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首富隆起
1504800000023

第23章 “洋帽子”满天飞 (1)

而近年来,很多民营企业又掀起了一股戴“洋帽子”的潮流。比如,本来是“土著”的内企,却纷纷跑到“鸟不拉屎”的某些太平洋深处的小岛上去注册,然后摇身变为外资企业;更有本来发展势头良好的民企,选择了直接向外资出让企业控制权。此举为的就是取得和外企一样的税收优惠政策。据了解,中国目前吸引的外资中,有至少20%是“假外资”,这种投机现象人为地扩大了外汇供给,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在2006年被外资收购的中国企业名单上,我们可以列出一串长长的名字:水井坊、统一润滑油、苏泊尔、德力西、家世界、五星电器……根据有关数据表明:2005年发生在中国的并购总额高达618亿美元,但到了2006年,这一数字迅速变成1006亿美元,这一年在中国发生的股权交易金额比2005年的增幅高达63%,远远高于全球同期水平。而外资的收购狂潮,是推进这个数额暴增的重要原因。以至于在业内流行这样一个笑话:在纽约飞往北京的一架飞机的商务舱内,十个乘客中竟有九个人是来中国收购企业的。另外一个人本来是来中国旅游的,但他在首都机场下了飞机后,马上又买票飞回纽约。他干吗去了?回去借钱去了!

面对满天飞舞的“洋帽子”,很多人表现了深深的担忧,去年关于凯雷收购徐工案的激烈争论,便是一次集中爆发。但面对众人的担忧和责难,苏泊尔总裁苏显泽有自己的算盘:“如果利用国际的成本来融合中国的资源,让别人支付我们国际化的代价,是否会事半功倍呢?”

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现象的根源:作为非国民的外企,却能享受超国民的待遇,外资企业所得税率只有24%和15%,在低税率基础上还有“两免三减半”和行业特殊减半优惠;而属于真正国民的内企,却一直遭遇非国民的冷遇,要交纳高达33%的企业所得税。

中国的企业所得税一直像一个“怪胎”。导致这个“怪胎”产生的是两部法律——一部是针对内资企业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另一部是针对外资企业实行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根据这两部法律,内资企业统一税率33%,内资微利企业享受27%和18%的照顾税率;外资企业所得税率为24%和15%,在低税率基础上还有“两免三减半”和行业特殊减半优惠,再加上税前扣除标准和退税优惠的不同。综合各种因素计算,外资企业实际税负为11%左右,内资企业综合税负在20%至24%之间,是外资企业税负的两倍有余。

给外企一双善飞的翅膀,却给内企一副沉重的脚镣,你让他们如何同台竞争?一个国家的企业所得税却分为两种,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罕见的,也是世贸组织不允许的,更不符合公平公正的发展竞争原则。“双轨税制”造成了内外资企业之间、投资地区不同的外资企业之间税负相差悬殊,这种做法有悖于公平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阻碍了内资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提升的进程,大大制约了内资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抑制或冲击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而言实在是弊多利少。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外资创造了中国约33%的GDP,却只缴纳了中国约20%的税收;而外资企业所带来的就业机会,更是比他们挤垮的内资企业所造成的下岗工人少得多!

而奇怪的是,这种“媚外贱内”的事情,却在中国持续存在了十数年而得不到更改。真是一大怪事!

“土帽子”开始吃香

“怪事”在近期似乎有了改变的极大可能——在2006年12月举行的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上,《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经过表决,决定提请第二年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而在今年年初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企业所得税法》终获通过。这表明,在不久的将来,两税将合而为一,税率统一为25%。

这个看似理所应当的结果背后,却是各个利益相关方激烈的角逐——

首先感到难以适从的是外资企业。早在2005年1月14日,便有54家在华跨国公司针对两税合一可能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联合向国务院法制办提交了一份报告,要求“取消对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应有一个5到10年的过渡期”。据有关资料显示:作为外资企业的西门子集团,每年从税收的优惠政策中的获益大概占销售额的5%,按照2006财年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504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计算,西门子集团至少从中获益25.2亿元人民币。如果两税合并,这部分巨额利益将烟消云散。

而两税合并的出台,来自国内的最大阻力是商务部。商务部由外经贸部门脱胎而来,吸引外资是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一直对中国不断增长的境外投资充满自豪感。而取消外企优惠政策可能带来的外资外逸,无疑是对他们成果的抹杀。所以商务部一再强调,外资对于中国的作用非常深远,应该继续大力增加外资数量,而中国面临世界范围激烈的引资竞争,对于外资的优惠政策还不宜全部取消。否则,外资有可能加速流向越南和韩国等优惠非常明显的国家。2005年7月1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陈健就明确提出,现阶段中国相对劳动力成本在上升,资源又短缺,在没有相对稳定的、可靠的替代政策的情况下,应该继续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而一些地方政府对两税合并也极为排斥。我国的各种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都有各种各样繁杂的税收优惠措施。近年来,国内各地对外资的争夺愈演愈烈,近乎白热化,招商引资一直是衡量官员政绩的重要方面。对于东部一些地区,外资已经成为经济和财税的支柱。而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除了充裕的土地供应和日益扩张的广阔市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优惠的税收政策。而两税合并的大风一刮,逐利而居的外资企业肯定会更加谨慎。

而中国的民营企业一直是“苦孩子”,他们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的挣扎更为彰目。而两税合一的法案通过后,很多国内企业表现出了极大的欢迎态度,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更是感到欢欣鼓舞。今年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就深深地感慨说:“两税合一,我们民营企业家盼了十多年了!”相信更多取得平等待遇的民营企业家们,会把头上的“红帽子”“洋帽子”抛开,重新戴回最让自己感到舒坦的“土帽子”。

从“红帽子”到“洋帽子”再到“土帽子”,这背后是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态度和政策的更迭。但愿以后的中国企业界,不再发生“张冠李戴”的怪事。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早在八百多年之前,宋朝诗人范成大就对在追求极度奢华的狂旅中迷失自己的富贵们提出了警醒……

富豪们的奢华与克俭

无钱束缚手脚,有财放纵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