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的心思你要懂:家庭教育心理学
15042600000018

第18章 开口之前,先把自己“变成”小孩子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所说的话,在孩子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希望自己在诉说时,孩子能够认真倾听。然而很多的现实却是:父母说得口干舌燥,孩子却心不在焉,事后水过地皮干;父母苦苦追问,孩子却“惜字如金”,不愿多透漏半点风声。教育专家指出,亲子之间沟通起来障碍重重,原因就在于父母不懂孩子的心思。父母只有摸清孩子的心思,才能改善这种被动的局面,才能实现无障碍沟通。

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要想和孩子达到理想的情感沟通,就要学会和孩子交朋友,建立一种完全平等的朋友式的亲子关系。”也就是说,要父母们适当放下家长的架子,和孩子平等地交流。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喜欢训斥孩子:“我的话你怎么就不听呢?”“你必须这样做?”“我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你知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这样做……”这样的话语经常出现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也许父母认为自己总是对的,但如果孩子同样也认为自己对的,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没有平衡点,只有火力爆发点,而受伤的总是孩子。

一个12岁的小女孩,平时都是自己的衣服自己洗,然后叠放好。然而有一天,妈妈发现她的脏衣服堆了一堆却不去洗,就训斥了她,认为这样她就不会忘了。可是接下来的一周,小女孩还是没有洗。妈妈终于发火了,她把女儿拉到洗衣机旁,强迫她把衣服洗了,并且说:“记住了吗?下次记住及时洗衣服,否则就没有衣服穿!”此时,女儿的眼中充满了委屈的泪水。

孩子就是孩子,无论他多么成熟,他还是不能达到成年人的境界,因此我们就不能完全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与其训导孩子有一个好习惯或者是改掉某些毛病,不如与孩子一起朋友式地讨论问题。在讨论中让孩子懂得应该怎样,而不是单纯地要求他必须怎样。

有些父母对孩子,总是像上级对下级那样。他们总在强调他们自己的观点与尊严,而不顾及孩子的想法。这样做,不仅得不到孩子的认同,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而且会严重破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从心理上分析,有的家长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想法,只是在显示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利,标榜父母的身份、年龄与体力。弱小的孩子抗争不过,就只能用沉默来反抗,进而引发孩子的对抗心理。

许多父母在无法对孩子实行有效的教育时,就会动用权利,强迫孩子去做。这种武断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的抵触心理更加浓厚,开始孩子可能在父母的强制下做了,可是次数多了,孩子就会产生很大的反抗情绪。根据“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的”理论,这种亲子间不平等的交往会导致亲子关系急速恶化,甚至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孩子比较喜欢孩子气的父母,并与之产生依恋关系。虽然说孩子的独立意识不强,但是,也在慢慢地形成自己的看法。一味地命令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和逆反心理。说到底,父母在与孩子说话前一定要先放下家长的架子,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并关爱他,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从而渐渐让孩子愿意对你打开心扉。

例如,孩子总是忘记带上课的用具,如果父母只是简单地训斥、教导,提要求说:“你应该知道第二天上课应当带的用具,不应该忘记,为什么总是不改呢?”那么很可能会说:“知道,怎么老是这一套,都快烦死了。”孩子原本有的惭愧被父母的一番训斥换成了一腔怨气。如果父母不是一上来就发脾气或指责,而是询问原因,毫无成见地说:“老师说你经常忘记带学习用具,今天又忘了,是这样吗?”当孩子承认后,妈妈继续问:“是不是时间太紧来不及收拾?”这样的方式就不是一味提要求、训斥的方式,而是尊重孩子,不主观臆断,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如果我们总是站在成人的立场,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告诉孩子他应该如何去做,孩子就会越发地怯于去尝试;如果我们坚持认为自己的经验丰富,总是滔滔不绝地向孩子灌输,不厌其烦地纠正他们的错误,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孩子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极大的打击。这不仅会使孩子丧失自信,更会限制孩子自己积累知识的机会。

相反,若我们用希望了解、希望倾听的态度与孩子讨论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我们就是向孩子表示我们尊重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的独立性。这样孩子的积极性被鼓励,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当我们像面对知心朋友一样,向孩子请教一个问题,与孩子商量决定一件事时,可以想象他一定非常兴奋。因为他感到自己存在的重要,他尝到了平等相处的快乐。你认为这有什么不好吗?

写给父母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如果我们不与孩子走在一起,一切教育只会变成空中楼阁。所以,做父母的一定先要放下架子,试着做孩子的朋友。要知道,以平等、尊重的语气跟孩子交流往往比粗声大气地训话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