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自然地理探索
15043500000093

第93章 汉墓古井:为何“见钱眼开”?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和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它以无私宽广的胸怀接纳着一切生灵,不论贫穷与富贵、疾病与健康……但在我国甘肃省却有一汪以“见钱眼开”而声名大噪的井水,实在令人惊奇。

在甘肃省武威市北关中路雷台公园内有一座雷台汉墓,雷台汉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1969年由当地农民在雷台老槐树下发现的一处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因出土了文物珍宝——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著名。据介绍,雷台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因在一高约十米的土台上建有明朝中期建造的雷祖观而得名,数百年来香火不绝。

雷台公园内游客络绎不绝,人们来这里除了观看雷台汉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来一睹千年古井“见钱眼开”的奇妙现象。原来,在雷台公墓内有一口已经干涸的汉代古井,从井口向下观望,只见游客扔在井底的钱币似乎近在眼前,好像是通过放大镜观看到的一样。

1969年9月的一天,武威县(今凉州区)群众在此挖防空洞时发现了古墓,出土了文物珍宝“马踏飞燕”,并在距墓道入口2米处发现了一口古井。

关于古井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东汉时有一个小吏,家境贫寒,常常梦想钱会生钱。一日他上了雷台,将自己的苦闷讲给当时的道长听,道长问他是想真拥有还是假拥有,小吏不解。道长便将他引到古井旁,让小吏往井中扔一枚铜钱,小吏摸了半天,又舍不得。道长摇摇头,抓起一枚铜钱便扔到井里,小吏伸长脖子一瞅,哎哟,那枚铜钱变得跟井底一样大,还在闪闪发光,小吏大叫一声,跳进井里,一头扎在了铜钱眼里。道长一扫拂尘,叹道:“这世上竟真有往钱眼里钻的人呢!”

按照常理,从12.8米的高度看井底的钱币,感觉应当是缩小了,而古井为何具有神奇的放大作用呢?当地人传言:这是墓室的主人显灵了!古老的雷台因此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据了解,这是一口用砖堆砌而成的井,砖与砖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材料,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井壁的砖大部分已经严重风化,只有井底的部分壁砖仍保存良好。经过测绘,工作人员发现它并不是一口垂直的井,开口处直径0.95米,井底直径0.86米,而井中部的直径达1.15米,古井整体呈腰鼓状。

古井的放大作用被发现后,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说法颇多,至今尚无定论。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

第一,井下可能悬浮着某种比重和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光线透过这种气体的界面时产生了折射,从而形成放大作用。

第二,一般见到的水井,井壁大多直上直下,这口古井呈腰鼓状:距井底1米处的壁砖呈人字形堆砌,这种独特的造型经过光线的反射能产生意外的放大效果。但这种说法被物理学家否定了。

第三,这种现象是所选参照物的不同造成的错觉。把四壁做参照物,井底的钱币自然就显得大了。但有人做了试验,用同样的参照物,在别的井里却没有放大的现象。

第四,因为井中心的温度低,边缘的温度高,因此,就有可能出现放大现象。只要能测出井底附近的空气温湿度存在的差异,就能找到这个隐藏在空气中的“放大镜”。但工作人员用一般的指针温湿计测出井底与井口的温度相差两度,湿度相差10%,却无法测出井底中心位置和边缘位置温湿度的微妙变化。

据了解,在古井底部还有一根直径40厘米的木头。古人为什么要在井底横担一根粗大的圆木?古井下面是否还有其他建筑?古井已干涸10年,下面到底隐藏着多少秘密?人们期待千年古井的谜底早日揭晓。

文化艺术瑰宝——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