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首富隆起
1504800000017

第17章 最大敌人是自己 (1)

在另外一场战争中,他遇到了他此生最大的敌人,那就是他自己。

出生1921年的何鸿燊家世显赫,其曾祖何仕文是英国人,在香港洋行做职员。何仕文的长男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何东爵士,是当时人所共知的香港首富,中国历史上的三位著名人物孙中山、康有为和蒋介石都是何东的朋友。因为名气太盛,掩盖了其弟何福的光彩。其实,何福也是当时香港的顶级人物,做过怡和洋行、沙宣洋行买办,任过定例局(立法局)议员,是当时的华商五巨头之一。

何鸿燊的父亲何世光是何福的第四子,也是香港著名富商,曾担任沙宣洋行的买办,还是廿四行商会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主席及东华三院主席。但何世光1934年炒股失利,变得一贫如洗,何鸿燊从富家少爷变成了穷小子。

作为第三代混血儿的何鸿燊,体内流着英国、波斯、犹太和中国四个种族的血液,自然长得体形高大、面容俊秀、智力出众。凭借着自己天生的优势和后天的努力,1943年何鸿燊用他从联昌公司分得的一百万红利独立创办了澳门火水(煤油)公司,后来他又转道香港发展,与人合资创办利安建筑公司,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已经成为香港赫赫有名的大亨了。

1961年,何鸿燊与叶汉、叶德利、霍英东等结成联盟,竞得澳门博彩专利权,创办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建成葡京大酒店,并在香港注册信德公司,90年代又在澳门建立皇宫赌场。自此,一代枭雄羽翼日渐丰满,成为澳门博彩史上权势最大、获利最多、名气最响、在位最长的赌王。其控制的资产达5000亿港元之巨,个人财富有200亿港元,跻身港澳十大超级富豪之列,稳坐澳门首富宝座。

整整半个世纪以来,关于何鸿燊的家族纠葛、创业经历,乃至其个人魅力、风流情史、拉丁舞姿,无不成为公众和媒体追逐的兴奋源泉。

但盛极而衰。何鸿燊早年便已经尝受过豪门巨族的旦夕悲欢——在其父家境极其优裕的时候,何鸿燊的叔叔何世亮为股票虚假信息所误,召集世荣、世耀、世光三个兄长,孤注一掷进行投机炒作,结果一败涂地。三个兄弟一个吞枪自杀、一个吞服安眠药自杀,而何鸿燊的父亲则只身逃往越南,弄得妻离子散。

失败的阴影滋长了何鸿燊强盛的成功欲望,又是这种欲望让他不择手段,无情地清洗了早年的合作伙伴叶汉等人,又不顾手足之情要挟、排挤其胞妹,并在世界级博彩巨头来犯时发起了猛烈的反击。他对一切“敌人”毫无畏惧之心。

其实,他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他一直不服输,虽然已经88岁的高龄,他仍然对权力、金钱、美人表示出了强烈的欲望。但总有一天,他对这一切会变得有心无力。

他的四任妻子总共给他留下了17个子女,而他最喜欢的是事业上最得力的助手何超琼。也许因为意识到了自己的“无能”和有限,近年来,何鸿燊一直大力扶持何超琼上位,让其取代何婉琪进入澳娱董事局,希望她成为新一代的赌后。

对于所有像何鸿燊一样年至耄耋的商界巨富而言,选择合适的接班人是对自己最为风光的“葬礼”。

上海庄城松江交通枢纽这个项目,使周建和的角色发生了颠覆性的变换——他从一个稔熟政府关系学、从潜规则中谋取利益的成功者,最终变成一个潜规则的“牺牲品”……

周建和“兵败”潜规则?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古代英雄常常如此悲叹命运的前恭后倨。而对商人周建和来说,导致他事业成败的“萧何”则是政府关系学及其相关的各种潜规则。

周建和一直是一个特别低调的人。在2003年的胡润中国百富榜名单上,周建和以35亿人民币名列第12名;在2005胡润中国百富榜上,他又以38亿人民币名列第29位。但提出这个名字,知道的人甚少,见过他面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提起周建和名下的产业,在业界却几乎无人不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其投资并经营的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商场,此商场引进日本SOGO百货集团管理模式,是北京市目前单店面积最大的百货商场;其在香港铜锣湾的崇光百货商场,位于香港岛所谓“金箭咀”的黄金购物地段,是香港业绩最佳的百货公司;在武汉,周建和除了开设有崇光百货外,还通过收购香港德信控股51.05%的股份,从而获得当地最著名的百货商场——武汉广场购物中心49%的股权……

企业迅猛的发展势头和周建和本人极其低调的作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有媒体甚至用“富翁失语者”来称呼他。

但“富翁失语者”近来却变成了“祥林嫂”——2007年7月31日上午,周建和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举办了一场“上海庄城松江交通枢纽项目法律专家论证会”,不但邀请了江平、王卫国、尹田三位京城大腕级的法学专家出席,而且打破他自己不接受媒体采访的习惯,把国内外30多名媒体的记者请到了现场。而在此之前,周建和曾四处诉苦申冤,把举报信和求救信递到了全国人大、中央纪委、公安部及上海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手上,可惜这些信件大都杳无音信。

