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才艺塑造篇
15039500000019

第19章 儿童音乐素质的培养

(一)激发儿童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儿童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呢?1.优化课堂教学

(1)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及本班儿童具体情况的,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的教材。如针对本班有些儿童不大遵守纪律的情况,我选择了歌舞《黑猫警长》。黑猫警长是儿童熟悉的一个形象,我一放音乐,儿童们就不由自主地动起来,可见这个歌舞已引起儿童的极大兴趣。而此时,我又抓住时机对儿童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我以游戏的口吻告诉儿童,黑猫警长要听指挥守纪律才能指挥好它的部下白猫警士。这样,教材的教育性已达到,而儿童在学唱歌、跳舞的同时,教材的艺术性也得到很好的发挥。

(2)加强音乐课的游戏性,尽量让儿童动起来。如在放《春天》这首歌曲时,我根据儿童对春天的认识,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儿童熟悉歌词,然后通过小游戏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用手势练习(拍手、拍腿、跺脚、拍肩)进行教学。让儿童在教学活动中边听琴声边唱边做动作,配合节奏进行伴奏,使儿童沉浸在欢乐之中。在短短25分钟里,儿童既愉快地掌握了这个课时的内容,又充分地调动了自身因素。

(3)注意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进行歌曲《劳动最光荣》的教学时,我先让儿童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听《小猫钓鱼》的故事,再让儿童在歌曲旋律伴奏下看情境表演《小猫钓鱼》,然后让儿童手拿打击乐器边敲打边演唱歌曲,最后让儿童自己边唱边根据歌曲内容为歌曲创编动作。儿童在25分钟欢快的音乐活动中用唱、跳、奏等不同形式多次地感受音乐,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4)及时鼓励、表扬。儿童有了进步,我都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肯定。如平时由于年龄偏小而接受能力较差的霖霖在我的帮助下,学会唱《娃哈哈》这首歌曲后,他高兴地唱给我听。虽然他唱得没有班上其他小朋友那么大声,那么动听,但我还是满意地对他笑了笑,朝他点了点头;他高兴地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可见,对儿童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可以激发儿童的上进心、自尊心、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效果。

2.创设音乐环境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在儿童一日活动中通过游戏、劳动、散步等途径,多渠道、多形式,积极主动地开展音乐活动,让儿童情性,在不知不觉、轻松愉快中得到陶冶。如早晨,当儿童陆续来幼儿园时,我在教室里播放轻松、悦耳的音乐,让儿童一入园就有一种好的心情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在早操、进餐、课间等活动,我都为儿童配上合适的音乐,以丰富的生活内容,为儿童提供多看、多听、多实践的机会,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我还在班上活动区中创设了“音乐角”,在其中放置录音机、各种各样的道具和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节奏乐器,播放适合儿童欣赏的乐曲。让儿童自由选择,在自设的小舞台上尽情地自编、自演、自评,使能力不同的儿童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3.用自己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来感染儿童

在音乐活动中我总是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儿童,和儿童一同活动,和儿童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来带动儿童,避免了纯理性的传授,使儿童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枯燥、机械地模仿。比如,在新授歌曲《采橄榄》中,儿童在听完我饱含深情的演唱后鼓起了掌,园园小朋友更是动了情:“老师,我听了你唱的歌,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可见,我声情并茂的演唱引起了儿童情感的共鸣,使儿童受到了感染。

(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1.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听节奏的习惯

(1)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倾听周围环境的各种声响

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充满着各种音响。汽车喇叭声、虫鸟的鸣声、雨的嘀嗒声、雷的轰鸣声和动物的叫声等,这些都是自然的节奏。利用这些节奏自然地、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倾听并模仿,使儿童在模仿的过程中把握住音高、音准及节奏感。

(2)开展听音游戏活动,感受变化丰富的节奏

大班的儿童已有了初步的音乐延续与终止及快慢感受能力。这时,我给儿童听许多节奏明快的进行曲和一些表现动物形象的小乐曲,让儿童根据音乐节奏变化和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做动作,开展如《小鸟飞》、《大象走》、《西班牙斗牛士》等听音、听节奏游戏,在这些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儿童音乐感受力不断提高,对活动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想用动作等方式表现音乐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当儿童发现音乐中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乐趣,他们就会自觉地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中变化丰富的节奏。

2.对儿童进行节奏的训练

(1)运用念儿歌来训练儿童的节奏

我选用一些节奏感强、有韵律的儿歌来训练儿童的节奏。先是简单的节奏型,然后慢慢过渡到附点音符等复杂些的节奏型。还让儿童练习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儿歌和进行二声部的练习。另外,儿童所学的歌曲,我也让儿童通过听乐曲按歌词节奏拍手来训练儿童的节奏。

(2)让儿童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

如《春天》这首歌曲,每句的句末都有节奏练习,儿童既要唱准,又要打准节奏,这虽加深了节奏训练的难度,但也培养了儿童的注意力。待儿童熟练后,我让儿童把拍手换成拍腿、拍肩、跺脚等。还让儿童自己编出新的节奏型。儿童虽然熟悉了歌曲,但由于变换了动作来表现节奏,复习起来儿童仍然兴趣盎然。

