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辉煌与困窘
15037000000008

第8章 遥望山东教育

2000年,我曾作为陕西省教育学会组织的教育考察团成员赴山东考察,之后便和山东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近10年再没机会身临其境,去感受山东教育那种扑面而来的、鲜活的勃勃生机带给我的强烈冲击。但是,远在西北一隅的我,从此以后便默默遥望着孔孟之乡教育的发展态势,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以我个人观察,自从1997年全国素质教育现场会在山东烟台召开,迄今整10年时间里,山东教育始终领跑着全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

1997年,全国素质教育现场会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

1999年,山东省教育厅在全省组织实施创新教育研究重大课题,2007年《人民教育》34期合刊,用10万多字的篇幅推出该课题的研究成果。

2002年元月1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王湛批示:“《人民教育》2000年第3期刊登《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山东寿光市教育均衡发展透视》,读后颇受鼓舞。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希望有更多的地区能够像寿光市这样坚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希望《人民教育》和其他教育报刊能报道更多的促进和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2006年第6期《人民教育》以《均衡发展再看寿光》为题,再次用纪实的形式报道了山东省寿光市深化基础教育发展的事迹。

2005年7月23日到24日,恰逢《人民教育》创刊55周年之际,人民教育编辑部和山东省教育厅联合举办“新课程与教育制度创新”现场会。会议现场在山东潍坊市,由潍坊市教育局承办。知名教育专家张力、文?与会并作了专题报告。时任潍坊市教育局局长的李希贵,就潍坊市教育制度创新作了专题介绍。现场会多层面展示了潍坊市有关政校调整、校长职级制、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教研室职能转变、教育优秀人才俱乐部式管理办法、中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当年第11期《人民教育》刊发了《让教育者的智慧充分展示――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制度改革纪实》的报道。

翻阅近10年的《人民教育》,关于山东教育的报道,除过这些涉及基础教育发展方向的理论性、体制性、全局性、深层次的研究与改革的长篇报道之外,关于基础教育微观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在齐鲁大地上更是处处有亮点,年年有突破,可谓全面开花,让人目不暇接。

纵观山东教育的发展态势,从理论到实践,时时处处都体现了“创新”二字。而创新的根本动力源自于他们把“科研兴教”放到了教育发展的头等重要的位置。

基于上述思考,我觉得有必要将自己遥望到的山东教育,连同自己的感受一并介绍给我域同仁,这便是此文的来历。至于2000年亲临山东考察的感受,当时已有文字记述,虽然时间有些久了,但今天看来仍有借鉴意义,只是有些不尽意,所以一并收录于后。

一、创新教育,开掘素质教育研究的新领域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课程改革的目的,山东省教育界的同仁深明此理。早在1999年,山东省教育厅就以张志勇研究员(现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为首,在全省组织实施创新教育研究这一重大课题,8年来,省、市、县(市、区)50多位研究人员,几十个县(市、区)的近500所实验学校的2500多位实验教师参与了该课题研究,涉及428项子课题研究。通过越来越多志同道合者的群策群力,一个以“创新教育”为代表的素质教育研究的新领域逐步成长起来。在他们的努力下,创新教育在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一)创新教育理论研究

8年来,山东从事创新教育研究、实验的科研人员、中小学教师,共同组成“山东省创造教育研究会”,对创新教育提出的背景、创新教育的理论依据、创新教育国际国内的研究成果,以及创新教育实施的可行性等,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论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收集在该研究会主编的《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国内外创造教育研究综论》一书中。他们在梳理和继承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以下四点:“一是以整体社会变革为背景,以推进基础教育范式转型为目的,以为建立新型国家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二是着眼于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系,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价值观,强调新的价值观的建立。三是强调创新教育是对我国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传统基础教育范式的整体变革,而不是局部性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四是强调制度性建构。这一见地充分把握住了创新教育的本质,并以其独到的研究视野彰显出极强的时代特征。”(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语)

