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1岁婴幼儿全脑开发
15048900000086

第86章 怎样开发宝宝右脑智能

帮助宝宝认识不同的颜色

10个月的宝宝已具备了一定的图形分别能力,宝宝早就能看出好多图形的不同了,但不能准确地认识它们,也还不能将图形和图形的名称对号入座。父母首先要教宝宝识别这些形状,如三角形、方形、圆形、五角星等等。可预先准备上述几种形状的积木或纸板,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让宝宝把相应的积木或纸板挑选出来。等宝宝识别这些图形后,指着一种图形让宝宝说出名称来。

1 日常生活中

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图形的影子,父母可留心观察,给宝宝提供认识的机会。如在宝宝玩球的时候,告诉宝宝“球是圆形的,圆圆的”。当宝宝在喝水的时候,可指着水杯告诉宝宝“杯子的口是圆形的,和宝宝的小嘴巴一样圆”。当给宝宝洗完手用手帕擦干的时候,可将手帕展开在宝宝面前,告诉他“手帕是方形的,四方四正的”。当宝宝用筷子吃饭的时候,指着筷子告诉宝宝“宝宝的筷子很长,长长的”。当宝宝看画册或卡片的时候,可指着画册或卡片告诉宝宝“卡片是方形的”等等。刻意挖掘生活中的图形,让宝宝生活在图形世界中,熟悉各种图形。

2 游戏中

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宝宝认识更多的图形。可给宝宝买一些图形游戏,如积木块、拼图玩具、各种塑料小玩具等,都是形状各异的,可和宝宝边玩边轻松地告诉宝宝每样东西的形状。还可和宝宝一起练习搭积木,搭出各种形状的东西。

3 作画中

给宝宝准备各种色彩笔和画板,母亲先在画板上画出一个图形,如五角星,告诉宝宝:“妈妈给宝宝画了一个五角星,好看不,宝宝也画一个好吗?”然后指导宝宝自己画一个五角星,尽管宝宝会画得面目全非,看不出五角星的模样来,但要给予宝宝鼓励,夸奖他画得好。画几次后换一个图形练习,如锥形、椭圆形等等,让宝宝认识更多的图形。练习一段时间后,觉得宝宝对这些图形认识得差不多了时,母亲在画板上画出一个常见的图形,然后问宝宝:“这是什么图形?”并等待宝宝的回答,如果宝宝回答不上来,可引导宝宝,如问他:“这是圆形吗?”在宝宝对图形有了初步认识后,可逐渐使用几何图形组,帮助宝宝认识几何图形,为以后学习平面几何作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让宝宝认识图形,不在于他是否能说出图形的名字,更不在于他是否能告诉你图形的特征,只需要他对图形有个印象和初步的了解即可。在教不满一岁的宝宝认识图形时,最好不要过多地添加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如告诉宝宝“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宝宝根本就不懂什么是三个角和三个边。

让宝宝欣赏不同风格的名曲

有研究表明,人在听音乐的时候,大脑健康区域会更加活跃,同时,大脑会降低皮质醇的生产。

经常让宝宝听各种风格与特色的音乐,有利于宝宝的心身健康。当然对于宝宝来说,听音乐的选择性很高,不能像大人一样随便什么音乐都可拿来就听。其中古典音乐是宝宝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在宝宝晚上睡觉前听时,更应该选择这种幽雅的音乐。

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古典音乐太严肃复杂,宝宝更不会懂。其实我们成人的心灵往往已经被流行文化所腐蚀,丧失了原本的感知能力,但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口味歪了而小看宝宝的感知能力。其实,婴儿还是很“识货”的。

古典音乐属于低音波音乐,幽雅轻松的旋律可以让心情松弛,改善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人体分泌出益于健康的激素等。

医生建议,每天只要听半小时这种音乐即可。过一段时间后,可给宝宝换一些音乐,但最好不要给他选择专门为儿童设计的音乐,直接听一些古典名曲。

以下给父母们推荐一些著名的中外古典音乐,供父母们参考,当然父母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

1 中国古典音乐推荐

《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梅花三弄》、《夕阳萧鼓》、《平沙落雁》、《鱼樵问答》、《雨打芭蕉》、《彩云追月》、《小河淌水》、《二泉映月》、《渔舟唱晚》、《汉宫秋月》、《花好月圆》、《高山流水》、《荷塘月色》、《出水莲》、《闲居吟》、《妆台秋思》、《小月儿高》、《流水》、《幽兰》、《杏花天影》、《广陵散》等。

