。

6.顽固性头痛 症见头痛缠绵,久治不愈,百方无效者。

方1 蓖麻籽丸

“配方”蓖麻籽1粒 枣肉、葱须各适量 共捣匀,和丸如黄豆大

“用法”取药丸用纱布包裹塞鼻。

“说明”有清涕流出,即取出此丸。

方2 椒黄饼

“配方”硫黄3g 川椒0.9g(取红色者去籽)共研为细末。

“用法”上药和为小饼,塞鼻孔中。

“说明”左边痛塞左鼻孔,右边痛塞右鼻孔,全痛者塞双鼻孔。清涕流尽即愈。

取嚏调治

治疗

1.风寒头痛 症见头痛连及项背,遇风寒加重,兼见恶风畏寒,口不渴。

方 细辛散

“配方”细辛,烘干为末备用

“用法”取药末少许,吹入鼻腔内。

“说明”药量不宜过多,以取涕为宜。每日吹3次。

2.偏头痛 症见头痛剧烈,或左或右,或连及目、齿。

方 至灵散

“配方”雄黄,细辛各等份,研极细末,贮瓶备用

“用法”取药末少许,吹入鼻腔内。

“说明”每日3~4次,3天为1个疗程。

3.湿盛头痛 症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便排除困难,舌苔白腻。

方 瓜蒂散

“配方”瓜蒂研末

“用法”取适量吹鼻取嚏。

“说明”每日3次。

4.顽固性头痛 症见头痛缠绵,久治不愈,百方无效者。

方 川椒肉桂散

“配方”雄黄1g 朱砂4.5g 川椒5g 桂心6g 芫花(醋炒)3g 巴豆仁1g藜芦、附子、野葛根各6g 共研细末

“用法”取少许搐鼻取嚏。

“说明”每日3~4次,3天为1个疗程,休息1天,再行治疗。

药枕调治

治疗

1.风寒头痛 症见头痛连及项背,遇风寒加重,兼见恶风畏寒,口不渴。

方1 散寒止痛枕

“配方”荆芥、防风、羌活、川芎、白芷、薄荷、菊花、藁本各6g 辛荑花、细辛各30g 山奈、檀香各15g

“用法”将上药烘干,共研粗末,装入枕芯,制成药枕。令病人睡卧及休息时枕之。

“说明”上药烘干时间不宜过长。病人侧卧疗效更好。

方2 茱萸止痛枕

“配方”吴茱萸叶2000g

“用法”吴茱萸叶蒸热装入枕芯,令病者枕之。

“说明”以可用吴茱萸棉布包裹做成药枕,令病者枕之。

2.风热头痛 症见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兼见面目红赤,发热,口渴欲饮。

方1 菊花决明枕

“配方”决明子1000g 菊花1000g

“用法”二药共研成粗末,装入枕芯,做成药枕,令病者枕之。

“说明”以菊花调节枕高。

方2 双决明枕

“配方”石决明1000 g 草决明1000 g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装入枕芯,做成药枕,令病者枕之。

