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实用同步育儿百科
15049500000028

第28章 早期教育

01 如何教5个月的宝宝观察周围环境

这个月龄的宝宝,头已竖得很稳,视野更加开阔,对周围环境的事物开始产生兴趣,爸爸妈妈要利用宝宝对某些事物感兴趣这一特点,首先教会他认识这些事物。

爸爸妈妈平时一定要观察宝宝最爱盯住什么,找出他最感兴趣的物体让他学习,如宝宝喜欢看灯,爸爸妈妈可把台灯点亮又熄灭,吸引宝宝视线落在灯上后,说“灯”。有时宝宝会盯着妈妈的脸或手看而不去看灯,这时妈妈可熄灭了灯后,握着宝宝的小手摸摸灯罩或灯上的布,然后把灯点亮再告诉他“灯”,使他把声音和发亮的物体联系起来,以后爸爸妈妈再说灯时,宝宝就会自己抬头看灯。

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宝宝边做边说,特别是对他日常接触的事物、经常看到的物体均可用语言强调。在培养孩子观察方法的同时,还应引导孩子在观察中积极思维,把观察过程和思维结合起来。

02 性格外向宝宝的安度法

性格外向的宝宝在遇到陌生人向其示好的时候,往往反应比较强烈,会大哭着挣脱陌生人的怀抱,企图得到妈妈的“救援”。

联谊活动:爸爸妈妈可以经常带着宝宝去别人家做客,或者邀请亲朋好友到自己家里,最好有与宝宝年龄相仿的小朋友,这样同龄宝宝之间的沟通障碍要小很多,渐渐让宝宝习惯于这种沟通,提升交际能力。

及时安抚:遇到宝宝认生时,妈妈要马上带宝宝回到安全的环境,比如抱到自己怀里,放回到宝宝车里,不要勉强或强迫宝宝接受陌生人的示好,这样只会让宝宝更加紧张,认为妈妈不要他了,继之产生哭闹行为。所以,及时安抚很重要。

03 性格内向宝宝的安度法

性格内向的宝宝往往更怕生,他会拒绝一切陌生的环境与事物。对此,爸爸妈妈一定要多加开导。

多接触陌生人:抱着宝宝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聊天,让宝宝感到陌生人是友好的,是不会伤害他的。

慢慢接近:想要接近宝宝,最好拿着他最熟悉、最喜欢的玩具,这样他就会慢慢地转移注意力,缓解认生的恐惧心理。

户外锻炼:平时要多带宝宝到户外去,多接触陌生人和各种有趣的事物,开拓宝宝的视野。

04 发声游戏

发声是学习说话的基础,爸爸妈妈从宝宝出生就经常和他咿咿呀呀“说话”,可以逗引宝宝有意识地模仿,并激励宝宝主动发声,以下的几种发声游戏爸爸妈妈可以尝试:

当宝宝偶尔因为吧嗒吧嗒小嘴或者吐泡泡发出声音的时候,立刻微笑地看着宝宝的小脸,热烈地模仿宝宝的声音,积极给予回应。

在宝宝清醒的时候,将宝宝抱在怀里,对着宝宝的脸“咿——”“呀——”“哦——”地“说话”。

当宝宝开始咿咿呀呀“说话”的时候,和他一起“说”,并且每隔几天增加一两个不同的音,放慢速度,对着宝宝发出长音,以便宝宝模仿。

05 爸爸妈妈陪宝宝一起玩游戏

游戏是宝宝理解世界、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在宝宝咿呀学语时,用实物配合图片,使宝宝理解图片所代表的是一种实物,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和他玩语言游戏。

当他正在玩玩具汽车时,你指汽车图片和车字,说:“这是车。”并描述它的特点:红色,有4个轮子,能在马路上跑,发出“嘀嘀”的声音。现在将汽车开到桌子下面,让宝宝按你的要求,“爬着把车取出来”等,从而发展宝宝对语言的理解力和认字能力。

还可以和他玩学翻书游戏,每天都要和宝宝一起看画书,书中图画要清楚,色彩要鲜艳,对话要简短生动,讲故事时面部表情要丰富,注意手势和言语的音调变化,使宝宝喜欢上画书,对学说话越来越感兴趣。

在此基础上,可以教宝宝做翻书游戏训练,让宝宝按照你的要求,比如让他寻找书中的小皮球,当他把书翻到有皮球的那页时,要鼓掌并夸奖宝宝,以此发展宝宝语言的理解能力、手眼协调的能力和训练宝宝精细动作能力。

06 准确掌握宝宝的语言敏感期

从婴儿开始注视大人的嘴形,发出咿呀学语的时候,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到宝宝第五个月的时候,对音乐和大人的嘴型变化比较感兴趣,对着镜子看妈妈的嘴型变化能看上好几分钟,并且特别的高兴,对于一些简单的嘴型,能简单的模仿,宝宝还能主动的发出表达自己意愿的声音,如高兴的声音、抗议的声音,而且声音的频率和幅度明显提高。

在这个时期,宝宝是在无目的地感知语言,大多是通过模仿口型、感觉语言的音韵来提高语言能力的。父母要重视这个语言的敏感期,因为在这个时期对宝宝有目的的进行语言准备的训练,为宝宝今后语言的顺利习得奠定了相当大的基础。父母可以从自己的母语中,找出叠音语,正确地念给宝宝听。

07 有计划地给5个月宝宝念儿歌

5 个月的宝宝特别喜欢节奏明快的儿歌,虽然他不懂儿歌或诗词的意思,但他喜欢儿歌有韵律的声音和欢快的节奏,更喜欢你给他念儿歌时亲切而又丰富的表情、口形和动作。适合给这个月龄宝宝的儿歌应短小、朗朗上口,并配有固定的动作,每天至少要给宝宝念1~2首儿歌,每首儿歌至少要念3~4次。应当根据宝宝的日常活动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使宝宝做到耳、眼、手、足、脑并用,更有效地学习和记忆。

08 正确理解宝宝吃手的利与弊

在婴儿期,吮指是作为吃奶反射的一种表现,在饥饿时,90%的婴儿会将自己的手指放在口中吸吮。妈妈不用担心,宝宝首先是通过嘴开始认识世界的,吃手指也就成了每个宝宝生长发育的必然过程之一。宝宝吃手指有以下好处: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性:吃手指的过程能够锻炼宝宝手的灵活性和手眼的协调性,为日后自食打下良好基础。促进神经功能和智力发展:宝宝“吃手”的时候能加强触觉、嗅觉和味觉刺激,促进神经功能发展,还能提高吸吮水平。宝宝把手放在嘴巴里啃,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了。

让宝宝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下吃饱、睡足、玩好。这样可以减少宝宝的"吮指"行为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