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偏方验方治百病
15042100000091

第91章 神经性皮炎

1.疾病综述

神经性皮炎是好发于颈部、四肢、腰骶,以对称性皮肤粗糙肥厚、剧烈瘙痒为主要表现的功能障碍性皮肤疾病。常成片出现,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顶丘疹,皮肤增厚,皮脊突起,皮沟加深,形似苔藓。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为常见多发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年和成年人,儿童一般不发病。夏季多发或季节性不明显。

神经性皮炎与中医的“牛皮癣”、“摄领疮”等相类似。因风湿蕴肤、经气不畅所致。中医认为,神经性皮炎多因心火内生、脾经湿热、肺经毒客于肌肤腠理之间、外感风湿热邪,以致阻滞肌肤、血虚生燥、肌肤失荣所致。

2.民间验方

⑴全蝎赤芍汤治疗神经性皮炎

朱先生今年35岁,于1年前颈部、两下肢皮肤瘙痒,逐渐发展至全身,而且皮肤逐渐变粗变厚,晚间病情加重,影响睡眠。经医生检查,他的颈部及两下肢伸侧面和躯干部有散发铜钱大之皮损,肥厚角质,边缘不整齐,皮纹变深,颜色暗淡,表面有菲薄落屑,脉沉弦,舌苔薄白。医生将其诊断为神经性皮炎,具体开方:全蝎、赤芍、蛇床子、姜厚朴各9克,炙甘草6克,干生地、白鲜皮各15克,当归12克,浮萍、陈皮各6克,用水煎煮成汤药,每日1剂。患者服用10剂后皮痒全消,皮损变薄。

⑵芦菊饮治疗神经性皮炎

郑女士今年28岁,被诊断患有神经性皮炎,一个老中医给她开了一剂偏方:芦根60克,野菊花10克,将芦根洗净后切碎,与野菊花一起加水适量后煎煮10分钟,滤取汤汁,代茶频饮,连用半个月。15日后,郑女士的症状大为减轻。

3.民间偏方

⑴芹菜粥:新鲜芹菜120克,粳米100克,芹菜洗净后切碎,将淘洗干净的粳米放入砂锅内,加水800毫升煮沸,然后,加芹菜将粥继续煮熟即可,早晚餐温热服食。清热活血,平肝息风。适于神经性皮炎。

⑵藕节汤:藕节60克,加水煎煮成汤汁,饮汤,每日2次。清泻肺热,凉血化淤。适于神经性皮炎。

⑶绿豆百合薏米粥:薏米100克,绿豆50克,鲜百合200克,将百合掰成瓣,去掉内膜,绿豆、薏米加水煮至五成熟后加入百合,用文火熬粥,加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2次。养阴清热,除湿解毒。适于神经性皮炎。

⑷团鱼煲黑豆:团鱼1只,黑豆60克,料酒、食盐各适量,将团鱼掏去内脏后切块,洗净后与黑豆一起入锅,加入适量的水和料酒、食盐,煲至团鱼肉烂,饮汤,吃团鱼、黑豆,每日1剂。疏风养血润燥。适于风盛血燥型神经性皮炎。

⑸鸽子红枣汤:鸽子1只,红枣30枚,发菜20克,食盐适量,将鸽子宰杀后洗净,与红枣、发菜一起炖熟,加入食盐调味。饮汤,吃鸽子、红枣、发菜,每日1剂。疏风养血润燥。适于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

4.外用偏方

⑴五虎散:生川乌、生草乌、生狼毒、生半夏各10克,百草霜适量,将生川乌、生草乌、生狼毒、生半夏、百草霜研磨成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3~5克,用适量的麻油调成糊状,外涂于患处,每3天1次。涂2~3次后,局部有烧灼感、微痛、起水泡,可将水泡挑破,外涂甲紫。祛风止痒。

⑵皮炎净:苦参、蛇床子各150克,黄柏、地肤子、白鲜皮、防风、皂刺各100克,樟脑20克,薄荷脑10克,苯酚10毫升,酒精1000毫升,聚山梨酸80毫升,蒸馏水适量,将苦参、蛇床子、黄柏、地肤子、白鲜皮、防风、皂刺、樟脑、薄荷脑一起研磨成细致的粉末,与苯酚、聚山梨酸、酒精、蒸馏水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即可。外搽患处,每日2~3次。消炎止痒。

⑶铜绿软膏:铜绿、官粉、密陀僧、松香、黄蜡各32克,香油500克,将香油煮开后关火,然后,加入黄蜡及松香,待药液冷却时,加入官粉、密陀僧及铜绿,迅速搅拌,之后制成软膏备用。先将病变周围涂上一圈凡士林,然后,在病变处涂上一层约1毫米厚的药膏,再用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燥湿杀虫止痒。

5.其他疗法

⑴姜酒汁疗法:取鲜姜250克剁碎,放入500毫升的50°~60°的烧酒中浸泡7天,每日摇晃1次,然后过滤掉残渣,外涂在患处,每日1~2次。

⑵老豆腐疗法:取老豆腐90克炒至焦黄,用芝麻油调匀后涂抹在患处,每日3次,3~4天即可见效。

⑶核桃皮疗法:取适量的鲜核桃皮,擦于患处,每日2~3次,适用于神经性皮炎。

6.生活建议

神经性皮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⑴保护好患处皮肤,不要用热水及肥皂洗擦。经常修剪指甲,感到瘙痒时,不要搔抓划破皮肤,以免引起皮肤继发感染。如使用抗生素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⑵有些病症容易引发神经性皮炎,因此,胃肠道功能失调者应及早治疗;有传染性病应及时进行处理。

⑶神经性皮炎与人的神经精神因素有明显关系,患者要注意生活规律,稳定情绪,保持愉快心情,切忌烦躁,以免精神压力使病情更加严重。

⑷衣物穿着上要注意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的材质,不穿高领衣服,应穿着宽松的全棉内衣。

⑸在饮食上,神经性皮炎患者要避免饮酒、喝茶及食用辛辣食品,应以清淡为主,宜食有安神定志作用的食物。

第九章 男科/妇科疾病偏方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