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首富隆起
1504800000052

第52章 “公路大王”刘根山的末路狂奔 (2)

作为出生于湘西农村的一个穷孩子,刘虹仅用了10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做“大人物”的梦想,让自己的名字前面拥有了眼花缭乱的头衔:成功集团董事长、湘酒鬼集团董事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工商联副主席、湖南省总商会副会长、湖南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并于2002年位列“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第68名,资产达1.15亿美元……但最终,他又差点把这一切葬送在家乡的山清水秀之中。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胡宗良分析,像刘虹这样的“草民”,虽然有要强、勤奋、聪明、能吃苦等优点,但在国退民进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民进”者,因为他们都是靠赌博发家的,原来什么都没有,为了达到目的往往不惜一切地去冒险,但最后赌注越押越大,最后只得把自己的身价性命都赔了进去。

2006年1月末,刘虹结束了在吉首市桐油坪看守所三个多月的拘禁,被转到吉首市金盾宾馆监视居住。在这里,他可以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对走过的人生道路作一个小结,然后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把身价性命搭在酒鬼酒上

成功系的崩溃,源于2005年上半年媒体爆出的成功集团挪用岳阳恒立资金一事。据业内人士估计,自2001年至2004年数年间,成功集团通过各种途径先后从岳阳恒立抽走资金1.1亿元。为此,湖南省证监局还专门进行了警示。

而在该年9月中旬,更惊曝4.2亿元资金被大股东成功集团及其关联方悉数转移占用的丑闻。不久后,传出刘虹被拘的消息。湘西自治州副州长秦湘赛曾称:“刘虹把身价性命都搭在酒鬼上了。”想不到一语成谶。

据记者走访,成功集团总部和酒鬼酒销售公司曾经所在地——长沙湘泉大厦的28层,已经是人去楼空了。有知情人介绍,酒鬼酒销售公司已经搬回吉首,而成功集团也已经搬到长沙雨花亭附近的成功苑去了。

成功苑是刘虹在1997年时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是一处总面积不到1.4万平方米的居民小区,根本没有任何成功集团的影子。一位居住于此的热心老人,指着三单元2楼一间拉上窗帘的房子说:“他原来一直住在这里,前几天我还看见他堂客(妻子)过来打麻将。”在老人眼里,刘虹是一个运气不好的人:“他爸是2002年国庆节死的,第二年的曾月初五,他三岁多的小儿子又在这个院内被自己的司机倒车时撞死。刘虹当时不在家,回来后哭得好凄惨。”后来,刘虹一家搬到了位于长沙市车站北路的高档社区——梦泽园。

而在湘酒鬼酒厂几位普通职工的眼里,刘虹纯粹是一个大骗子。“今年8月份,我们厂里60多个职工去长沙找刘虹要钱。他曾两次当面承诺,工资要按时发放、决不拖欠。在湘泉大厦的会议室里,我们责问他,说你做人要有诚信,讲过的话要算数。他当时就火了,拍着桌子说,‘我做人怎么了?你们别污辱我的人格!’后来,刘虹甚至指着其中的一名工人说:“我记住你了,你小心点!”几名职工一时性起,拿起矿泉水瓶子和烟灰缸砸了过去。据说,刘虹当时吓坏了,脸都变了色。

但在酒鬼酒公司一些高层管理人员眼里,刘虹也做过不少“好人好事”:因为历史原因,在资本市场上赫赫有名的四通投资拖欠了酒鬼酒1.6亿多元的债务,刘虹入主后全力以赴打赢了这场官司,这是他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情。刘虹另外一件值得宣扬的事就是顾全大局、为湘西自治州政府分担了沉重的债务——2004年初,湘泉集团将5.8亿元的债务分解,湘泉集团承担2.5亿元、湘泉大酒店承担1.6亿元、酒鬼酒承担1.1亿元、湘西经建投公司承担5000万元,并且成功集团为湘泉集团提供2.5亿元贷款担保;刘虹通过各种渠道,确立酒鬼酒的“郁馥香型”,成就酒鬼为中国白酒第六大香型门派,并主持开发出售价100多元/瓶的“小酒鬼”,弥补了酒鬼从低端直跳高端的市场空白……

据原湘酒鬼集团副董事长、现湖南商学院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所长谢茂拾介绍,刘虹被捕时极富戏剧性:在抽逃走4.2亿资金后,刘虹曾一度很紧张,把几个手机都关了,“失踪”了两个礼拜。最后,他在打开其中一个手机通话时,公安人员通过卫星跟踪定位,发现他竟然就躲在长沙市湘泉大厦(成功集团和酒鬼酒销售公司在该楼28层办公)对街的通程国际大酒店里面。到这时,刘虹仍然坚持自己的感觉,认为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从穷孩子蜕变为“研究生”

刘虹出生于吉首市永顺县高坪乡刘家湾的一个贫困家庭,后来显阔一时的他曾是家乡人民引以为傲的榜样。

据当地人介绍,刘虹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父亲是县里某个税务所的所长。他们育有一儿三女,一家人的生计全靠父亲每月20多元的微薄工资。在永顺县一中读书的刘虹,为了节省块把钱的车票,常常从县城走上一个通宵回家。到家后,就去山上捡够整整一个月烧饭用的柴草。

高中毕业后,刘虹的故事开始出现不同的版本。有曾采访过刘虹本人的媒体报道:刘虹后来考上了中国财经学院(现为中央财经大学),家里却付不起一文学费,全靠着他自己勤工俭学支撑。他学会了修理电视、收音机和手表,曾在凌晨3点去西直门火车站给人排队拿号,甚至还倒过香烟、趸过萝卜。而赚来的钱除了留出基本的学习、生活开销外,其余的都按月寄给远在湘西的父母贴补家用……