山东同仁对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被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概括为三方面:“首先,创新教育是对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超越;其次,创新教育正确处理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再次,创新教育为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创新素质发展方向提供了指导。”他认为这是“对创新内涵做出了科学、独特、务实的智慧性解读”。

(二)创新教育研究的内容

山东省创新教育研究的内容涉及目标研究、课程研究、德育研究、课堂研究、评价管理研究和教师研究六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研究都可谓硕果累累。

例如关于创新教育的目标研究,他们通过研究认为:学生创新行为的表现大致可分为8个方面:①对权威性结论的挑战与否定。②不同于常人、常规的做法与观点。③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④科学的怀疑精神。⑤丰富的想象力。⑥逆向思维。⑦发散思维。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例如关于创新教育的课堂研究,他们通过研究认为,创新教育以“基于生命,为了生命,发展生命”为教学理念,以活动建构教学论为指导,提出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改造。①建构科学与民主的课堂文化。②改变知识学习方式,让知识与智慧同步生成。③建构大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包括构建动场、自主学习、交流探究和整合建模等内容。

例如关于创新教育的评价与管理研究。他们提出了三个观点:①解放学生建立多元评价观;②解放教师建立新的管理观;③解放学校建立新的学校生存与发展观。其中“解放教师”的新的管理观包括从“管理”到“服务”,从“控制”到“解放”,从“用人工作”到“用工作育人”,从“勤奋优先”到“效率为上”等内容。让人振奋,让人鼓舞。

(三)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

山东省的创新教育研究,之所以能在全国造成极大的影响,正是因为他们不是一项纯理论研究,而是深深植根于教育实践,又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行动研究。8年来,从事该课题研究的科研人员与实验学校的教师们,从建构创新课程、实施创新教学、营造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教师诸方面,都进行了大胆而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

1.建构创新课程

在建构创新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中,该课题组构建了“1251”课程创新模式:即确立“一个理念”树立大课程观;“实施两个策略”课程活化与课程开发;开展“五大行动”学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立“一个保障”道德教育催生创新人格。

他们树立的大课程观是:以道德教育催生创新人格为前提,以知识建构为基础,以课程活化与开发为两翼,建设多领域、多样化、动态开放的课程体系。在大课程观的指导下,他们探索出了五条课程建设的基本途径:一是把国家课程转化为学校课程;二是重视学校选修课程的建设;三是关注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四是尊重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五是把生成课程当成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他们的课程活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校本化教师集慧式课程资源开发;二是师本化教师个性化处理与设计;三是生本化变成学生自己的课程。

他们课程开发的内容也是学生创新发展的“五大行动”:①读书成长:涵养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②感悟自然:在大自然的神奇中获取灵感。③生活科技:感悟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④走向社会:在体验人格中熏染创新人格。⑤人生设计:激励学生走个性化成长之路。

他们的道德教育也不是空泛的口头说教,而是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在里面。一是明德厚本,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道德素质;二是生命教育,为创新人才注入生命激情;三是自信教育,把个人潜质变为发展现实;四是责任教育,生成创新素养的内驱动力;五是习惯教育,为人才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2.实施创新教学

在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研究方面,山东同仁们探索出了“1144”大课堂模式:倡导:“一个思想”活动建构教学思想。即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活动”在学生知识掌握与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把“活动”看做是学生建构知识与能力发展的基础;揭示“一个理念”大课堂理念。即从学校“教室”这个小课堂,走向家庭、社会、自然这个大课堂,实现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知识掌握与全面发展的统一;构建了大课堂的“四个阶段”构建动场、自主学习、交流探究、整合建模;体现为“四个范型”即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范型、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范型、以情境体验为中心的教学范型、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范型。

活动建构教学论以课堂生活为背景,以贯通课堂教学内外的“构建动场”为起点,引发学生自觉、主动地“自主学习”,让师生共同进行多元、多维的“交流探究”,用整合“建模”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能力化、认知与情感的结构化。