“说明”每日用枕时间不少于8小时,1个月为1疗程。

方3 清热祛风枕

“配方”菊花、薄荷、桑叶或绿豆

“用法”上药分别装入枕芯内,睡时枕之。

“说明”每日用枕时间不少于8小时,1个月为1疗程,一般2~4周才能见效。

3.血管神经性头痛 症见遇劳累或情绪刺激而诱发或加重,发作时一侧或双侧头部搏动性跳痛、胀痛或刺痛,伴有恶心、呕吐、失眠、烦躁等症状,其头痛具有间歇性反复发作史。

方 调神枕

“配方”防风、川芎、白芷、绿豆各150g 晚蚕砂100g

“用法”上述药物加工成粗末,作枕芯枕之。

“说明”每日用枕时间不少于8小时,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2~4周才能见效。

4.痰浊头痛 症见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或耳鸣,苔白厚腻,脉弦滑。

方 菖蒲化浊枕

“配方”菖蒲适量

“用法”将菖蒲烘干,研成粗末,装入枕芯,制成药枕。令病人枕之。

“说明”菖蒲选石菖蒲为优。

香佩调治

治疗

1.风寒头痛 症见头痛连及项背,遇风寒加重,兼见恶风畏寒,口不渴。

方1 艾附香佩

“配方”附子研为细末 与艾绒和匀

“用法”装在瓶中,带在身上时时闻嗅。

方2 芳芷香佩

“配方”川芎、白芷、细辛、薄荷各等份

“用法”研末做成香配,带在身上经常闻嗅。

2.偏头痛 症见头痛剧烈,或左或右,或连及目、齿。

方1 黑白姜葱香佩

“配方”白胡椒30g 黑豆7粒 同研为细末,鲜姜汁120g 大枣(去核)7枚 葱白7根

“用法”一起捣烂,用纱布包好,常闻。

方2 龙脑香佩

“配方”荜茇15g 冰片3g

“用法”共研为细末,装入瓶中密封。每天对瓶口嗅5~8次。

“说明”左边头痛用右鼻孔嗅,右边头痛用左鼻孔嗅。

3.头风头痛 主要特征:突然发作头痛,头痛剧烈,耳鸣目眩。

方1 草团香佩

“配方”鹅不食草适量

“用法”揉成一大团,用布包好,带身边时常嗅闻。

方2 艾绒香佩

“配方”陈艾绒1大团如鸡蛋大

“用法”布包配戴身上,时时嗅闻。

“说明”以鼻流出黄水为度。

4.鼻炎头痛 症见头目胀痛,鼻塞流涕。

方1 秋牡丹香佩

“配方”秋牡丹、鹅不食草、毛莨、漆姑草各16g

“用法”研末装袋,做成香佩带身上,时时嗅闻。

方2 樟脑冰片香佩

“配方”鹅不食草10g 樟脑1g 冰片1g

“用法”研末和匀,装瓶密封,带在身上经常嗅闻。

敷贴调治

治疗

1.风寒头痛 症见头痛连及项背,遇风寒加重,兼见恶风畏寒,口不渴。

方1 芎椒薄荷散

“配方”川芎3g 花椒壳3g 薄荷脑1g 葱白适量

“用法”先将川芎、花椒研成细末,再加入薄荷脑研碎和匀,以捣烂绞出的葱汁调和上药末并做成药饼2个。贴敷于太阳穴,外用胶布固定,4小时后取下药饼。

“说明”皮肤过敏者慎用。

方2 生姜茱萸膏

“配方”生姜30g 吴茱萸15g

“用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生姜捣烂,同入铁锅内炒热,摊在纸上,再滴适量白酒调成稀糊状。趁热将调好的药糊敷于两足涌泉穴。

“说明”药膏温度以患者可以忍受为度,避免烫伤。

方3 乌头白芷膏

“配方”生川乌、生草乌、白芷各15g 黄丹100g 香油100g

“用法”将上药用香油浸泡24小时,然后文火煎药,炸焦去渣,在油中徐徐加入黄丹成膏,再将药倒入冷水浸24小时(去火毒)备用。亦可将上药煎成汤剂,加水200mL,煎至60~80mL盛瓶中备用。发作频繁疼痛剧烈者,将中药汤剂用纱布折叠数层湿敷患处,一般1~2天疼痛可以减轻;继将膏剂少许加热摊在纱布块上,贴在患处,每5日换1次。

“说明”心律不齐者慎用。

方4 荞麦粉

“配方”荞麦粉适量

“用法”将上药炒烫,装入布袋,扎紧袋口备用。取热布袋推熨太阳穴及痛处,冷即更换。

“说明”注意温度,避免烫伤。

方5 附子散

“配方”生附子30g 粗盐100g

“用法”上药捣碎炒热。熨患侧太阳穴及头部疼痛处,至头痛缓解。

“说明”适用于寒证、虚寒证,热证不宜。

方6 散寒止痛散

“配方”川芎15g 香白芷30g 荆芥、薄荷、葱白(切碎)各15g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炒热后布包。熨患处,凉则再炒再熨,每日1次,每次5~15分钟。

