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实用同步育儿百科
15049500000067

第67章 疾病处理

01 宝宝腹泻

宝宝为什么会腹泻

腹泻如同感冒发热一般,是一种常见病,尤其在秋末冬初季节发病比较频繁。由于婴幼儿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加之身体的抵抗力较差,很容易引起腹泻。

哪些情况会引起宝宝秋季腹泻

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

1.是密切接触传染。

2.是呼吸传播。秋冬季节天气变

化无常,病毒异常活跃,6个月至2岁的宝宝由于抵抗力弱,容易被感染。

3.经消化道传染,即通过粪便、口腔途径。

腹泻可以在家里治疗吗

宝宝如果出现腹泻,可以在家治疗,尤其以前得过类似疾病。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如果爸爸妈妈贸然地带宝宝就诊,可能会加重病情。但爸爸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病情,一旦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

腹泻的宝宝如何在家中护理

在家护理腹泻的宝宝爸爸妈妈特别要注意护理宝宝的屁股。腹泻的小儿肛门周围皮肤会发红,严重者出现局部破溃、发炎。因此,对小婴儿要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屁股,以防尿道感染及臀炎。如果臀部已经发红,清洗后涂一些鞣酸软膏。

在饮食营养方面,宝宝得了腹泻病仍可以继续进食,没必要完全禁食。母乳仍可以继续喂。喝牛奶的宝宝,此时可用习惯的平常饮食,如稠粥(最好是小米粥)、面条、蔬菜,鱼或肉末等,由少量开始。

02 宝宝营养不良

宝宝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轻度营养不良:宝宝体重减少15%~25%脂肪层变薄,肌肉不坚实。

中度营养不良:宝宝体重减少25%~40%,身长低于正常。脂肪层消失,肋骨、脊柱突出,皮肤苍白失去弹性,肌张力低下,不能站立,哭声无力,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情绪不稳定,睡眠不安,食欲低下。

重度营养不良:宝宝体重减轻40%以上,身长低于正常,发育迟缓,骨龄低,脂肪层消失,颌颧骨突出,生命体征低弱,情绪不稳定,食欲低下,或食欲消失,易腹泻,呕吐。

情绪变化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情绪不佳、尤其发生异常变化时,可能是体内某些营养素缺乏。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情麻木,说明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质。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表示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此时补充一些豆类、动物肝、核桃仁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大有裨益。固执任性、胆小怕事,多因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与钙质摄取不足而造成,故动物肝、鱼、虾、奶类、果蔬等食物应予以补足。

行为反常

不爱交往、行为孤僻、动作笨拙,多为体内缺乏维生素C的结果,在食谱中增加富含此种维生素的食物如番茄、橘子、苹果、白菜与莴苣等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奥妙在于这些食物中所含的甲基水杨酸盐和维生素C可增强神经的信息传递功能,从而缓解或消除上述症状。行为与年龄不相称,较同龄宝宝幼稚可笑,表明氨基酸摄入不足,增加高蛋白食品如瘦肉、豆类、奶类、蛋类等势在必行。

夜间磨牙、手脚抽动、易惊醒,常是缺乏钙质的信号,应及时添加绿色蔬菜、奶制品、鱼松、虾皮等食品。喜吃纸屑、煤渣、泥土,此种行为称为“异食癖”,多与体内缺乏铁、锌、锰等矿物元素有关。海带、木耳、蘑菇等含锌较多,禽肉及牡蛎等海产品中锌、锰含量高,应是此类宝宝最理想的盘中餐。

面部“虫斑”

面部“虫斑”指出现在宝宝脸上的一片或几片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片,初为淡红,后转淡白,边缘清楚,上面覆盖少量细小鳞屑,并有轻度瘙痒感。上臂、颈部或肩部等处也可见到。民间认为是宝宝肚子里有蛔虫寄生的标志,故有“虫斑”之称。可事实并非如此。这种以表浅性、干燥鳞屑性、浅色斑为特征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皮肤病,叫做单纯糠疹,源于维生素缺乏,同样是营养不良的一个早期信号。

营养不良的原因

疾病因素

多产、双胞胎、早产儿由于先天不足,吸吮、吞咽、消化吸收功能等都会比较差,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寄生虫病、慢性痢疾等疾病也会引起营养不良。

喂养不当

乳母乳汁不足时没有及时添加代乳品、代乳品过稀或量不足,会导致宝宝蛋白质、热能缺乏而造成慢性营养不良。宝宝4个月后没有及时添加辅助食品或者骤然换乳也会发生慢性营养不足。此外宝宝的营养不良多是由于偏食、挑食、乱吃零食造成的。

营养不良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吗

有些爸爸妈妈过分关注宝宝的体重和身高等外部表现,忽略了宝宝的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取,造成宝宝营养不良。

宝宝营养不良并不都表现为体弱消瘦,肥胖、发育迟缓、认知能力和代谢能力低下等等。有些营养不良在初期并没有确切的症状,也就不容易被发现。

研究证明,宝宝早期营养不良影响着身体和智能发育、认知功能发育、入学后的学习能力等。

小儿营养不良如何治疗

食物疗法

①参芪鸽肉汤:乳鸽1只,去杂毛及内脏,将党参10克,黄芪15克,白术9克打为粗末,布包后塞入鸽腹,隔水炖至软熟,饮汤吃肉。3天炖服一剂,连服4~6剂。本方适用于气血两虚者。

②山楂山药汤:山楂9克,山药15克,白糖25克,煎汤代茶,每日一剂,连服1周。本方适用于脾虚疳积之症。

③石榴皮汤:取石榴皮30克,水煎,加糖适量调匀,代茶饮。

推拿疗法——捏脊法

两手沿着宝宝的脊柱两侧由下而上连续捏提肌肤,从尾骨下端开始,直至低头时颈后隆起最高处下方。宝宝的肌肤娇嫩,爸爸妈妈可预先在手上抹一些凡士林。每次捏脊3~6遍,每天或隔日一次,6次为一疗程,可休息一周后再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

佩药法——消疳香袋

中药六月雪30克,研成细末,装入布袋,经常佩在小儿胸腹部。1个月为一疗程。

握药法

取大黄9克、牵牛子2克、莱菔子10克。共研成粗末,用纱布包好后握在手中,可用绷带将药物固定在宝宝手上,15天为一疗程,每天2次,每次30分钟。

03 小儿哮喘

什么是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是指过敏体质者的支气管对某些外来物质产生高度敏感反应,使支气管痉挛、支气管黏膜水肿充血,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从而引起咳嗽、气喘、多痰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小儿哮喘的防治

小儿哮喘起病或急或缓,宝宝哮喘发病前往往有1~2天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痒、喷嚏、流清涕、揉眼睛、揉鼻子等表现,并可有明显的咳嗽、喘息。2岁以下的宝宝很难诊断是不是患有哮喘,因为除哮喘以外的很多情况也能引起宝宝气喘或发出气喘样的声音,所以病情的诊断需要医生的诊断。事实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很可能是导致宝宝气喘最常见的原因。不过,如果宝宝经常咳嗽,有过敏反应或湿疹,而且家族中有哮喘、过敏反应或湿疹病史(特别是宝宝与爸爸妈妈都有这些病史)时,宝宝很可能患有哮喘。即将出生前或刚出生后接触香烟烟雾的宝宝也容易患哮喘。此时医生会给宝宝做检查,并详细询问病史,以便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