3.营造创新文化

创新需要环境,这个环境就是学校的文化氛围。一个多元、自由、超越的学校文化氛围的形成,一靠管理制度的引导,二靠评价机制的激励。

从“管理”到“服务”,从“一元”到“多元”,从“控制”到“解放”,从“崇尚常规”到“崇尚超越”,山东同仁们经过几年的研究,建立起了“1331”营造学校创新文化的模式。即围绕一个核心培养创新人才。着眼三个解放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关注三个主题多元、自由、超越。所谓“多元”指多元发展的人才观,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所谓“自由”指师生创新的自由和管理上营造有利于师生自主发展的宽松环境;所谓“超越”即超越常规、超越昨天、超越自己。“一个目标”即营造学校创新文化。

关于“多元”,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诸如、以“百项小明星”工程(鼓励学生每人有一项特长)张扬学生个性,以自主选择考试、一试多卷、一科多试和不定时多次选择,关注学生差异发展,以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模拟听证会评价、标志性成果评价)激励创新实践,以自主作业评价(自主选择作业“套餐”、自主设计个性化作业)锻造创新品质。

关于“自由”,他们想方设法给师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空。例如,开展“让我做主”的学生自主管理,引领、包容下的“教师个性张扬”等。

关于“超越”,他们设计出了“初中三年追求卓越1000天”,“让教师打破昨天的记录”等活动,来营造学校的新文化。

4.培养创新教师

创新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拥护、支持、参与、实践和创造,需要教师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提升对创新教育的理解,变革教师的角色定位,发展教师对教育独特的思考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创新教育的实施也因为教师的积极参与、主动实践、大胆创新而获得更丰富的实践意蕴,从而开拓理论的视野,提升理论创造的境界。

因此,创新教育研究课题组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创新型教师的培育。围绕教师要求,从文化的传承者走向创新人才的催生者,从教育理论的消费者走向教育理论的实践者,从工作的奉献者走向生命价值的追求者,从个体发展走向团队成长这些全新的教育理念。他们为创新型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系列平台,在传统的教研组之外,鼓励教师自发建立“创新教育沙龙”、“读书沙龙”、“课例研讨沙龙”、“课题研究沙龙”、“教育博客”等,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成长

21世纪初,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迅猛发展,雄起于世界之林,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注迅速成为焦点,希望子女享受平等、公正和最优质教育资源的呼声越来越高。连续五、六年的“两会上”,教育问题成为“两会”代表反应最强烈,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那么教育到底出现了哪些问题呢?一是并不是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有学可上的问题。某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因为贫穷而进不了校门、或进了校门中途辍学的现象的确不少。二是并不是所有进了校门的学生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和身份的问题。许多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子女,需要交一定数额的借读费、赞助费才能进校,否则便被拒之门外。进校后又被称为“借读生”打入另类。三是城乡教育的资源条件严重不均,并且差距越来越大。四是就教育本身而言,也存在重视基础教育,轻视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发展义务教育、忽视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符合我国现存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协调,也有悖于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于是,教育公平的问题被提上了国家决策层的议事日程。2005年5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均衡发展,作为推动县域基础教育工作的政府决策被正式确定下来。均衡发展,也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出路和唯一出路。

然而这一次,山东的教育同仁又走在了国家决策的前面。2002年第3期《人民教育》刊发了《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山东寿光市教育均衡发展透视》的长篇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教育部领导作了重要批示,对寿光的经验给予肯定。这比教育部的文件出台早了4年,我相信他们的实际工作更早。2006年第6期《人民教育》又一次刊发了题为《均衡发展再看寿光――山东省寿光市深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纪实》的长篇报道。此时,寿光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已进入常态化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一)所有的孩子都有学可上

在山东寿光市,对全市适龄儿童、少年和2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说,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表现为一系列数字:

