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15046900000066

第66章 风韵别致的船宴

在中国古代,人们也经常在游船上举办宴会,不仅可以品尝船宴上的美食,还可以饱览湖光山色,或是观赏龙舟竞渡。因此,船宴是一种游乐与饮食相结合的宴会形式。

船宴就是以船为设宴场所的一种宴席形式,注重美时、美景、美味、美趣等氛围的结合,品尝起来别有一番情趣。沈朝初的《忆江南》:“苏州好,载酒卷艄船。几上博山香篆细,筵前冰碗五侯鲜,稳坐到山前。”就是古人船宴游乐的极好写照。

船宴的历史

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船宴,传说吴王阖闾曾船上举办过宴席,并将吃剩下的残余鱼脍倾入江中。到了唐代,船宴已经开始流行。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很喜好这种宴席形式。有一次,他在船上请客,但船舱中并没有酒肴和餐具。等到中午,白居易便传唤开宴,各种菜肴立刻端了上来,客人们大感惊奇,于是出舱细观。原来白居易事先在游船周围备有很多囊袋,“悬酒炙于水中,随船而行,一物尽,则左右又进之,藏盘筵于水底也”,这是一种奇特的餐船宴。

五代时期,也有船宴的踪迹。如后蜀末代皇帝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有一段宫词:“厨船进食簇时新,列坐无非侍从臣。日午殿头宣索脍,隔花催唤打渔人。”这里的“厨船进食”就是餐船宴。

宋代的杭州、扬州等地,还出现了商家经营的餐船,也可供人们泛舟饮宴。如南宋时西湖的餐船就很大,“约长五十余丈,中可容百余客……皆奇巧打造,雕梁画栋,行运平稳,如坐平地,无论四时,常有游玩人赁假舟中,所需器物一一毕备。游人朝登舟而饮,暮则径归,不劳余力。”

中国餐船的盛行主要是在明清时期。那时,杭州西湖、无锡太湖、扬州瘦西湖、南京秦淮河、苏州野芳浜以及南北大运河等水上风景区,都种专门供应游客酒食的“沙飞船”(或称“镫船”)。这种船陈设雅丽,大小不一,大者可以载客,摆三两桌席面;小者不过丈余,艄舱中有灶火,尾随可以供应酒食。

船宴的规矩

古代的船宴有一些相沿成俗的传统礼俗。游客初到船舱,坐定之后,船上的侍者先是端上茶和一些辅茶的点心,游客边品茗边品点,而后还会上几碟精巧的小炒冷盘。其间可以聊天、搓麻将、唱曲、打节拍等等消遣时光。等到夕阳西坠,掌灯时分,船宴的正宴才拉开帷幕。这时才会将船上的“招牌菜”悉数端来,让游客饮博极欢,一醉方休。

席间舟女负责侍客,如贡烟、递茶、斟酒等事宜,而端莱撤盆则由厨子代劳。端菜很有讲究,上菜要从右侧上手,按冷盘、热炒、大碗的次序流水作业。船娘随时与食客、厨子两头联络。菜要一只一只地上,看菜吃至过半,则马上关照厨子速做另一道菜,吃完见底后,才撤盘换菜,人手一份不断档。因此,每道船菜上桌,都新鲜而百热沸烫。撤盆则反之,必须从左侧下手,按序而下。如果有剩菜,则要问清楚游客是弃还是留。同时,为了娱悦食客,船上还邀请民间艺人献艺助兴,雅俗共赏。

清代江苏的船宴

在清代,船宴在江苏一带甚为风行。清人笔记《桐桥倚录》中就记录当年苏州船宴的情景:“船制甚宽,舱有灶,酒,任客所指。宴舱栏

桌椅,竞尚大理石,以紫檀红木镶嵌。门窗又多雕刻黑漆粉地书画。陈设有自鸣钟、镜屏、瓶花,位置务精。碗、唾壶以及杯,无不精洁。游宴时,歌女弹琴弄弦,清曲助兴;船行景移之中,两岸莉花、珠兰花浓香扑鼻,酒尚没有醉人,花香先已令人陶醉,夜宴开始,船头羊灯高悬,灯火通明;船内壶劝客,行令猜枚,纵情行乐,至酒阑人散,剩下一堤烟月斜照。”

当时扬州的船宴形式与苏州不同,席设在一条船里,厨房则设在另一条船上,这条酒船载着软炊具、燃料、茶器、酒坛以及各种烹调原料,成了一个“行厨”。扬州的船宴在瘦西湖里进行。船宴的乐趣,主要是对自然环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