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经》品读
15044000000021

第21章 因顺应规律而成就

第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与人为善,利物利人

世上总会有这样一些人,认为自己很聪明,自己的主意很好,自己的见解很正确,自己的能力很强。事实上,这是大多数人的盲区,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常常因为自己不够谦虚而受到惩罚。

老子告诉人们,不要主观,不要自满,不要骄傲,谦虚才能使人进步。谦虚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体现,骄傲张狂是一个人无知浅陋的体现。有时候低调谦虚是一种获胜的力量,而骄傲张狂则是胜利的障碍。

所以,智者常以谦虚、诚恳的说话做事方式打动人心,愚者则对人对事做骄傲张狂的姿态,使人们对之产生厌恶感。低调谦虚的人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会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而骄傲张狂的人有了麻烦别人大多会隔岸观火不去理会。

老子还说:“淡兮其若海。”意思是志得意满时应平淡如海,不可骄傲侮慢,仍须心谦身平,不狂妄,心体莹然不失人生之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东汉末年,何太后之兄何进有忿于十常侍弄权,欲请外兵入京诛杀他们。京城乃军机重地,藩镇军马照律不经宣诏不准进京,以防作乱。但出身屠家的何进见识浅,不谙此理,动了这念头。曹操知道后,对何进说:“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曹操这话很有道理,一则天子不应让宦官拥有如此大的权力;二则要办他们的罪时,也只需把他们交给狱吏究罪就行了,不必要动用到外兵进京。何进不但不听曹操劝阻,反而猜忌曹操怀有恶意。曹操感叹说:“乱天下者,何进也。”果然,由此演出董卓进京,淫乱内宫的悲剧。

天下乱始于何进,而何进在十常侍设下阴谋算计他时,不但不听部下的劝告,反而认为自己掌天下大权,无人敢奈何他。这就注定了他的灭亡。

掌天下大权是说明权力大而已,并不能证明自身的安全。相反,权力之顶峰,成了众欲之望,众矢之的,反而成为别人谋害的对象。

何进的结局就是这样。虽然袁绍、曹操各选精兵五百,命袁绍之弟袁术带领,亲自护送何进入宫,但宦官传太后懿旨,阻止袁绍兵将进去。何进就在太监们的围攻下被砍成两段,成了十常侍作乱的第一个诛杀目标。

何进的见识与他的出身有关。因妹妹入宫为贵人,生皇子辩,妹妹被立为皇后,何进由此平步青云,一下子成了大将军。他位于人臣之极,但却外强中干,头重脚轻根底浅,成不了大事。他看不到三步棋,只看见自己的权势和职位,以为有了权力,就有了一切,就进了保险箱,任何人都会拜倒在他跟前。何进的逛妄自大使他最终死在己手。

权、财、势大时,容易冲昏头脑,小看对手。在生活中,何进的权位,非一般人所有。作为普通小人物、小百姓、小干部、小领导,可以从何进的教训中吸取的经验是,对待问题,应多思,慎虑,认真对待。不要以为有把握,或是已熟悉了,就可以轻视它。问题在未解决之前,即使是百分百的把握,也应视为三成、四成的把握来考虑。事情是变化的,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都会转过来。在关键的地方,错失一步,可能会全盘失去。故此,万事小心为上。得意时切不可忘形,淡然最重要;失意时切不可自我作践,坦然最可贵。

得意之时淡然,意在不要太看中自己一时的胜利,躺在成绩上面睡觉而不思进取,而是仍要用真诚经营情感,用执著追求事业,用微笑面对磨难,用宽容善待人生,这样便会无忧无虑,路也会越走越宽阔。

失意之时坦然,意在失意逆事之时,不可自暴自弃,自我作践,更不可自我绝望,而要处之坦然。常常想想那许多现在还不如自己的人,则怨愤自然消除。坦坦荡荡心境平如水,少了得失之烦心,多了自乐之恬愉。失意之时也不应不思进取,应在坦然面对失意的时候奋起。

人生得意的时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

人生失意的时候容易失态,一失态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于是消极和绝望就会趁隙而入。

人生多有曲折,得意之时不可忘乎所以,失意之时不可灰心丧气。按老子说的去做不会错。

道德经

道德经

道德经

功成身退,是老子成功论当中又一个智慧的亮点。功成身退,是功德圆满的最佳方式,也是自我保全的最好法宝。功成身退,天道如此,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不少,可真正能够自觉做到的人可并不多。

我们可以从自然界的现象来体验“功成身退天之道”的哲理。你看,花开结果了,也就退了。老子对人生的观察是深邃的,他看到了人性的内核。人没有不爱慕财富、贪恋权势的,但是放眼历史,谁能守护住名利呢?