全市小学生入学率、毕业率达到100%,初中生入学率、毕业率分别达到100%、98.7%,实现了“双高”“普九”。

全市100%的聋哑适龄儿童在市聋哑学校这所省级规范化学校里接受良好教育,所有聋哑儿童都享受“三免一补”政策(免学杂费、书本费、住宿费和享受生活补助)。成年毕业生全部实现了就业。弱势群体的教育得到了更多关注。

全市学前教育3至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7.8%,0至3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72.6%,2003年寿光市被评为“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市”。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扩张优质教育资源,初中毕业生入学率达到了90.1%,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中教育的需求。

全市每8名中小学生拥有一台电脑,所有中小学全部通过宽带城域网“寿光现代教育网”这一信息平台,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全市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升,其中70%的小学教师达到专科水平,53%的初中教师达到本科水平,41%的高中教师达到研究生水平,基本实现了“小学教师专科化、初中教师本科化、高中教师研究生化”的目标。

(二)城乡学校一个样

在基本实现“两基”之后,寿光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标准化学校建设活动。按照高中尽可能办在县城,农村初中尽可能办在乡镇驻地,小学点多面广,本着就近聚合、集中联办、设立联办学校,整合资源,提升水平的思路,他们把城乡学校统一规划、按照一个标准进行建设。

目前,全市有39所初中,平均每个乡镇2所,大的乡镇3所,布局合理,有20所成为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37所成为潍坊市级规范化学校,其中,农村初中占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潍坊市级规范化学校的比例分别达到54%、90%。

寿光市所有的小学全部办成了市级规范化小学,有12所小学成为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55所成为潍坊市级规范化学校。

寿光城乡每所学校都按照部颁一类标准配备了教育教学设施,是“山东省教育条件装备先进市”,“山东省教育教学实验普及市”。

2003年8月,寿光市委、市政府投资1.6亿元,在城乡接合处兴建了九年一贯制高标准学校寿光世纪学校。学校占地300亩,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实行小班化、寄宿制、双语教学,是一所生态化、人文化、信息化的学校。基本满足了城郊接合部居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需求,解决了城郊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

标准化建设需要有足够的政府财政投入做保障。2003年、2004年、2005年寿光教育总投入分别达到4.7亿元、5.4亿元、6.9亿元。税费改革之后,寿光市的城市教育附加做到了按时足额征收,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别达到了1400万元、2100万元、2500万元。2005年开始,寿光又开征了地方教育附加。在寿光农村,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2003年生均教育经费初中2090元,小学1634元;2004年生均教育经费初中2957元,小学1758元;2005年生均教育经费初中4135元,小学1969元。另外,从2004年开始,寿光市委、市政府连续6年将为学校建设提供贷款贴息800万元。

(三)基础教育向“两头延伸”

连续4年时间,寿光全市有58个村投资3600余万元,新建了标准配套的村办幼儿园,有42个村利用闲置的初中、小学校舍,投资880万元改建了幼儿园;全市还投资1400多万元加强了幼儿园内部设施配套建设。

目前,寿光市16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达到潍坊市级办园标准,共9所幼儿园达到山东省级办园标准。与此同时全市还建有241处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中心站,覆盖全市1008个行政村。这对一个农村县级市来说,实在是了不起的成绩。

寿光原有9所高中,经过整合之后,现有6所。其中3所在县城,3所在农村。在农村的3所高中而今也已建成了设施先进的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寿光90%的初中毕业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高中教育。

(四)政策向农村倾斜

为了保证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能够真正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仅靠校舍、设备这些硬件建设的一个标准是远远不够的。谁都知道,决定教育质量的根本因素取决于教师。而农村学校留不住好教师的根本问题是工资、住房等这些涉及个人利益的待遇问题。寿光市委、市政府针对这一实际,及时出台了向农村倾斜的政策措施:一是向农村学校倾斜,二是向农村教师倾斜。