“说明”温度以患者可以忍受为度,避免烫伤。

方7 生姜贴

“配方”生姜适量

“用法”把生姜切成0.1cm厚的薄片,煨热。推熨前额及太阳穴。姜片冷即更换,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左右。

“说明”取生姜辛温之性,借热力祛风散寒,治疗风寒头痛,安全有效。

方8 艾蒿热熨袋

“配方”陈艾蒿、苞谷糠各适量

“用法”上药同炒热。包头上,冷则更换,热药包有效。

“说明”温度要适宜,过热易烫伤,过凉则效力不佳。

2.瘀血头痛 症见经久不愈,其痛如刺,固定不移。

方 芎归散

“配方”当归12g 川芎6g 香附6g 食盐20g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备用。将药末炒热,外敷贴头痛处。

“说明”孕妇慎用。

3.热证头痛,风湿头痛 症见头胀痛或头痛如裹。

方 蚕砂膏

“配方”晚蚕砂300g 米双酒适量

“用法”将晚蚕砂与米双酒调匀,炒热用布包好。取布包趁热熨头部,冷则重炒热再熨,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连续熨3~5天。

“说明”药膏温度以患者可以忍受为度,避免烫伤。

4.大寒犯脑 症见巅顶头痛,干呕,吐涎。

方 吴茱萸枕

“配方”吴茱萸叶适量

“用法”酒拌袋盛蒸熟。更互枕熨之,痛止为度。

“说明”药袋温度应适宜,避免烫伤。

5.偏头痛 症见头痛剧烈,或左或右,或连及目、齿。

方1 谷精草散

“配方”谷精草30g

“用法”上药研末,用白面糊调摊于纸上。贴于痛处,干后换药。

“说明”本方对风热头痛疗效也很好。

方2 柏籽膏

“配方”嫩柏树果50g 食盐100g

“主治”偏头痛。

“用法”将上药共捣烂,放入锅内炒热备用。将药趁热敷于患者病侧头部。每天2~3次,连敷5~7天。

“说明”药膏温度以患者可以忍受为度,避免烫伤。

方3 川楝麝香止痛膏

“配方”川楝子4粒 麝香止痛膏1张

“用法”川楝子去壳捣黏,做成2粒小丸,分别放在2块半张膏药上。贴在两侧太阳穴上,并用热水袋外敷热熨。

“说明”适用于新病证实者,久病体虚者慎用。

方4 白芷止痛散

“配方”荞麦100g 白芷粉5g 醋适量

“用法”先将荞麦、白芷粉放锅内炒热,然后放醋适量,拌匀。趁热摊于纱布上包痛侧,冷后焙热再包,可反复用3次。

“说明”可同时煎服川芎茶调散1日1剂,血虚加当归,气虚加黄芪。

方5 寄生散

“配方”桑寄生6g 干姜粉2g

“用法”将桑寄生研末,入干姜粉,两药以酒炒热,布包。用上药包患侧太阳穴,1日1次。

“说明”对于久病不愈者尤为适宜。

6.顽固性头痛 症见头痛缠绵,久治不愈,百方无效者。

方 麝香皂角散

“配方”麝香1.5g 皂角末3g

“用法”上药混匀备用。将发分开,将上药薄纸裹置患处,包炒盐于上熨之,冷则易。如此数次,永不再发。

“说明”病除即止,不必多用。

7.虚寒头痛 症见头胀痛而眩,心烦易怒,痛势绵绵,神疲乏力。

方1 艾叶散

“配方”艾叶

“用法”艾叶揉碎如棉备用。以帛夹住,包头上,用熨斗熨艾,使热气入内,良久即愈。

“说明”也可以艾绒制成药枕,长期枕用。

方2 川楝子

“配方”川楝子适量

“用法”川楝子用酒炒热。入包袱内熨之,左侧痛熨左,右侧痛熨右。

“说明”中病即止,不可久用。

8.气血虚弱头痛 症见头痛绵绵、头昏目眩。

方 子归芎散

“配方”当归、川芎、党参、附子、食盐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粗未,炒热。用布包热熨患处,凉后再炒再熨,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说明”适用于虚证,实证不宜。

