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择吉文化
15047400000021

第21章 九九重阳节吉俗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称“重九”。重阳节从岁时节日演变成民俗节日,尽管各地有不同的过节习俗,但重阳节的核心文化价值始终是平安和谐。

重阳节在古人心目中并非良辰吉日,而是灾厄之日。因为在古人看来,九既为阳数之极,就必然会发生转折性的变化,终于九而始于一,潜含着消亡和再生之意。这种由盛而衰的数字是不吉利的,重九则更为不吉利。所以古时重阳节的习俗很多,人们要出门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可免除灾难,趋吉求祥。

重阳登高步步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在魏晋时很受帝王欣赏,宋武帝刘裕便曾在重阳节登彭城项羽戏马台。唐代诗人也曾用大量篇幅抒发暮秋时节登高远眺时的忧惧而又欢乐的心情。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有一个关于登高避灾的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在一座高山下住着一个庄户人家,户主是个为人忠厚的庄稼汉。一天傍晚,他从地里回家,路遇一老先生。老先生对庄稼汉说:“九月初九,你家里要遭灾。”他一听,吓了一跳,说:“我没做坏事,怎么还有大难呢?”老先生说:“天有不测风云,好人难免受灾,在九月初九前,你要拣草木少的高地搬家,越高越好。只要照我的话做,就可以避灾。”老先生说完就走了。

九月初九清晨,庄稼汉依老者的话领着家人刚爬到一座山顶上,就见家里房子着起火来,越烧越大,山脚下一片火海,幸亏山顶周围全是光秃秃的石头,才没烧上来。

庄稼汉全家九月初九爬山登高避灾一事,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到了第二年九月初九,一些人唯恐灾难落到自己家里,就往高处搬家,登高避灾。而一些住在平原的人家就在九月初九做糕吃,“糕”、“高”同音,以吃糕来表示登高消灾。从此,重阳节吃糕的风俗流传至今。

戴插茱萸辟邪翁

重阳节戴插茱萸的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到唐代就已经很普遍了。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其实这个习俗,还是有些科学根据的。茱萸是一种要用植物,又名“越椒”。古人称其为“辟邪翁”,传说有辟邪神功。其实这种植物有浓郁的香味,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等作用。那么戴插茱萸,也就有益于健康了。

菊花辟邪又益寿

重阳节饮菊花酒、赏菊,也是重阳节辟邪的祈福活动。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菊花在九月间盛开,所以成为重阳节辟邪的吉祥物,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对菊花药用价值的认识,使古人又对其加以神秘化,产生了对菊花神奇功效的崇拜,菊花成为使人长寿的吉祥物,并与茱萸构成互补关系。人们在重阳节以茱萸避邪后,再以菊花表达趋福的需求,满足延年益寿的愿望,从而使观赏菊花、饮菊花酒成为节日的重要内容。

随着岁月流逝,重阳节的信仰成分日渐淡薄,演变成登高、赏菊、饮宴、赋诗为主要内容的游乐性节日。

延伸阅读

吃重阳糕的讲究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