2005年,潍坊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评估通报中,寿光市农村教师人均工资在潍坊市最高。教师工资全部由市财政统一按时足额发放,无一拖欠;上级规定的各项增资政策全部兑现,无一遗漏;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三金”,与城区教师完全一样,无一缺失;在偏远村镇工作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部上浮1至2级,满8年转成固定工资,同时再上浮一级,并在评优和晋级中享受优惠政策……这上浮的一级工资是多少呢?有人专门做过比较,同等条件的两名教师,如果一人在县城教书,一人在偏远农村教书,后者每月至少要比前者多挣500元。

为了解决农村教师编制紧缺的问题,他们根据实际修改了国家有关编制规定,加大了农村学校教师的编制比例,从而彻底杜绝了农村学校教师“包班”的现象,使农村学校的体音美等学科均有专职教师上课,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

山东省生均公用经费的标准是:农村初中340元―390元,小学240元―300元,而寿光农村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2005年分别达到974.11元、408元。2006年开始,农村和城市生均公用经费实行一个标准。

2002年,寿光市把连续教龄满3年以上,符合幼儿教师任职资格的975名农村幼儿教师全部转为“合同制”工人,为他们办理了养老保险金。养老保险金按年龄、工作年限,由单位、教师个人按一定比例承担,最高的单位承担60%,教师个人承担40%,50周岁以后便可享受退休工人的所有待遇。有效地激发了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为了让教师能够“安居乐业’,寿光市在各个乡镇政府住地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建设了和城区一个标准的教师公寓。目前教师的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23.7平方米。”

三、制度创新,让教育者的智慧充分涌流

进入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始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改革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决心之大,以及领导者的规格之高,均超过已往任何一次课程改革。从1995年教育部组织专家调研、论证,到2001年设立国家实验区,2002年各省设立实验县,再到2006年全国大面积进入新课程实验,已整10年时间。中小学教师已普遍接受了新课程理念,并努力践行着新课程理念。但是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新课程实践却面临着固有制度的制约。过去几十年建立起来的传统制度,如今有好些束缚着师生个性的张扬与发展:传统的教师备课制度、传统的教师评价制度;传统的学生课堂常规管理制度、传统的学生评价制度;传统的学校评优制度、传统的学年度评估制度等等。

新课程强调“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同时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彰显特色的意愿也更加强烈、更加迫切。于是制度改革便成为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而且“制度改革是一次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李希贵语)。需要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首先去践行。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做了这个第一人。

2005年7月23日到24日,人民教育编辑部、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了“新课程与教育制度创新”现场会。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向会议作了潍坊市教育制度创新专题介绍。他说:“新课改进行到今天,迫切需要制度上的突破。其中的重点、难点,就是构建新型的政校关系。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新课改很可能无法深入下去。”

那么,李希贵所谓的“构建新型的政校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改革又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放权――让权利“归队”

“理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核心是放权与分权”(李希贵语)。他们认为,校长是实施新课程的第一责任人,但是,校长们却没有与“责任”相配套的“权利”。于是他们开始逐步放权。

2001年,潍坊市教育局把学校部门的设置权、中层干部的任免权放给了校长;2004年,又把副校长的提名权放给了校长。在一些地方还把学校财务集中起来,统一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时候,潍坊市教育局把财务权也还给了学校。

2005年3月,潍坊市出台文件,将招生权也下放到各高中学校。如今,根据教育局制定的《高中招生录取指导纲要》,潍坊市各高中可以自行确定录取标准和条件。在新出台的文件中,除学生水平考试外,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也成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

招生权利下放后,高中校长就能根据自己的办学目标,来自主招收符合条件的学生。比如说,甲校的办学特色是文体,那么就可以招收一些有文体特长的学生;乙校偏重于理科,那么在招生时,就特别注意那些有理科特长的学生。