9.寒湿头痛 症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

方 三生散

“配方”生乌头、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30g以葱白(连须)7茎,生姜15g切碎捣如泥,入药末和匀,用软布包好蒸热。包熨痛处,其效颇速,痛可缓解。

“说明”心律不齐者慎用。

10.风热头痛 症见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兼见面目红赤,发热,口渴欲饮。

方 清热祛风散

“配方”蚕砂15g 生石膏30g 醋适量

“用法”将上药研细末,用醋调成糊状,贴于前额,每日1换,3~5天为1疗程。

“说明”本法用于实热证,久病体虚者不宜。

药茶调治

治疗

1.高血压病头痛 症见头晕、头痛、胸闷、乏力,血压升高。

方1 柳叶菊花茶

“配方”柳叶60g(鲜品加倍)菊花30g 生山楂35g(打碎)白茅根40g(鲜品加倍)

“用法”上述药水煎当茶饮。

“说明”每日2剂,10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方2 罗布麻茶

“配方”罗布麻嫩叶30g

“用法”将嫩叶蒸炒揉制后,制成干品。

“说明”干品每日5~10g开水冲泡,代茶饮。

方3 天麻茶

“配方”天麻适量

“用法”取天麻粉碎,每次布包5g开水浸泡,代茶饮。

方4 荠菜茶

“配方”鲜荠菜60g

“用法”水煎,代茶饮。

方5 菊槐茶

“配方”菊花10g 槐花10g 绿茶3g

“用法”三味共放茶杯中,冲入沸水,加盖浸泡10分钟即可。不拘时当茶饮,边饮边加开水。

“说明”每日服1剂。

2.顽固性头痛 症见头痛缠绵,久治不愈。

方1 芷芎茶

“配方”川芎3g 茶叶6g 白芷3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白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说明”每日1剂。

方2 石楠祛痛茶

“配方”石楠叶10g 川芎3g 白芷、天麻各5g 女贞子6g

“用法”用上药5倍剂量共研细末,混匀。每日取药末30g布包,置保温瓶中,用开水适量冲泡,盖闷30分钟后分次代茶饮用,1日内饮完。

“说明”脾胃虚寒者慎服。

3.肝阳上亢头痛 症见头痛目眩,心烦易怒,夜寐不宁,或兼胁痛,面红口苦。

方1 夏枯草茶

“配方”夏枯草30g

“用法”将药用水煎服,以之代茶饮。

方2 决明子罗布麻茶

“配方”决明子12g 罗布麻10g 绵茶5g

“用法”将前2味共为粗末,与绵茶共置杯中,开水冲泡15分钟即可,不拘时代茶频饮。

“说明”每日1剂。

4.肝火头痛 症见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干舌燥,口苦口臭,两胁胀痛,睡眠不稳,身体闷热,舌苔增厚。

方1 菊花龙井茶

“配方”菊花10g 龙井茶3g

“用法”将上2味共放茶杯内,开水冲泡,代茶饮用1日1剂。

方2 桑叶菊花茶

“配方”菊花5g 桑叶5g 夏枯草5g

“用法”放茶杯内,开水冲泡,频频饮用,1日1剂。

5.头风头痛 症见突然发作头痛,头痛剧烈,耳鸣目眩。

方1 川芎白芷天麻茶

“配方”川芎10g 明天麻3g 雨前茶3g 白芷3g

“用法”用黄酒1碗,上4味药置酒中,煎至半碗,取其渣再用黄酒1碗,煎至半碗,晚服。

方2 白芷菊花茶

“配方”白芷10g 菊花10g

“用法”白芷磨成粗末后,同菊花放入杯碗,开水冲泡即可代茶饮用。

“说明”冷热皆宜。也可加入些蜂蜜或冰糖调味。

气功调治

治疗

1.紧张性头痛 症见头痛多位于两额及枕、颈部,呈持续性钝痛,头部常有紧箍感和重压感;可于晨间醒来时或起床后不久出现,逐渐加重或整天不变。

“功法”采取正身站式、端坐式或自由盘膝坐式均可。用中指掐百会(属督脉,位于头顶中心,两耳尖连线中点处)64次,再以手掌擦百会64次,然后再加意念。如果站式练功,双臂自然下垂在体侧,若采取坐式练功,双手十指交叉,两拇指尖相对,放于小腹前,掌心斜对小腹处,如果左侧头痛意想左乳下一大肋,被扯过右乳下,右侧头痛反之,共做12次。

