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太太请了一个油漆匠到家里粉饰墙壁。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失去双腿,顿时心怀怜悯。可是男主人一向开朗乐观,油漆匠在那里工作的那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油漆匠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憾。
工作完毕,油漆匠取出账单,那位太太发现比原先谈妥的价钱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她问油漆匠:“怎么少这么多呢?”油漆匠回答说:“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所以减去了那一部分,算是我对他表示一点谢意,因为他使我发现原来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油漆匠的这番话使她淌下眼泪。因为这个油漆匠也只有一只手。
一态度就像磁铁,不论我们的思想是正面抑或是负面的,我们都受到它的牵引。而思想就像轮子一般,使我们朝一个特定的方向前进。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犯错误终归不是件愉快的事情,所以多数人的反应是悔恨不已。心理素质健康的人,能够很快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振作起精神,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重新开始起步,以努力工作来洗刷过失。但是一些性格内向、自尊心过强、敏感多疑、对挫折耐受力低的人,会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担心别人会看不起自己,领导今后也会用“有色眼镜”看待自己,前途无望了,从此一蹶不振。如果你是属于后一种类型的人,可以尝试着从这样几个方面调整心态:
一是回溯动因。自己确实不是有意而为,上级和同事也已经明了这一点,这样想往往心理上就会轻松、宽慰一些。
二是在与他人的参照比较中,求得自我原谅。人无完人,伟人也会犯错误,何况自己乃一凡人?这样心里就会平衡一些,坦然一些。
三是不要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以为别人都在注意你。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领域,是不会为那些与己无关的事过多地操心的。你不是也如此吗?
四是把这次过失作为一次接受教训、磨炼意志的机会。勇敢地面对它,深刻地反省自己,重新振作起来,力争做一个生活中的强者。
五是争取领导和同事们的谅解和帮助。把批评看做是对自己的关怀和提醒;主动与领导和同事们交流思想、征求意见,会使他们尽快地改变对你的看法,重塑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
英国学者利斯特曾说过:“我能想象到的人的最高尚行为,除了传播真理外,就是公开放弃错误。”是的,错误并不可怕,批评也不可伯,关键在于你怎样去认识它们、对待它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批评中汲取营养,这样,你就会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至于什么责任,什么是客观不可避免的因素,终会有个公正的结论。要知道,任何问题的处理都要有个过程,应当学会耐心等待,否则,往往是欲速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