2 日本古典音乐推荐

《千世子》、《风姿花传》、《樱花》、《海风吹》、《寒空》、《わたしの城下町》、《夜空的彼岸》、《子之星》等。

3 西方古典音乐推荐

舒曼的《梦境》《梦幻曲》、巴赫的《序曲》、莫扎特的《土耳斯进行曲》、贝多芬的《给艾丽斯》《G调小步舞曲》、李斯特的《爱之梦》《梦想》、舒伯特的《野玫瑰》《小夜曲》《圣母颂》《摇篮曲》、肖邦的《狗圆舞曲》《离别曲》《联弹戏曲》《小夜曲》《降E大调夜曲》《幻想即兴曲》《森林中的水中》、德布西的《梦幻曲》、安德森的《切分时刻》、乔纳逊的《春之声圆舞曲》、布拉姆斯的《圆舞曲》摇篮曲》、韦瓦第的《四季之秋》、史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宾格的《伊莉萨白小夜曲》、佛斯特的《美丽的梦仙》、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爱的协奏曲》《马车歌》、门德尔颂的《春之歌》、未知作曲家的《美丽浪漫曲》《绿袖子》《安妮之歌》《维拉麦迪根爱情曲》《清溪水慢慢流》《给安娜的短笺》《安妮之歌》等。

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听音乐时周围环境要安静,陪伴宝宝的大人也要聚精会神地听。一般大人喜欢的音乐宝宝也比较喜欢。

加强训练宝宝的空间感

如果你之前在和宝宝相处的过程中经常强调方位,如“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上面”“下面”等,宝宝现在可能已经理解了好几种方位了,但由于宝宝认识东西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尤其是在认识方位方面,更是以自己为中心,因此对方位的理解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判断的,如“前面”就是指自己的前面,“后面”就是指自己的背后看不到的地方,“上面”就是自己的头上方,等等。

这时候为了让宝宝对方位有进一步的理解,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认识圈子,可借助一些其他东西作为参照物让宝宝认识方位。如拿出一些玩具放在地板上,将最大的毛绒熊放在地板中间,宝宝可站(或坐)在熊的对面或侧面,只要保证宝宝能看清楚熊周围的小物品就可以了,提醒宝宝这是一只大熊;然后拿一个小个头的鸭子,放在毛绒熊的前面,告诉宝宝“鸭子在熊的前面”,再拿一个青蛙放在熊的后面,告诉宝宝“青蛙在熊的后面”。但在认识左边和右边的时候,最好是让宝宝和熊处在同一侧,如让宝宝站在熊的后面或侧面,而不要让宝宝与熊面对面,避免宝宝左右混淆。然后拿出一个洋娃娃放在熊的左边,告诉宝宝“娃娃在熊的左边”,再拿出一个乌龟放在熊的右边,告诉宝宝“乌龟在熊的右边”。

然后让宝宝绕着熊观察一会这些小玩具与熊的位置关系,在观察的过程中可趁机强调各种玩具与熊的位置。训练几次后,指着熊周围的玩具问宝宝,如“娃娃在熊的哪边呢?是在大熊的左边吗?”“大熊的前面是谁呢,宝宝能给妈妈指出来吗?”并指导宝宝指出来。

至于认识上下方,可用一个小凳子或小桌子,在凳子或桌子的上面放一个玩具,如拨浪鼓,告诉宝宝“拨浪鼓在凳子的上面”。在凳子的下面放一个娃娃,告诉宝宝:“娃娃在凳子的下面”。然后问宝宝:“谁在凳子的上面呢?”看宝宝是否会指着娃娃或说出娃娃的名字。

随着宝宝的长大,对方位越来越熟悉,可让宝宝自己动手设计。以上面所提的大熊为例,将熊放在地板中间,然后给宝宝几样玩具,母亲“指挥”,宝宝动手布置,如“宝宝把鸭子放在大熊的前面好吗?”并指导宝宝放在前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让宝宝把其他的玩具分别放在大熊的后面、左边和右边。每当宝宝放对一件玩具时,就要开心地夸奖他,宝宝会为自己的成就而自豪。

睡前童话故事让宝宝更快乐

睡前故事的目的是用故事的情节和氛围给宝宝创造一片和谐安静的气氛,让宝宝在快乐中入睡。让大人和宝宝都在浓浓的亲情中感受到温馨和幸福,睡前给宝宝讲一个或几个美妙的故事,让宝宝在故事所描述的美丽氛围中甜美地睡去,这时每个父母的心愿。而且故事同时还可以丰富宝宝的心灵,培养宝宝的想象力,锻炼宝宝的语言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睡前给宝宝讲的故事内容要健康优美,不能有紧张和恐怖色彩。