上海庄城松江交通枢纽这个项目,使周建和的角色发生了颠覆性的变换——他从一个稔熟政府关系学、从潜规则中谋取利益的成功者,最终变成一个潜规则的“牺牲品”。

在潜规则中沉浮的“港商”

周建和的事业发展似乎一直和无尽的麻烦牵扯上了关系。

北京庄胜最为人熟知的旗舰项目,是于1998年建成的北京崇光百货。有人评价:“周建和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开了一家错误的店,结果却赌赢了。”先是从1992年开始,因为拆迁所引发的纠纷,让周建和及其庄胜集团成为当地居民指责的对象,有人甚至把他列为破坏宣武门历史文化的罪魁祸首,即使现在去他的地盘看,一些居民们刷在残垣断壁之上抵抗庄胜拆迁的标语仍然十分醒目;后来,在2004年底因拖延交房而被业主集体诉讼,成为当时北京最大的交房纠纷案;而庄胜集团在2005年底热销的“庄胜南馆”商业地产项目,因为“售后反租”这种方式而受到质疑……但最后,周建和凭借强大的政府关系,终于让大楼从北京南城如乱麻般的麻烦中脱身而出。

在武汉,庄胜集团与游子乡集团于1999年合资成立了易盈公司,购买了游子乡大厦B座商厦,随后由庄胜集团单方出资1.2亿元筹建武汉庄胜SOGO百货商场,开始了雄心勃勃的全国扩张计划。但事与愿违,2000年底武汉庄胜SOGO开业当日,竟然出现了数千群众围堵商场的场面。原来合作方——游子乡集团借开发建设游子乡大厦的名义,于1994年至1998年间从事了长达4年的非法集资行为,非法集资达1.7亿元,致使商场开业后终日被追讨集资款的集资户围困,无法正常营业。

数年中,庄胜和武汉市政府一直处于胶着状态。2003年9月,周建和通过庄胜集团全资子公司盛世投资收购了香港德信控股51.05%的股份,从而获得武汉广场购物中心49%的股权。几年后,周建和终于从这个“陷阱”中跳了出来。庄胜集团的一位高层称:“武汉的损失已经弥补回来了。”

而周建和在北京等地的好运气却没有在上海继续维持。2001年,上海城建“十一五”规划启动,松江新城需建一座与上海城市铁路轨道9号线衔接的客运中心。为了引进战略投资,上海松江区政府于2002年到香港招商,找到了周建和。作为建设客运中心的补偿,区政府将协议提供一平方公里的土地给建设者用于开发住宅和其他房地产项目。这是外商与各区政府以土地交易为核心的低成本合作开发模式与利益分沾逻辑。

近年来,上海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幅度一直名列全国第一,周建和满以为会赚得盆满钵满,但不料却突生变故。早在2004年5月,周发现他委派的总经理沈伟得竟然“与别人串通大肆损害公司利益”,便依照公司章程免去了他的董事和总经理职务,但当他派员前去办理变更手续时,区商务局和工商局却奉命不予配合。其后,沈伟得与施工单位签署了一些施工合同,委托鉴定机构审定工程造价,将工程款的付款条件更改,将工程款数额增至3亿元,并动员施工单位将周建和告上了法庭;施工单位起诉后,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以没有证据证明沈伟得不是公司总经理为由,认定合同有效并采信了《审价报告》的数据,判令项目公司支付工程款近3亿元。日前,上海高级法院已经驳回了周的上诉,判决已经生效,案件已进入强制执行程序。而周建和认为,这一切不过是一场瞒天过海的把戏,背后的实质是“是松江区政府某些人动用公权力谋一己之私”,从而把他从这顿饕餮大餐中直接踢出局。

利益是驱使一切事情前进的最大动力。因为利益,周建和成为潜规则最积极的参与者;同样是因为利益,今天的周建和又以破釜沉舟的决心、竖起手中的长矛向潜规则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从逆境中奋起的农家子弟

资料称,周建和1963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杏子镇一个农民家庭。但据他的一位老乡介绍,周建和其实是城市户口,不过他母亲曾在乡下的某所学校教书。周建和高中毕业后,便进入了当地的供销社工作。

周建和的父亲是双峰县农贸公司会计股股长,曾在文革时被打成右派。在1985年左右,周的父亲要退休了,公司领导答应让他三个孩子中的一个顶职。于是,周建和来到了县里的农贸公司。该公司主要做再生资源回收以及一些农副产品的采销。

在他的一位同事眼里,周建和是一个特别会和人打交道的人,年轻时就特别大度、有气量。和朋友出去吃饭时,只要他在场,几乎不用别人付钱,即使身上没有钱他也得借钱去买单。

同时,周建和思想观念之前卫、超前,也让这位同事吃惊。1983年时,在这个思想观念还特别保守的小县城里,他就自己动手裁剪,成为县里第一个穿上喇叭裤的人。有些领导自然看不惯,并且因为他的生活作风问题对他进行过处分。周建和的老婆,就是那时供销社的一个同事,比他小两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