(3)让儿童自由地体验各种节奏

我在音乐角放置了乐器,如筷子、铃鼓、小铃等,平时让儿童自由地去敲敲打打,从中感受节奏。有的儿童敲出了这样的节奏:××××0|××××0‖。这显然是儿童无意中敲出的16分音符的节奏,如果我以后教打16分音符的节奏型时,儿童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在这种无拘无束、自然敲打模仿练习的过程中,儿童会亲身体验并自然地掌握许多种节奏型。

(三)让儿童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

音乐的感受力指儿童在听音乐时不仅感受音乐的高低长短,还体验到音乐反映的情绪和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的一种能力,对音乐的感受力是儿童提高音乐修养的基础和前提。音乐作品是通过乐句、乐段、乐章来表现音乐形象的,所以可以让儿童逐句逐段逐层次地欣赏,感受,如歌曲《大雨小雨》,通过教师的提示,儿童能够把这首歌曲的强弱特点用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夸张的动作表现出来。又如乐曲《美国巡逻兵》,是一首进行曲,它的节奏明快、整齐,很有军队的气势。儿童欣赏完这首乐曲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按乐曲的节奏踏步,并做出士兵巡逻、站岗、眺望等相应的动作,把符合作品的意境和内涵用动作表现了出来,加深了儿童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通过以上尝试,我发现班上儿童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儿童的性情和品格得到了陶冶,儿童的音乐素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儿童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四)儿童音乐活动的目的

1.儿童音乐活动应围绕构成音乐心理的基本元素展开

美国音乐心理学家卡尔·西肖尔认为:“与乐音振动的基本物理属性相对应,构成音乐心理的最基本元素是音高、音的强弱、时值、音色、节奏的辨别力以及曲调的记忆力。”听觉能力是一切音乐认知的基础,也是儿童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应具备的基本音乐素质。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儿童提供各种发展听觉的物质条件,开展各种训练听觉的游戏,使儿童掌握听的技巧,了解声音的属性。

2.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儿童增加对音乐要素的敏感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儿童对音乐的基本感受和体验。而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并不是依靠外在知识的灌输与早期的技术训练,而是要通过儿童在音乐活动中的亲身参与而自然地获得。音乐是有组织的、具有表现力的音响材料,音乐活动中儿童必须亲自参与这个组织和表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他们自己在组织,还是对别人的作品或创作做出反应,都是一种对音乐要素的感知和音乐能力的积累。正如《儿童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指出:艺术是儿童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儿童艺术教育应引导儿童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五)当前儿童音乐活动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儿童对教学材料的掌握。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把活动的重点放在让儿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预设的教学材料上,而忽视对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很多时候教师把音乐能力的培养作为出现在教学目标中的一些空话,而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体现和实施。这样的教学使我们的孩子仅仅是学会了几首儿歌,几个小的律动,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给孩子精心设计的“音乐内容”都会在儿童的记忆中逐步“褪色”。这样的音乐教育对培养人的音乐素养作用不大,更谈不上提高音乐能力。

第二,音乐活动实施过程的“非音乐化”。

儿童园音乐教学应该集中在由各种音乐元素构成的富有表现力的组合上。而我们的音乐活动则往往从歌曲或乐曲的欣赏开始,进而“跑出”音乐。经常能听到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听这段音乐你们能讲一个故事吗?”“这段音乐是抒情还是欢快?描述的是小白兔还是大象?”甚至教师还常让孩子用画图来“说明”正在听的音乐。我们遗憾地看到这类问题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儿童的注意力不在音乐本身,而在音乐所涉及的其他层面。这样就使儿童对音乐的体验成为了非音乐的,弱化或误导了儿童对音乐本身应该产生的审美体验,使音乐教学变成了学习音乐表演的简单过程,忽略了音乐教育是为了提高音乐素养的基本目的。这种做法的根源是教师本身对音乐能力内涵的认识存在偏差。

以上问题反映了目前儿童园音乐教育中所出现的误区,即音乐活动没有真正从音乐语言入手。实际上,儿童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教给孩子多少音乐知识,而在于在学习过程中孩子获得多少音乐感受;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能够倾听、理解、表演和创造音乐。这里更强调儿童自身的参与和感受,并使他们从中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和内涵。“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儿童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儿童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