但在永顺县一中,几位当年教过刘虹的老教师对他考上大学的说法哈哈大笑:“他说假话!”一位退休的数学老师回忆,当时刘虹还叫刘红卫(音),是永顺县一中高102班的,1985年高中毕业。有一件小事让他记忆深刻:“当时刘虹高考预选通过了,但有次上课时却在看一本介绍养殖业的书。我问他,马上要高考了为什么还看这种闲书?他回答说,自己对高考没有把握,想以后回到农村利用养殖致富。我当时鼓励他,你能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这很好。行行出状元,条条大路通北京,你真能在农村里发家致富,起一个带头作用,未见得以后作出的贡献会比大学生小。”

有知情人介绍,刘虹当年的确没有考上大学,“曾在社会上四处流浪”,但他一直想混出个名堂来,于是到中央财经学院进修过一段时间。在这里他认识了比他小一岁、86级经管系的魏东。“他的机遇主要来自于这里。”知情人说。

媒体报道,刘虹“大学毕业后考研,以后到内蒙古、湘西挂职”。对此段经历,永顺县已经退休的老县长杨安慰回忆道:“当时的副县长彭善文去中央民族学院进修,认识了刘虹。后来另外一位副县长全永明去参加湘西州驻北京办事处落成典礼,也认识了刘虹。两人都向我推荐,说刘虹硕士毕业了,想来永顺县实习一段时间。后来他在县财贸办工作了2年。”杨安慰对刘虹的评价是:年轻、聪明、能干、脑子反应快,很要强,做什么事有股非办成不可的劲头。后来刘虹还参加了一次省里的财经讨论会,州财政局为此还表扬过他。

从1985年到1989年的4年时间内,刘虹完成了高中生到硕士研究生的飞跃,这无法不让人起疑。杨安慰后来也觉得此事有点蹊跷,因为刘虹来时并没有毕业证和派遣证,只有一张系里开的介绍信,当时之所以接收他,主要是出于爱才之心。

在永顺县街头,还流传着一则未经证实的传闻:彭善文有一个女儿叫彭晓意(音),当时才七八岁,拜刘虹为干爹,两人从同乡(都是永顺县高坪乡人)变成了亲家。

1991年左右,带着两年的工作经验和其间培育的人脉关系,刘虹离开了永顺县,走向了更大的舞台。

用20年达到事业巅峰

有媒体报道,其后刘虹“到广东打工,再后来到北京以及沪、深两地投身证券业”。原湘酒鬼集团副董事长、现湖南商学院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所长谢茂拾介绍,刘虹当时主要是跟着魏东,通过万国证券(现在的申银万国证券),在“一级半”市场(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之间)发了第一笔财。

关于刘虹的第一桶金,还有另外一种演绎:高中毕业后,刘虹的父亲通过熟人介绍,让他在湖南省某个部门当上了一般的勤杂人员,后来有机会认识了某位省领导的儿子,并一起开始炒股,刚开始运气不错,赚了不少钱。有一次,他们一起贷了一笔大的款项,准备赌一把大的——炒好了,就发大财;没炒好,就跳楼。最后他们赌赢了。据接近刘虹的人透露,刘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和省里面的主要领导人很熟。”

发了财后的刘虹,曾在1994年和魏东一起投资创办了涌金集团,但没过多久,他便回到长沙,投资创建了成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集团前身)。对两人分道扬镳的原因,有知情人透露,刘虹当时在涌金集团主管财务,但他“挪用了魏东的钱去炒股,魏东觉得他的野心太大,就和他分开了。但两人的关系还不错”。

1997年应该是刘虹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有传闻称,“1997年他炒股票,本来亏死了,但最后5分钟却又一下子翻了过来。”在同一年,利用湘酒鬼上市的机会,刘虹又至少赚了几千万。当时盆满钵满的刘虹更是自信满满,在成功集团董事会成员们一致反对的情况下,决定用1.6亿元的投资换取长沙雨花大道两厢300米土地的开发使用权。而且在合同尚未正式签订之时,便于1997年9月5日奠基开工了。

成功集团的法定代表人最初是刘虹的妻子龙晓宁,后来经过几次反复更换,才最终换成了刘虹。关于龙晓宁的身世,也有一种传闻,说她是湘西自治州某位姓龙的副州长的女儿。但谢茂拾肯定地说,龙晓宁的父亲不是什么龙副州长,她父亲叫龙复兴(音),原是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副校长,曾参与筹建原武陵大学(现合并为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真正令刘虹在资本市场名声大噪的,是2000年斥资7100万收购岳阳恒立,从而实现借壳上市;2000年9月,成功集团旗下公司参与发起设立的安塑股份又实现了上市;2002年,成功集团以4.01元每股受让湘泉集团8800万股法人股,占29.04%,成为湘酒鬼第一大股东。至此,刘虹旗下拥有了三家上市公司,“成功系”初具规模,成为资本湘军的三驾马车之一(另为鸿仪系和涌金系)。

根据长沙市工商管理局提供的注册资料来看,从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中,刘虹从刚开始的灯箱广告、鞋帽玩具生产销售之类的“小打小唱”,到后来慢慢扩展到房地产、电子信息、城市基础建设和白酒产业等领域,注册资本也从最初的20万增至1亿。该集团2004年在湖南民企中排名第三,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为6.5亿。

从1985年高中毕业,刘虹用了整整20年时间,达到了自己事业的巅峰,但旋即便跌入深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