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择吉文化
15047400000027

第27章 节日祈福食品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中,有各种约定俗成的祈福食品,最为人们津津乐道。过节时所食用的各种美味食品中都包含着人们的美好期望。

中国古代从岁首到岁末,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或几个节日。而各节日的饮食习俗历久不衰,许多节日活动更是以饮食为主甚至是唯一的活动。那么各个节日中的食品当然都少不了祈福的意义。

祈福的春节食品

旧时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顿极为考究的“年饭”,用作新年祈福求祥的供食,还要取吉利的用语。做法是将煮得半熟的大米饭、小米饭捞在一个陶瓷盆中。白色的大米象征银子,黄色的小米象征金子,陶瓷盆象征聚宝盆。然后在米饭上嵌红枣、栗子、荔枝、龙眼等象征吉祥的干果,米饭中间插一枝松柏枝,枝上挂上小挂签或金银箔纸做的元宝,或挂一些咬开小口的花生、白果,成为一棵“摇钱树”。民间习俗认为,除夕夜将“聚宝盆”、“摇钱树”年饭供在供桌上,能祈得在新的一年中有发财之福。

江浙一带,大年初一人人要吃“百事大吉”,以示新春祈福之意。“百事大吉”实际上是柿饼和福橘。因为“柿”与“事”、“橘”与“吉”谐音,这种祈福食品在其产生之初,是作为一种陈设,作为一种祈福的供奉而陈列的,要等到春节过后,再分而食之,这样便能祈求一年内事(柿)事圆满、吉(橘)庆如意。

在湖南各地,每逢春节,家家都要准备各种可口的祝福茶食,招待客人。如用芝麻泡茶,取“芝麻开花节节高”之意,祝福事业有成,步步高升;用熏青豆泡茶,表示“有吃有兜(豆),年年富足”,等等。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而且春节吃饺子还寓意团结,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有时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和乐趣,人们还要在饺子里包上硬币,谁吃到硬币意味着来年大吉大利,大富大贵,或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蜜糖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

此外,还有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等等。

其他节日的祈福食品

二月二龙抬头节,人们创造了许多“龙”形象的食品,作为龙的象征,如龙须面(面条)、龙耳(水饺)、龙鳞饼(薄煎饼)、龙头(猪头)等。有呼龙回归、展现龙形、获得龙的保佑的意义,以此祈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清明节,山西、陕西等省给亲人上坟,要用祈求子孙福运的“子福”。子福用白面制作,馅为枣、豆子、核桃等,面上放一只鸡蛋,周围盘上几条用面捏的蛇,然后上蒸笼蒸熟即成。这一食品中的枣、核桃等物,含有祈求祖先庇护,使家庭和睦、子孙兴旺的意思,故称“子福”。

粽子,是端午节的必吃食品,也是一种祭祀物品。据史料记载,粽子最初用作祭祀神灵,以祈年求丰。到了南北朝,随着屈原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提高,粽子成为祭祀屈原的物品。另外,福建晋江地区,每逢端午节还有“煎堆补天”的风俗。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面团,下油锅煎成一大片。这一食俗,反映了老百姓担心久雨成涝,影响夏季农作物收成的心理。

月饼是中秋节的节令食品,是团圆、丰年和生殖的象征;中秋节吃芋头,寓意避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标志性吉祥食物。“糕”,谐音“高”,取步步登高的含义,重阳食糕,主要是祈求腾达高升,万事俱“高”。

腊八节煮腊八粥,既有原始祭祖祈年辟邪的吉祥含义,也有祭佛祖祈福的吉祥含义。

延伸阅读

端午节挂蛋兜的来历

江南水乡的孩子们在端午节这天有在胸前挂蛋袋的习俗。

据说这一习俗源于一个传说:从前,每年端午的时候,瘟神总要传播瘟疫害人,而且受害者多为孩子。轻则发烧厌食,重则卧床不起。妈妈们十分担心,纷纷到女娲娘娘庙烧香磕头,求她消灾降福,保佑小孩。于是女娲找到瘟神,对他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决不准许你伤害。”女娲法力无比,瘟神不敢和她作对,就问:“不知娘娘有几个嫡亲孩儿在下界?”女娲一笑说:“我的孩儿有很多,这样吧,我在每年端午这天,命我的孩儿们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凡是有蛋袋的孩儿,你都不能伤害。”

又到了端午,瘟神下界,却见每一个孩子胸前都挂着一个小网袋,里面装着煮熟的蛋。瘟神以为都是女娲的孩子,不敢动手。就这样,端午挂蛋袋的习俗就逐渐流传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