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1505000000025

第25章 有钱大家一起赚——犹太人论双赢

犹太人的赢钱术不求单赢求双赢,即“一笔生意,两头赢利”。大多数犹太商人在商务往来时,能够通过巧妙的调整而取得双赢的效果。

正如《塔木德》书中所云:即使撤销合同,也要确保双赢。

联合与合作才是繁荣稳定之道

摩根说:“竞争是浪费时间,联合与合作才是繁荣稳定之道”,正是他,组织了世界上第一个金融“辛迪加”。洛克菲勒更胜一筹,他兼并近百家石油企业成立的“托拉斯”,曾经一度彻底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

犹太本民族的商人合作早已有了传统,因为有共同的文化基础,这种合作也较易进行。但是,犹太商人的合作范围远不止于此,只要合作能带来甚于单干的利益,他们即愿与任何民族的商人合作,甚至曾经咬牙切齿的敌人,看在利益的分上他们也愿意坐下来谈合作。比如洛克菲勒的合作伙伴很多曾是你死我活的劲敌。在合作与垄断上犹太商人表现突出,除了在这方面意识强烈之外,手法也堪一提,他们以己度人,极善用利益说动对方。

莱曼兄弟的故事更能说明双赢这一技巧所创造的效益。

莱曼兄弟公司是一家有将近150年历史的美国著名的犹太老字号银行, 20世纪70年代末期,其一年利润就可达3500万美元,而它的创业也颇富传奇性。

1844年,德国维尔茨堡的一个名叫亨利?莱曼的人移民到了美国,他在南方待了一段时间后,就同随后移居美国的两个弟弟——伊曼纽尔和迈耶一起在亚拉巴马定居,同时做起了杂货生意。

亚拉巴马是美国一个产棉区,农民手里只有棉花,所以,莱曼兄弟积极鼓励农民以棉花代货币来交换日用杂货。这样做是不是与犹太商人一贯的“现金第一”的经营原则不符合呢?但莱曼兄弟的账却算得很清楚,他们认为:以商品和棉花相交换的买卖方式,不但能吸引那些一时没有现钱的顾客,而且能扩大销售量;同时在以物换物并处于主动地位的情况下,能操纵棉花的交易价格;经营日用杂货本来需要进货运输,现在乘空车进货之际,顺路把棉花捎去,还能节省一笔较大的运输费。这种经营方式可称做“一笔生意,两头赢利”,买卖双方都有得赚,何乐而不为?

在买卖中把握双赢的技巧,这不仅是莱曼兄弟的经商手段,也是大多数犹太商人采用的手段,从而使得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犹太人这种“一笔生意,两头赢利”的赢钱术是符合现代经商原则的。

1.现代社会,提倡竞争,鼓励竞争,但竞争的目的是为了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起发展。

2.两军相争,你死我活,非胜即败。在市场竞争中,谁都想胜不想败。说市场竞争的各公司是“敌手”,因为他们在彼此竞争中带有以下性质:一是保密性。竞争者在一定阶段一定情况下,都有一定的保密性。二是侦探性。竞争者几乎都在彼此刺探情报,以制定战胜对方的策略。三是获胜性。竞争诸方无一不想胜利,都想获取一定利润,让自己的产品占领市场。四是克“敌”性。假若市场不能容纳下全部竞争者时,任何企业都想保存自己而“灭掉”对方。即使市场能容纳下全部竞争者时,他们也还是都想以强“敌”弱。

3.虽然竞争公司间有点像战场上的“敌手”,但就其本质来说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公司经营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作贡献,公司的产品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司赚的钱也被国家、公司和员工三者所用,公司间的竞争手段必须是正当合法的,在这种意义上讲,公司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帮助、支持和谅解,应该是朋友。

4.市场竞争是激烈的,同行业的公司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竞争对手在市场上是相通的,不应有冤家路窄之感,而应友善相处,豁然大度。这好比两位武德很高的拳师比武,一方面要分出高低胜负,另一方面又要互相学习和关心,胜者不傲,败者不馁,相互间切磋技艺,共同提高。

5.在市场竞争中,对手之间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竭尽全力与对手竞 争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在竞争中一定要运用正当手段,也就是说,只能 通过质量、价格、促销等方式进行正大光明的“擂台比武”,一决雄雌, 切不可用鱼目混珠、造谣中伤、暗箭伤人等不正当手段损伤对手。

