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首富隆起
1504800000015

第15章 首富们的肉搏战 (1)

走出国门推销“国产货”

李宁“胃口”越来越大,做国内体育用品第一品牌并不能使他满足。李宁是个明白人,要跟国际豪客一比高下,财力雄厚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只有强大的科技支持,才能保证长盛不衰。

为了能使产品质量更上一层楼,李宁积极地寻找着合作伙伴。当时美国杜邦公司新开发出来一种新型面料,是杜邦专利开发的四条排汗管道纤维制成,能将人体运动时所产生的汗水迅速排至衣服表层蒸发,使人体皮肤在高速运动或高温状态下,也能保持清爽、舒适。能争得此材料专用权,就有打败对手的利器。但杜邦作为老牌公司,当然不会将“爱女”轻易许人。1998年6月,美国杜邦公司亚太市场总监在对李宁集团全面考察后,决定同李宁公司携手合作,将其公司新近开发的COOLMAX面料,提供给李宁公司,生产“李宁牌”T恤衫。

1999年8月的一天,在素有世界体育用品业“奥运会”誉称的慕尼黑博览会上,世界体育巨头阿迪达斯公司的代表突然发现,毗领自己展位旁边的是一家从没听说过的品牌——中国“李宁”牌体育用品。与这样一个“宠然大物”比肩而立,让初出茅庐的“李宁”人刚开始心悬在半空中。有幸的是,这不祥的预感没有成为现实。闯荡世界多年的经销商们,既尊重世界名牌的威名,更相信自己老辣的眼睛。他们仔仔细细地地观看李宁公司生产的服装和运动鞋,看款式、摸面料、查做工、审视科技含量,有些细心的商人还一个针眼一个针眼地细瞧……最后,李宁公司的产品终于让他们信服了。来自欧洲和西亚等地的客商当场就签订了几十万德国马克的订货意向,不少商人一拥而上,争着谈销售代理权。

有人不知底细,不厌其烦地问“李宁”公司的人:你们是日本人?韩国人?是台湾人?一连串的“NO”之后,李宁人自豪地告诉他们:“我们是中国人,从大陆来的!”这些见多识广的商人此时露出了他们孤陋寡闻的一面:他们无法相信,自己看到的如此优秀的产品和品牌形象会出自中国企业之手。

对全球化战略,李宁有自己明确的时间表:第一个阶段到2008年结束,第二阶段是2009—2013年。在这两个阶段里,李宁公司都将把中国市场作为最重要的战略市场,预计营业额方面每年都保持在35%—40%的增长率。2013—2018年是第三阶段,届时李宁公司将成为世界前5位的体育品牌公司。

但李宁似乎提前实现了这个目标。到2008年初,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体育用品情报》(SGI)针对全球体育用品产业公司推出的市值排名表显示,李宁公司在排名中超越Asics,成为全球第四大体育品牌公司,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Nike、adidas和Puma。而在胡润2007年百富榜上,李宁也以110亿人民币的个人身价排在第65位。

过去的一切成绩只是历史。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成为李宁又一个新的起跳点。

讨伐百度的火力是如此集中和猛烈,让李彦宏和百度公司免不了怀疑:是否有人在借机炒作和恶意攻击?四面楚歌声中,冷静的李彦宏企图挥开重重烟幕找出真正的“敌人”……

李彦宏的“影子敌人”

2008年的中秋节,百度CEO李彦宏突发雅兴,跑到海滨城市——山东荣成,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在此举办的《荣成月?中华情》中秋晚会。但美梦仍未逝,第二天铺天盖地而来的几片乌云便弥盖了他一度皎洁的心情。

第一片乌云是美国持续恶化的金融危机,让李彦宏体会到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凉意。就在中秋节的第二天,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在经历第三季度巨亏后正式宣布破产。严重的金融危机给美国股市中的中国概念股以沉重打击,而雷曼兄弟因破产而可能导致的大肆抛售旗下资产,更是让百度和携程有受累的风险,因为雷曼兄弟分别持有两者1.7%和3.46%的股份,位列两家上市公司十大机构股东之一。这并非杞人忧天——到了9月22日这天,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全线下跌,其中百度更是一马当先,跌去7.29%。

第二片乌云是国内互联网上似乎一夜之间冒出的众多针对百度的“檄文”,这让李彦宏面临一种“乌云压城城欲摧”的压迫感。事情的起因就是当时已经震动全社会的“毒奶粉事件”。中秋节这天,中国卫生部证实,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能够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而此前两天开始在网上流传着一封出自于三鹿集团内部的公关信,更是让百度公司涉及其间,从而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

但讨伐百度的火力是如此集中和猛烈,让李彦宏和百度公司免不了怀疑:是否有人在借机炒作和恶意攻击?四面楚歌声中,冷静的李彦宏企图挥开重重烟幕找出真正的“敌人”。但灯火阑珊处,只见疑影闪烁,却难辨其貌。

枪手挑起事端?