“说明”百会为督脉所属,是督脉、足太阳之会穴,具有提举一身之阳,举陷固脱,开窍益气,清泻气火上亢,调整阴阳的作用,能治疗神经系统的疾患,练功时百会朝天能提高神经反射的灵敏性。乳下第五肋间隙中有胃经的乳根穴,用意想把病侧乳下一肋扯过对侧为疏通胃经,胃经通则头痛可愈。

2.各种原因导致的头痛

“功法”每天早晨或临睡前,两手十指分开,呈爪形,以指代梳,从前额、两鬓起,由前至后梳理头发数次。

“说明”头为中枢神经所在之处,发为血之余,脑之华,常梳发可刺激头部诸穴,促进清阳上升,调和血脉,醒脑提神。

3.头痛、眩晕

“功法”以一手剑指(示指和中指)置于百会处,由左向右转8圈,然后再由右向左转8圈,以手推着头皮转,手不离开穴位。之后,再以两手重叠,掌心相对,置于头顶,劳宫对百会,重压3次。

“说明”百会主升阳气,揉按百会可治疗神经系统的一些疾患。

熏洗调治

治疗

1.各种头痛

方 芎蚕僵芷汤

“配方”川芎15g 晚蚕砂30g 僵蚕20g 香白芷15g

“用法”蒸气法。将上药共入沙锅内,加水5碗,煎至1碗,用厚纸将沙锅口糊封,并视头疼痛部位大小,盖纸中心开1孔,令患者痛位对准纸孔熏之;满头痛者,头部对准沙锅口(两目紧闭用手巾包之),上面覆盖一大块毛巾罩住头部,以热药熏蒸。

“说明”每日1剂,每剂2次,每次熏10~15分钟。

2.风寒头痛 症见头痛连及项背,遇风寒加重,兼见恶风畏寒,口不渴。

方1 透骨草加味汤

“配方”透骨草30g 川芎15g 细辛15g 白芷15g 白僵蚕(1岁)1个 荆芥10g 防风10g

“用法”蒸气法。参照上方芎蚕僵芷汤。

方2 生姜液

“配方”生姜50g

“用法”擦洗法。将生姜切片,放入盆中,加热水1000mL,浸泡,15分钟后擦洗前额及太阳穴。

“说明”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3~5日为1个疗程。

3.风热头痛 症见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兼见面目红赤,发热,口渴欲饮。

方 透骨菊薄加味汤

“配方”透骨草30g 川芎15g 细辛15g 白芷15g 白僵蚕(1岁)1个 菊花12g 薄荷12g

“用法”蒸气法。参照芎蚕僵芷汤。

4.急性头痛 症见疼痛突然发作,或伴发热恶寒。

方 黄烟叶汤

“配方”黄烟叶50g

“用法”熏洗法。将黄烟叶煎汤,趁热熏洗前额及两侧太阳穴。

5.气血两虚高血压头痛 症见头目胀痛,气短懒言,面色苍白,心悸失眠。

方 黄桑膝芍液

“配方”黄芪、桑枝、牛膝、白芍、炒杜仲各10g 党参、当归各9g 石决明15g

“用法”足浴。先水煎石决明,后放入诸药共煎取液,浸浴双足。

“说明”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10日为1个疗程。水温低时可加热水升温。

6.肝阳上亢头痛 症见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夜寐不宁,或兼胁痛,面红口苦。

方 吴茱萸醋汤

“配方”吴茱萸50g 醋100mL

“用法”足浴。将吴茱萸煎汤取汁,放入盆中,再加醋,浸泡双足。

“说明”每次20分钟,每日2次。

7.肾虚头痛 症见头痛且空,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耳鸣等。

方 地黄萸肉盐汤

“配方”生地30g 熟地、山萸肉各20g 食盐半汤匙

“用法”足浴。上药水煎取液浸足。

“说明”每晚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