6.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市场是广阔的,多元的,一个有灵敏头脑的老板,在已被别人挤满的热门的康庄大道上,不必因为自己受挤而妒 火中烧,应果断地避开众人,踏上冷僻的羊肠小路,照样可以经过一番跋山涉水的艰辛,到达光辉的顶点。

7.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市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此时可能对甲企业有利,彼时又可能对乙企业有利。所以,老板应“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可以一时胜负论英雄,更不可以一时失利而迁怒于竞争对手。犹太人这种大家同吃一块蛋糕的赢钱术是睿智的。

成功之花在竞争中盛开

古人有“并逐曰竞,对辩曰争”的说法,意思是说:你追我赶,对问辩论,就叫做竞争。人若不参加竞争,就不够紧张,不会活跃,内心深处的热情就调动不起来,你自己的潜能就发挥不出来。可见,我国古人对于竞争及其作用,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

但是在我们的意识里,总是以为竞争就是带着残酷和血腥的,所以,很长时间内只提倡团结合作,而不提倡竞争。其实,列宁就是竞赛和竞争的倡导者,他认为竞赛和竞争可以“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培植进取心、毅力和大胆首创精神”。

一个人在平等的竞争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极大地发扬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因此,竞争可以成为催人上进,促人前进的有效动力。在心理学中竞争被视为能激发一个人自我提高的一种动机形式。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罗歇?吉耶曼和安德鲁?沙利持续22年的竞争就是一个生动的事例。

沙利是波兰出生的美国科学家,吉耶曼是法国科学家。1955年,他俩不约而同地宣布了一个相同的基本发现——主张首先从下丘脑分离出垂体释放的“促皮质素的下丘脑因子”(CRF)。以前,他俩是在互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这一研究的,从此,一场分离CRF的竞争开始了。他俩谁都不甘落后,谁都想领先分离出CRF。经过持续22年之久的你追我赶和不断奋斗,虽然他俩都没有分离出CRF,然而,沙利首先分离、合成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的下丘脑因子”(TRF)和“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因子”(LHRF),而吉耶曼却领先分离、合成了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SRIF)。他俩的这些科研成果,证实了脑激素的存在,不仅为控制某些重要疾病开辟了新的道路,而且为找出控制人口的安全方法提供了可能,成为神经内分泌学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鉴于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他俩荣获了1977午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俩的激烈竞争,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由此看来,有人把竞争比作人才成长的催化剂、加油站和压力器,是有一定道理的。

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以及从事的各项活动中,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竞争。比如学生时期的考试,不仅升学考试要争个高低,平时许多考试也有竞争问题;至于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文艺大赛,各级各类的评优活动都是竞争的有形表现。即使不举行这种有形的竞赛活动,竞争仍然在无形地进行着:谁的工作业绩最突出?谁的演说口才最好?谁的动手能力最强?甚至谁经常受到单位领导的表扬,等等,都可能形成无形的竞争。因此,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当自觉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竞争精神。

机遇之花在竞争之中盛开。当你获得一次竞争,你就获得了一次可贵的机遇。失败了,你可以积累经验,从头再来,成功了,你的信心会更加强盛,你会感受成功到来的喜悦。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你要拒绝呢!

成功者善于塑造自己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比较强的人,勇于投入竞争,积极从事各项具有竞争性质的活动,竞争对于这种人的激励作用往往比较大,它可以进一步促使一个人确立目标和志向,增强自身的活力和动力,缩小自己能力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而且容易感到生活富有生气,奋斗充满乐趣。相反,一个竞争意识比较弱的人,或者是一个害怕竞争的人,往往会把竞争中一时的胜负看得过重,不容易理解“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更缺乏把失败看做成功的先导的胸怀,一旦遇到挫折,就想从该项活动中退出去。

当然,现在社会上有些人为了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不是通过正当手段,采取营私舞弊、借助权利、拉帮结派等不正当手段,这当然是一种错误的动机和行为。这种行为,使竞争变成了不平等的,竞争的结果也就失去了真正的价值。这种动机使竞争者变得卑劣和低下,它即使让你获得一些暂时的机遇,取得一些成就,但是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因为这样越走越远,终究要将一个人推入歧途。

真正善于竞争的人,一般也是善于合作的人。现代社会,竞争往往不是人才个体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人才群体之间的竞争。在这样的人才群体中,人才个体之间必须搞好合作。这种合作可以提高人才群体在竞争中的优势,从而更好地投入竞争。我国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成功,使我国在这个领域走到了世界的最前面,使外围科学家十分震惊。他们问:“是谁搞出来的?”其实,这不是哪一个人的成绩,而是几十位科学工作者多年合作搞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