中秋节后短短几天内,在众多网站的论坛和个人博客上,开始涌现出一批针对百度的“檄文”:《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百度信任危机》《拷问三鹿奶粉事件中百度社会责任》《百度深陷三鹿奶粉事件:无良公关凸显媒体》等。

随着事态升级,这些抨击文章的标题和用语日益激烈,比如《百度是三鹿肾结石奶粉的最大帮凶》《惊爆:百度,杀婴凶手的保护伞》《三鹿奶粉危机扯出百度原是最大网络黑社会》《毒品网站百度,三鹿无事三百万》……这些耸人听闻的标题不断挑衅着李彦宏的容忍度。

纵观这些文章,会发现几个关键词:公关信、300万、新闻保护、屏蔽等。

据一封源自于三鹿集团内部泄露的公关信得知:目前在百度上享受新闻公关保护政策的企业有蒙牛、伊利、汇源等,政策享受起点为自然年度500万元的广告投放……经公司与百度相关部门的多次深度沟通后,百度已经同意将对三鹿集团的公关保护政策降低至年度300万元广告投放,可以将目前几大事业部早期负面新闻删除。目前奶粉事业部已经投放120万元,集团只需再协调180万元就可以与百度签署框架协议,享受新闻公关保护政策。”

而证据是两张网络截图,根据截图显示:9月13日,搜索热贴标题《三鹿,在小朋友的生命健康面前请不要表演》,百度只有寥寥无几的54篇,而谷歌却多达11800篇之多。相差如此悬殊,自然让人联想到前者是有意在屏蔽相关新闻。

关于百度进行新闻保护主义的“前尘往事”陆续被抖露出来。如一篇网上流传的牛文《百度董安民:删网页结果10000元/条》,用百度广告销售部总监董安民发出的邮件为证,曝光了百度对大客户进行公关保护的秘密。

讨伐时间如此集中、论证步骤如此相似,让李彦宏和百度不得不怀疑是有幕后黑手在指使枪手借机挑起事端、扩大战火。但李彦宏根本无法分辨和证明:哪些是枪手,哪些是起哄者,哪些是泄私愤者,哪些又是抱着正义之感高声呐喊者?更何况,李彦宏根本不敢对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对自己扫射的人回击。只有两种情况他才会选择回击这些网络上的“影子敌人”:一个是疯了;一个是不要命了。

一向冷静和理智的李彦宏当然不会走此极端从而惹起众怒。

对手借机报复?

李彦宏只能有的放矢,把自己的“影子敌人”圈定在几个主要竞争对手身上。是谷歌?是腾讯?是新浪?在猜测和推断后,阿里巴巴的身影逐渐显露出来。

9月16日,百度发言人正式表态,称在最近的三鹿事件中,阿里巴巴在利用旗下资源对有关谣言进行大面积传播。百度称已经对相关信息取证,威胁有可能对其进行法律诉讼。在声明中,百度还宣称,阿里巴巴之所以积极地对谣言进行推波助澜,真正原因在于百度即将推出的C2C业务,而阿里巴巴对于竞争对手的出现,“不顾道德原则,不择手段进行打击”。

而阿里巴巴反应神迅,在当天就发表回应,第一句话便占尽道义先机:“人命关天,选择我们应该做的!”接下来,阿里巴巴先承认自己有“私心”,认为百度挟搜索引擎的巨大流量抢占其他互联网行业的领地,是一种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非正当竞争行为,大家有理由说“NO”;但紧接着,阿里巴巴马上又把自己推上“公德”的制高点:“我们无意去质疑某些同行在此事件中承担的角色,我们也无意去要求某些同行拥有跟我们一样的普世价值,我们只希望,数以千计的孩子能在饱受毒奶粉带来的伤痛之时,我们能够告诉公众的信息多一点、再多一点,而不是用某些技术手段将之隐蔽……”

在此次正面较量中,双方都拼尽全力抢占道德高地,但略有不同的是:百度推行的是行业道德,以此来扬长避短、回击对手;而阿里巴巴却一直坚守社会道德的防线,置百度于劣势之中。

李彦宏和马云会因此闹上法院吗?99.99%的不可能!那么0.01%的可能是什么?那就是李彦宏和马云中的一个人疯了,或者两人一起疯了。

首先,聪明的马云会适可而止。虽然“一脸正气,满腔怒气”,但如果阿里巴巴继续大张旗鼓地对百度进行攻击,会招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负面影响。相貌和声誉一直有着天壤之别的马云,自然不愿落下人如其貌的讥讽。

其次,理智的李彦宏也会稍触即收。如果真要较劲把阿里巴巴告上法庭,那么他首先要说清楚诸多问题:在毒奶粉事件之初,百度上关于三鹿公司的负面新闻为什么会那么少?除了三鹿,你到底收没有收其他公司的“保护费”……这些不清不楚的问题恐怕只有也只能让上帝清楚。真要打官司,上帝肯定会发笑!“英气与财气齐飞”的李彦宏,自然不愿听到以前对自己倍加恩宠的上帝发出冷笑之声。

用户积怨已久?

对陷入危机的百度偷着冷笑的,恐怕还有那些宣称受到竞价排名欺诈的百度用户们。

在谷歌上打入“百度、竞价排名、欺诈”等关键词眼,一定可以搜索到很多竞价排名用户控诉百度的“血泪斑斑”的帖子。一篇《百度:强制竞价排名,不交保护费就要被封站?》的文章,反应了一些百度竞价排名用户所遭遇的经历:“年前,接到百度XX分公司的数个电话,说要求我们做竞价排名云云,未果,网站被封!有点无奈,只好在新年后花费3000块做了推广。之所以会做的原因,是因为该分公司的经理一直保证,可以解封。”而加入竞价排名后,却才是噩梦的开始:效果并不像吹嘘的那样离奇,而客服则使出浑身解数把客户预存的钱用光……

据媒体报道,曾有被激怒的用户打着“百度竞价欺骗客户,恶意点击非法敛财,要求立即停止欺诈行为,公开赔礼道歉,全额退还广告费”的横幅来到北京百度总部门前,进行抗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