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与驭心术
15044100000042

第42章 惊恐效应:只有“杀鸡”,才能“震猴”

张涛在某公司做营销经理,最近他发现本部门的一些销售员有时会借助公司的名义做私下交易。例如,他们会吃顾客的回扣,然后在公司这边降低营销数据等。这种状况虽然在部分营销行业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但面对越来越明显的行为,张涛一直想着要找个机会好好警告大家一下。

不久,一名销售员又有了这样的行为,结果正好被他撞到。本来,这名销售员的行为也没有达到开除的标准。但是,为了遏制这种风气,也想着警告大家一下,他犹豫再三之后,还是直接向上级禀报,将对方解雇。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杀一儆百的功效。

结果,他的这一招真的奏效了。自从这件事情发生后,虽然他在公司的大会上再也没提到大家应该努力工作,不能为了点小利益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但其他销售员似乎都有种人人自危的感觉,在工作中更是提高警惕,再也不敢轻易私下交易。

从这个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张涛之所以能够遏制公司里其他销售员的行为,并能够成功地驾驭他们不再做私下交易,关键一点就在于他懂得运用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的方法,去震慑大家、驾驭大家。

对于这个方法,心理学上将其称作惊恐效应。所谓惊恐效应,主要讲的是个别的、局部的事件,能够引起整体的、广泛的惊慌与恐怖的效应。

对于这个效应,其实并不难理解。例如,英国发现疯牛病后,欧洲乃至亚洲一些国家也紧张得不敢吃牛肉。唐山地震后,华东许多地方也搭起防震棚,闹得人心惶惶……这些现象事实上都是惊恐效应的体现。也就是说,一件事,一旦被惊恐效应煽起,再加上从众效应的作用,便不得了了。

正因为人们容易受惊恐效应的影响,所以那些聪明的人在驾驭人、掌控人方向,总会利用此方法为自己服务。例如,在工厂里,如果有段时间,哪个小组的纪律不好,只要杀杀其中某个人的威风,其他职工多半会因此乖乖地做工。再比如,在学校里,校长在管理各个班级的时候,当各班级在各方面表现得都不是很好的时候,如果他在某个时候只是狠狠地批评了其中一个班级,那么你会发现,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其他班级多半表现得也会很好。

那么,为什么需要“杀鸡给猴看”呢?这是因为,此方法具有恐吓、威胁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一种威慑力和执行力,让周围的人感到畏惧、惊慌,进而在无形中对人们产生压力,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对你更加服从。这样就能明白,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中会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一幕了。

此外,在做某事的过程中,如果周围的人发现和他本来处在同一境遇(这里的境遇包括很多方面,例如曾一起说话的境遇、一起违规的境遇、一起触犯纪律的境遇、一起做错事情的境遇等)的人,遭到了某种威胁,或者因为这种境遇受到了惩罚或者警触,自己心里便会产生几分担忧,进而丧失安全感。为了维护这种安全感,也为了减少内心的恐慌,避免自己卷入危险地带,避免受到同样的惩处,他们往往不会让自己再处在原来的环境中。而这正是你所希望看到的。

因此,在场面出现混乱或者难以控制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控制周围人,也为了使步骤划一,法令贯彻执行,便可以有效地采用此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的策略。但要想更好地实施此策略,在运用的时候,也要掌握相应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如下:

“雷声大雨点小”也是达到“杀鸡给猴”目的的有效方法有时,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改掉孩子的某些坏毛病,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除了说服式的教育之外,经常还会严肃地警告孩子几句。例如,你再不听话,妈妈就生气了;你要是再不珍惜玩具,妈妈就收回你的玩具了……其实,妈妈会真的生气,真的收回玩具吗?当然不会,这只是用了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策略,警告一下孩子。可孩子呢,往往会产生害怕心理,乖乖地听妈妈的话,也知道珍惜玩具了。

其实,这一招不仅可以运用在教育孩子上,同样可以运用在驾驭他人、掌控他人身上。在企业中,如果你想让员工努力地工作,除了给他们必要的奖励外,还可以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努力工作,将被解雇。当你把狠话真的说在前面了,多数员工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都会更加积极地努力工作。可实际呢,你未必会解雇他们。

既然是“杀鸡给猴看”,就要当着猴的面

有时,人们之所以抓出来一个典型,关键一点就是想要借助整治他们的方法,好好吓一吓周围的人。而要想这一点真正发挥功效,除此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周围人亲眼看到你“杀鸡”的过程。只有这样,对方才会印象深刻,进而产生更强的畏惧心理。

·驭心术法则·

“杀鸡给猴看”的策略之所以奏效,关键就在于此策略具有恐吓、威胁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一种威慑力和执行力,让周围的人感到畏惧、惊慌,进而在无形中对其产生压力,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对你更加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