(六)聆听与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

音乐能力包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构成音乐心理的基本元素中有关于乐音的性质(音的高低、音色、长短和强弱)的把握,这是建构儿童音乐能力的基础。学前阶段音乐能力的培养应该紧扣乐音的四个性质和特点,音乐活动的设计则应该让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渐增长对乐音性质的认识和对音乐结构的感知和体验。如果教学目标围绕这些音乐要素制订,那么教学活动就应该注重如下几方面:一是在游戏中让儿童通过动作体会音乐中节奏的重音、跳音;二是在身体律动的变化中让儿童感知乐句的划分以及乐句之间的关系;三是在学唱歌曲中让儿童体验音乐的分句和音乐表现的不同情绪;四是在欣赏活动中让儿童感受不同的音色和力度带来的不同情绪变化,继而通过相应游戏让儿童初步建立对音乐结构的感知等。只有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中所教过的歌曲或律动也许渐渐被孩子遗忘,可通过这些教学材料给儿童培养起来的音乐能力却会随着他们阅历的增长和知识的不断丰富而越来越强。所以,笔者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将音乐能力的培养作为音乐活动的首要目标,而淡化教学材料的教授。

而培养音乐能力重要的是用更多的时间引导孩子聆听音乐。在音乐活动设计中,老师要首先想到如何激发儿童的感觉,使儿童的多种感官在参与活动中感悟和体验音乐。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教师总是用音乐表演来解释音乐,活动中让儿童听的少,孩子的大部分经验是从老师的语言引导中获得。这样不仅违背了音乐这一听觉艺术本身的规律和性质,更让儿童产生了一种音乐是可以用语言来解释的误解。其实艺术的独特价值恰恰在于它的“不可翻译性”——这正是音乐与语言的区别:如果所有的音乐意义可以用文字或语言充分的表达出来,音乐艺术就不会存在了。音乐所表现的意义只能通过听觉来领悟,并且不同阅历的人所领悟到的内涵也不同。音乐教育实则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音响本身是最为重要的。所以,音乐活动首先要以听为主,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获得音乐体验的条件,引导儿童不断地在听中加深对各种音响的体验和理解,帮助儿童逐步增加对音乐要素的敏感。下面笔者通过对案例“音乐中的强弱”中的两个音乐游戏活动的分析来谈谈如何注重让孩子聆听音乐,培养其音乐能力。

(七)幼儿园中班活动主题:音乐中的强弱

1.音乐感知活动

(1)大鼓。老师带儿童做一个小的热身游戏——听鼓声。老师敲鼓,请儿童仔细倾听鼓的声音,并用走路来表达对鼓声的理解。(要求儿童走的时候以不互相碰撞为宜,并鼓励儿童注意发现空间大的地方。这样可以帮助儿童建立空间意识)开始老师的鼓声可以比较平稳,一拍一下,当儿童适应后,逐渐变化,加快速度或放慢速度,看看儿童的反应,当儿童适应并用恰当的动作表现出来后,老师在敲鼓中加入明显的强弱变化。

(2)大鼓与串铃。首先,老师请儿童听听串铃的声音,请儿童在原地用肢体动作表达对串铃声音的感受,然后大鼓和串铃交替演奏,让儿童尝试用肢体表达。其次,将儿童分成两组用肢体动作将自己的想象表演出来,体会大鼓与串铃的力度变化和音色变化。(表演后可请儿童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最后,让儿童拿串铃和大鼓表演,指挥其他儿童体验。

2.音乐表现活动

(1)请儿童欣赏圣桑《动物狂欢节》中的三个音乐片段,感受音乐中强与弱的交替,以及力度不同所带来的情绪变化。

(2)分段听音乐,鼓励儿童运用前面活动中获得的对力度的认识,大胆用肢体语言表达对现在音乐的理解。(用动作、表情等模仿所感受到的不同动物形象)

(3)儿童分组讨论,并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或表演对音乐的理解。

如果教师架设了从艺术家到艺术作品到儿童之间的桥梁,使儿童情感体验上的模棱两可降到最低限度,那就铺平了儿童通往音乐世界的道路。其实音乐本身到底描述的是什么动物对孩子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怎样通过活动让他们获得对音乐的基本体验。而这些对儿童以后能否理解和喜爱音乐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主要应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儿童建立听音乐的习惯,并将这种习惯内化成为一种能力。本案例设计使很多体验必须靠倾听来完成,使儿童在各种音乐游戏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发展听觉能力。

音乐没有固定的意义,体验音乐实际上也是一个个性化地再创造音乐的过程。艺术作品其实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做出的各种艺术决定。而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也必须为学生提供做艺术决定的机会。孩子需要亲自体验艺术决定,而老师的作用是为其更好地进行这种决定创设环境,并给予最有效的支持。音乐教育本身就应当使学生尽可能地投入音乐创作,通过创作让学生来体验他们自己对感觉的探索和发现。“在音乐课上应当鼓励学生生动、活泼地动起来,尽情体现音乐的美和力量,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哪怕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只要出自于音乐本身的内涵和学生自己的内心,都是好事。”

(八)结语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我们所面对的不是单纯的音乐课程的教学,而是对人的培养。教师大可不必在一节活动中让孩子欣赏整个的音乐作品,重要的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体验,把音乐素养培养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使儿童喜爱和理解音乐。聆听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力,更能够激发孩子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当儿童真正能够“听”的时候,才有可能开始着手培养其音乐方面的能力。因而,儿童音乐教育首先应该从聆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