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15046900000058

第58章 南料北烹的浙菜

浙菜源于江浙一带,兼收江南山水之灵秀,受到中原文化之灌溉,得力于历代名厨的开拓创新,逐渐形成了鲜嫩、细腻、典雅的菜品格局,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浙菜系形成于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浙江,这里盛产山珍野味,水产资源丰富,为浙江菜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随着南宋移都杭州,用北方的烹调方法将南方的原料做得美味可口,“南料北烹”于是成为浙菜系一大特色。

浙菜的历史

浙菜具有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

素问

导法方宜论》上说:“东方之城,天地所始生也,渔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盐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楚越之地……饭稻羹鱼”的记载。由此可见,浙江烹饪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秦汉直至唐宋,浙菜以味为本,讲究精巧烹调,注重菜品的典雅精致。汉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王充在《沦衡》中尚甘的论述,反映了此时浙菜又广泛运用糖醋提鲜。隋时,据《大业拾遗记》载:会稽人杜济善于调味,创制的“石首含肚”菜肴已被纳入御膳贡品。唐代的白居易、宋代的苏东坡和陆游等关于浙菜的名诗绝唱,更把历史文化名家同浙江烹饪文化联系到一起,增添了浙菜典雅动人的文采。

南宋建都杭州,中原厨手随宋室南渡,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烹饪文化交流配合,浙菜引进中原烹调技艺之精华,发扬本地名物特产丰盛的优势,南料北烹,创制出一系列有自己风味特色的名馔佳肴,成为“南食”风味的典型代表。

明清时期,浙菜进入鼎盛时期。特别是杭州人袁枚、李渔两位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分别撰著出的《随园食单》和《闲情偶寄饮馔部》,把浙菜的风味特色结合理论作了阐述,从而扩大了浙菜的影响。

浙菜整体风格

浙菜在选料上刻意追求原料的细、特、鲜、嫩。“细”,即严格选用物料的精华部分,以使菜品达到高雅上乘:“特”,即选用特产原料,以突出菜品的地方特色;“鲜”,即选用鲜活的原料,以保证菜品的纯真味道。“嫩”,即使菜品清鲜爽脆。

浙菜烹调海鲜、河鲜很有特色,与北方烹法有显著不同。浙江烹鱼,大都过水,约有三分之二是用水作传热体,这样可以突出鱼的鲜嫩,保持本味。

浙菜注重菜品的清鲜脆嫩,主张保持主料的本色和真味。浙菜的辅料多以季鲜笋、冬菇和绿叶的菜为主,同时还十分讲究以绍酒、葱、姜、醋、糖调味,以达到去腥、戒腻、吊鲜、起香的作用。

浙菜的形态讲究精巧细致,清秀雅丽。许多菜肴,还以风景名胜命名,造型优美。这种风格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

浙菜风味特色

浙菜大体是由杭州、宁波、绍兴和温州四个地方流派组成,各有自己的特色风格。

杭州菜历史悠久,重视原料的鲜、活、嫩,以鱼、虾、时令蔬菜为主,讲究刀工,口味清鲜,突出本味,经营名菜有百味羹、五味焙鸡、米脯风鳗、酒蒸纷鱼等近百种。杭州菜系中有一道极富盛名的菜品“龙井虾仁”,由取自杭州的上好龙井茶叶烹制而成,具有清新、和醇、荤香、不腻的特点,不久就成为杭州最著名的特色名菜。

宁波菜也是以烹制海鲜见长,讲究海鲜的鲜嫩软滑,主要代表菜有雪菜大汤黄鱼、奉化摇蜡、宁式鳝丝、苔菜拖黄鱼等。绍兴菜则擅长烹制河鲜家禽,入口香酥绵糯,极富乡村风味,代表名菜有绍虾球、干菜炯肉、清汤越鸡、白誊扣鸡等。温州菜则以海鲜入馔为主,烹调讲究“二轻一重”,即轻油、轻芡、重刀工,代表名菜有三丝敲鱼、桔络鱼脑、蒜子鱼皮、爆墨鱼花等。

延伸阅读

宁波菜中的极品新风鳗鲞 浙江宁波地区有一道历史名菜叫“新风”。相传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与越国交战,带兵攻陷越地郸邑(现在的宁波地区),御厨在五鼎食中放了牛肉、羊肉、糜肉、猪肉和(代替鲜鱼)做菜。吴王食后,觉得此鱼香浓味美,与往日宫中所吃的鲤鱼、鱼不同。吴王回宫后,虽餐餐都有鱼

,但总觉得其味道不如郸邑的可口。后来他差人到郸邑海边找来一位老渔民,专为他制作鱼,夫差吃后赞不绝口,誊从此身价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