(二)改制――摘掉校长的“官帽子”

传统的教育体制把学校比照行政部门设置,校长也有相应的行政级别,有“处级校长”、“科级校长”。一旦有了行政级别,很多校长便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但缺少动力,更不愿意再去冒险改革。潍坊市教育局认为,校长应该“姓教”,而不应该“姓官”。有了这种认识,他们的改革之手便伸到了校长头上的“官帽子”。

2004年9月,潍坊市《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的实施意见》正式形成。《意见》规定,取消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全部由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实行校长职级管理,按照校长的工作业绩,每两年评定一次;校长级别评定为六级;并以此确定校长的工资待遇。校长四年一个任期,一个校长在同一所学校不得超过两个任期。

2004年10月,校长职级管理的试点在68所高中进行,潍坊下属的诸城、寿光两市的初中、小学校长职级管理试点也同步进行。2005年,校长职级管理在全市全面铺开。

实行校长职级制后,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脱离了行政依附关系,学校才能真正建成学习型组织;职级制让校长真正成了“校长”,成了做事的校长,而不是做官的校长;职级制真正实现了对校长的动态管理,使校长有了动力,更有了压力;职级制留下的是真正想做教育的校长。

(三)定位――重新认识教育局的权利

权利下放,实行校长职级制后,教育局干什么?于是潍坊市教育局给自己做了新的定位。局长李希贵认为:“教育系统的权利,大致有三个部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计划经济条件下,教育行政部门把三种权利都紧紧抓在手里,连学校上几节课都要规定下来。现在,潍坊教育局的放权,其实就是把执行的权利下放给学校和校长。教育局只抓决策权和监督权”。

如何实施决策权?比如高中招生改革,教育局对录取标准拟定一个指导纲要,这就是做决策。至于具体怎样执行,就由各高中根据实际来操作。

如何实施监督权?潍坊教育局主要采用了事前审查、事后督察的办法。

比如副校长由校长提名后,提名人选首先要报教育局进行资格审查。然后,教育局到学校,让全体教职工对提名人选进行民主评议。提名人选要获得80%以上的同意票,校长才能聘任,否则,校长就要重新提名人选。

比如校长的财务权,教育局审计科每年两次到学校进行财务审计,雷打不动。市教育局还在一些学校进行“办学效益评估”试点工作,通过评估,不仅能看出学校资金的流向,而且可以看出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衡量校长的管理水平。

(四)评价――给学校自由呼吸的空间

理顺了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后,新的问题产生了:掌握了决策权和监督权的教育行政部门,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评价学校?因为,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有了权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作为。对学校的评价,正是教育行政部门引导教育价值方向的重要途径之一。

2004年春天,潍坊市开始探讨协商式评估的途径、方法,得到了市直学校的赞成。

协商式评估的第一步,就是学校确定自己的年度目标和长远规划,然后由领导和专家组进行科学评估,一旦得到认可,学校便可以据此制定工作措施,分解责任。在整个评估过程中,不仅目标可以协商,评估的方法也可以协商,即使包括评估的时间,也是可以协商的。这样一来,每所学校的评估标准都是不同的,都是个性化的。

协商评估是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让他们自己重新认识自我,明确奋斗目标,调整工作策略。协商评估是为了给学校的发展加油、添柴。

潍坊市教育局在制度上的所有创新,无疑是要砸碎缚在校长身上的锁链,培养出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校长。只有有了这样的校长,教育才能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学校才能够个性成长,师生才能够有自由呼吸的空间。

(五)李希贵――制度创新的思想者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人才培养同样要靠人才。而要使培养人才的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又必须依靠不断创新的制度作为保证。那么,制度的创新由谁来思考呢?显然这又需要一个热爱教育、理解教育、拥有一定权利,并且善于思想的智者作领头羊。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正是这样一位善于思想的智者。所以,介绍潍坊市教育制度创新,谁都绕不过李希贵这位制度创新的领头羊。