功成身退是一种前瞻性的智慧,以及对于自己生存环境的清醒的、睿智的把握与预测。古往今来,建功立业之后,坐享天下是一般成功者的宏愿,而功成身退者倒是微乎其微。西汉张良正是在助刘邦成大业之后,放出了他人格力量最耀眼的光华。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张良和刘邦相遇,从此辅佐刘邦转战南北,用计策帮刘邦争夺天下,成为首席谋士,开始了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生涯。

张良协助刘邦在鸿门宴得以脱身,协助刘邦争取英布、彭越和韩信联合反楚,建议刘邦封最不喜欢的雍齿为侯,建议刘邦关中定都等等,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在论功行封时,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但张良坚决辞让。

后来,张良看到汉朝政权日益巩固,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于是就自请告退,摈弃人间万事,隐居在张家界,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

功成身退,不仅体现出张良博大的胸襟,也显示了他善于审时度势的睿智。张良因激流勇退而成为盛极之世的良臣,风采焕然,为后世表率。我们从东汉邓禹、宋朝赵普、明朝刘基等人身上,应该都可以看到张良功成身退的影子。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写诗赞道:“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固陵始义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这是对张良的功绩的肯定。

提及张良,不得不说说韩信,二人正好有一个对比。历史上不能功成身退的人物中,韩信就是最著名的一个。

韩信是一位能将百万兵且“多多益善”的军事奇才,连汉高祖刘邦都不得不承认韩信能“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而自愧不如。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军事奇才却仅仅限于会打仗而已,对于政治却是一位“高度近视眼”。

韩信既心怀野心,又不能准确地把握机会。想当初刘邦、项羽争天下之时,天下形势尽决于韩信一人之手,所谓“与汉则刘帝,与楚则项王”。蒯通曾游说韩信,怂恿其三分天下,与刘邦、项羽鼎足而王。而此时韩信却“不忍背汉,又自以为功大”,错失良机。

不准备三分天下就老老实实地做人吧,可他偏不!他对刘邦欲铲除天下非刘姓王而贬其为淮阴侯心怀不满。陈豨谋反,韩信与之串通,欲起兵响应。但此时天下已定,他失去了与刘邦一争高低的时机,结果被吕后、萧何用计诛杀,只留下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话头被人把玩。

韩信的悲剧在于他不能审时度势,该进不进,该退不退。最终落得身首异处,还慨叹“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何其悲也!

生活中准确地把握时机,适时进退是十分重要的,该退的时候一定要退。须知,得失在一念之间。“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是所谓的“道”。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功成身退是自然的规律,居高位而不思退,是危险的征兆。与韩信有着相同结局的还有战国时期的商鞅。

秦孝公时,商鞅以变法的功绩,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同时巩固了秦国的统治。当初,他为孝公断然采取极其严厉的政治改革措施,虽为秦国政治清明、富国强兵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功高”易“盖主”,当时商鞅的威望使孝公都感到威胁。

《战国策》中记载:“孝公疾起,传位商君,商辞而不受。”这是孝公生前故意传位,以试其心,可见商鞅已见疑于主子。这时他本应主动“功成身退”,隐遁避险。

可商鞅在“退”字上欠火候。后来,孝公将他驾空,政敌也伺机报复,当秦孝公一去世,反对派们在新王即位后,纷纷策谋陷害他,终以谋反罪名对其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一世荣华顿时化为乌有,死后仍骂声不绝。商鞅的悲剧,是由他缺少“退”的智慧造成的。

建立功名是相当困难的,但功成名就之后如何去对待它,那就更不容易了。老子劝人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结果可以保全天年。然而有些人则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结果身败名裂。对普通人而言,如果他没有身败名裂之时,是不大可能领会功成身退的真谛的。

知进为勇,知退为智。劝退为明,自退为智。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进者,时也;退者,顺也。我们的行为要符合天道,遵循自然规律,这才是长久之道。

⊙原文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