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实用同步育儿百科
15049500000063

第63章 早期教育

01 如何训练宝宝穿衣

早晨帮助宝宝穿戴整齐是父母必做的一件事,但他们常常却被孩子气得要命。经常可见:妈妈走进宝宝的房间为他穿衣服,可他就是不好好穿。而且大冬天非要坚持穿短袖背心,妈妈终于冒火了。妈妈为宝宝穿衣时,动作要轻柔缓和,态度要和蔼可亲,更多地鼓励宝宝,使他愉快地配合。要结合穿衣和宝宝讲话,发展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如穿上衣时,“伸手”;穿袜子、鞋子时“伸脚”;洗手时“伸出小手”;洗脸时“闭上眼睛”等。穿衣时还可以教宝宝认识各种衣服的名称,懂得动作的名称和做法。还可以用游戏的方法,使宝宝乐于配合。如给宝宝穿裤子时告诉宝宝妈妈和他做一个“小鸭钻山洞”的游戏:先捉住“小鸭”——小脚丫,再让“小鸭”钻“山洞”——裤筒。妈妈要用亲切、丰富的语言和表情以及欢快的音乐、有趣的方法,培养宝宝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02 幼儿过早学步易近视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宝宝走路越早越健康。许多爸爸妈妈盼着宝宝能早早学会走路,宝宝刚学会爬行,就开始让他使用学步车学步,从而缩短了宝宝爬行的时间。然而,幼儿过早学步易患近视。

1 周岁以内的婴幼儿视力发育尚不完全,而爬行可使宝宝看清自己能看到的东西,有利于视力的健康发育。相反,如果宝宝过早学步,因看不清眼前较远的景物,便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这样会对宝宝娇嫩的眼睛产生一种疲劳损害,多次反复则可损伤视力。

另外,宝宝学步大多都是在室外的环境,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会直接侵入眼内,导致视网膜损伤,造成宝宝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并产生刺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因此,幼儿不宜过早学步。心急的妈妈可要注意了,宝宝的成长是急不来的,应顺其自然。

03 帮助周岁宝宝建立是非观

很多人认为,周岁宝宝思维简单,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并没有是非判断能力?其实不然。在宝宝懵懵懂懂、咿呀学语,特别是欢笑及发怒时,已开始了对外界人和事的观察与认识。如何帮助宝宝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1.利用表情动作、简单的语言对宝宝的行为加以肯定或否定。当宝宝表现不好时,可以置之不理,或佯装怒容以训斥生气的语言说:“不是好宝宝,不喜欢了”等等。但是爸爸妈妈一定要客观地评价宝宝的行为,不能根据自己的心情判别宝宝的是与非。

2.统一是非标准,在宝宝饮食、排便、睡眠、卫生、礼貌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制度,严格执行并取得全家人的共识与行动的一致。如果宝宝睡醒之后会躺着自己玩,这就是做得好;如果没缘由地大哭大闹,就是表现不好。此时,无论谁都不要理会宝宝,慢慢宝宝就知道了自己做得不对。

3.丰富宝宝的生活。只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给宝宝更多的锻炼机会。宝宝几个月时,可以用音乐、玩具等逗引;稍大一些,可以带宝宝多外出活动,与成人及小伙伴交往,教宝宝正确的礼貌行为。如用动作表示“你好”、“再见”等;教小伙伴不抢玩具;到公园不攀折花木等。在宝宝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他也明确了人生的一些是与非。

04 儿歌和童谣让宝宝更聪明

快一岁的宝宝对语言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虽然会说的词语没有几个,但是对大人的许多日常用语已经能准确理解。这时期父母要加强给宝宝朗诵儿歌和童谣,增加宝宝的语言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丰富宝宝的语言词汇,为宝宝的说话打好基础,从而促进宝宝左脑语言智能发育。

在给宝宝选择和朗诵儿歌童谣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所选的儿歌童谣语句要简单,最好三到五字为一句,如:“小花猫,拔萝卜,拔不动,摔地上,小黄狗,来帮忙”等。

其次,要有音乐美。儿歌的节奏要鲜活明快,朗朗上口,而且最好押韵,这样宝宝就能比较容易地记住并模仿,因为宝宝听儿歌时一般能模仿出来的都是最后一个字或词,或者出现频率高的一个字或词。比如:啄木鸟,医术高,给树儿治病不用药,嘴巴就是手术刀,“笃笃笃”揪出虫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