我认识李希贵,是从他发表于《人民教育》上的文章认识的。翻开近五年的《人民教育》,每年至少有李希贵的2―3篇文章。显然,他是一位成功的教育专家、教育学者,更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实践家。

李希贵,这位30岁便从高密四中校长做起,到高密一中校长、到高密县教委主任,再到41岁走马上任潍坊市教育局长,一路走来,一路思考,一路实践,终于成为潍坊市教育制度创新的思考者、发动者和成功的实践者。

从2001年到2004年,短短四年间,潍坊教育局出台了30多项改革措施。从改革教育局内部的管理体制到理顺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再到校园管理机制的重建与创新,没有一项不是他思考的成果。

在潍坊,改革方案出台前,都会到校长、教师中间进行调研,征求意见。并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方案。这种改革方式,保证了每项改革决策都有相对广泛的群众基础,实施阻力最小,落实的可能性最大。

李希贵把这个过程比喻为“推销”,推销一种分权分责的思想。他说:“我希望,我影响别人的,不是我的地位与权利,而是我的思想”。我觉得这句话非常重要。

《人民教育》2005年第11期头版以纪实的形式,专题报道了潍坊市的教育制度创新成果,并附发了评论文章。对潍坊的教育制度改革做了如下评价:

“潍坊市的教育制度改革,指向的是教育工作者普遍遇到,但认为是难以突破的障碍,体现了创新性和先进性;改革采取的是‘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策略,走的是‘低成本、高效益’之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四、学校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成果

关注山东教育多年,我对山东教育同仁办教育的风格逐渐形成了一种认识,正像山东大汉们接待客人的风格一样,豪爽大气、热情周到、体贴入微。他们办教育,不光有创新教育研究、均衡发展,制度创新这样大手笔、大气魄的改革,更多的是学校教育方方面面深层次的改革。不光能干“大活”,更能干“细活”。

在山东境内,学校改革涉及学校教育的各个层次,可以说亮点频现,特色各异,遍地开花。可以介绍的内容实在太多,这里随便拈来几例以飨读者。

2006年春天,潍坊市教育局从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入手,推行每天“阳光60分钟”活动课程,把阳光体育运动推进到了制度化、科学化的层次。变“课间操”为“阳光60分钟”课程,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变“软要求”为“硬指标”,把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作为评价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变“强身健体”为“提升生命质量”,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2005年9月,山东省邹平县黛溪中学提出“师师科主任、生生科代表”的学生管理思路。他们在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的基础上,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6个自然小组,每个小组约8―9人;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担任不同学科的科代表,6个自然小组中各个学科的科代表组成隐形的科代表小组,他们的“最高长官”就是科主任,某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这样,既有利于合作学习,同时全体教师和所有学生都是“官”,人人都在参与学校管理,人人又都在管理自己。

自2002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棋盘街小学把教学生学会做人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在全校持续开展了颇具特色的“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式育人”的大德育活动。他们面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开展评选“新三好”活动,即“好学生、好老师、好家长”。他们制定了“新三好”的标准向全社会发放,让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都来参与评选活动,效果十分明显。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一中学以实施“五园同创”战略为载体,全面开展“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用新的思路实现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所谓“人文校园”,就是培养学生“不需别人提醒的自觉”;所谓“书香校园”,就是让学生感悟“最是书香能致远”的境界;所谓“生态校园”,就是要让学生追求“和谐自然”;所谓“数字校园”就是要让学生致力“资源共享”;所谓“平安校园”,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五园同创”战略构想的实质,就是要抓住学校发展的战略机遇,用系统论的思想,盘活学校发展的一切积极因素,实现教学相长、教学质量提高与学生终身发展相协调,运用和谐的思想去看待和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综观山东教育近年来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路,那就是:教育之本在于育人,育人之本重在“科学”、“和谐”。这不正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