有的父母在给宝宝讲故事时,宝宝听了一个又一个还是不入睡,这时父母就吓唬宝宝,如“赶快睡觉,大灰狼要吃不睡觉的宝宝……”这样,虽然暂时吓得宝宝闭上了眼睛,但这种恐怖的印象在宝宝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害怕”的种子,会导致宝宝胆小、怕黑,夜间不敢单独入睡,做恶梦等。

故事要短,形象要生动,情节不要太曲折。故事所涉及的内容一定是宝宝所熟悉的,因为只有宝宝喜欢和熟知的事物,才能唤起他们听故事的兴致,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联想能力。1岁左右的宝宝对植物、动物等非常感兴趣,父母可多给他讲这方面的故事,让这些小动物、漂亮植物都成为会说话的小人儿,丰富宝宝的想象力。讲故事时尽量多用一些绘声绘色的词语,用标准的成人话语讲,而不是刻意将故事内容儿童化了。

在睡前讲故事还得讲究催眠效率。虽然一些情节有趣的故事能引起宝宝注意,但也容易使宝宝过度兴奋,不适宜睡前讲述。最好挑选有安定感、情节变化平静的故事,宝宝才容易安静入睡。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父母的态度非常重要,比故事内容本身重要多了。父母要尽量用柔和的语气,充满感情的语调给宝宝讲,并且尽量微笑着边讲边注视着宝宝的眼睛,和宝宝进行目光交流,且表情和语调要随着故事的情节而变化,而不只是干巴巴地用同一个语调背诵内容。如果父母有闲情雅致的话,还可以放一段柔和的背景音乐,让音乐与故事结合,给宝宝创造一个温馨柔和的睡眠氛围。

对于有些宝宝听不懂的名称或情节可适度地改编一下,如很长的外国人物名称可换成宝宝熟悉的伙伴的名称或宝宝自己的名称。

孕育一个富有同情的心

宝宝这时候已经具有一定的情感能力了,他的各种感情越来越丰富,对事物的认识和体会也越来越有深度。

此时是塑造宝宝秉性和习性的原始阶段,如果从这时候父母就注重塑造宝宝的各种秉性和习性,为宝宝提供一个关爱但不溺爱、温馨但不放纵、熏陶但不限制自由的良好环境,宝宝将受益终身。这也是宝宝将来人格健全发育的保障。

同情心是一种品质,是宝宝与人交往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要想从一开始就帮助宝宝塑造这种品质,父母首先要了解宝宝的同情心发育阶段和特点,才能根据不同阶段宝宝的同情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

1 同情心的阶段划分

1.0~6个月为尚未分化的原始同情心阶段。宝宝不能清晰地分辨自我与他人,一个婴儿的哭声会引发其他婴儿的大哭。这是一种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情绪冲动。

2.6个月~1岁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情心阶段。宝宝开始站在自我的立场上来看待别人的痛苦,如一个10个月大的宝宝看见另一个小朋友跌倒并哭泣的时候,他注视着这个小朋友,也开始哭起来,就像自己受伤时所做的那样。

3.1~2岁为准自我中心的同情心阶段。当宝宝看到其他人受伤害时,就会做出想要援助的举动,例如。轻轻触摸、拍打受伤害者,进行安抚或做出同情的表示,或者叫别人来帮忙。

4.2岁以后为真正的认知同情心阶段。宝宝能够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能为别人提供支持和安慰,宝宝为了安慰小朋友会把自己的玩具给他。

5.超越情境的道德同情。宝宝能够将同情心赋予自己并不认识的人,或者在受伤害者不在场的情况下,也能做出富有同情心的反应。这种同情心取决于复杂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道德教育。

2 了解了宝宝的同情心发育特点

父母该怎么办呢?首先要呵护宝宝的同情心,这种冲动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父母对宝宝表现出来的同情心的萌芽,要特别悉心地爱护。

如果宝宝对别人表现出同情的苗头,父母要表现出高兴和赞扬的态度,而不能不屑一顾。父母还要给宝宝做好榜样。在宝宝品质形成过程中,第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榜样就是父母。

父母想让自己的宝宝具有同情心,首先自己要先具有,一般如果父母都是很有同情心的人,对宝宝不进行刻意的培养,宝宝长大了也会富有同情心,这就是家庭熏陶的作用,不是几句话或几个游戏能比得上的。

此外,父母还要经常鼓励宝宝关心别的宝宝,关心爱护周围的小动物和花草树木等无生命的东西,不能为了满足宝宝就当着宝宝的面骂别人或动物花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