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6岁宝宝早教大百科
15050200000178

第178章 情绪培养与社交能力

宝宝能力发展情况

3~4岁的孩子在与人交往时,会产生主动协作的精神,遇事会想征求父母以及年龄比自己大的孩子的意见,乐于服从别人的命令,能够同小伙伴一起游戏,渐渐地懂得关心朋友,并且渐渐具备等待、分享和互相谦让的能力。但他们也很有主见,有时甚至表现得很固执和任性,这是因为他们正处在个性形成时期。

这个年龄的孩子想象力发展迅速,想象的内容丰富,但是他们往往把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混淆,把明明没有的东西说成是真的。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还缺乏生活经验,同时辨别能力也较差。

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均有较大提高,能较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上,记忆保持的时间也逐步延长,有意注意和有意记忆成分逐渐增多。思维能力也逐步由直觉行动性思维向具体形象性思维发展。这个时期的孩子模仿能力也特别强,大人的言行举止、姿势神态、习惯方式等一招一式他们全要模仿,孩子在模仿中会学到很多知识、懂得很多事情,但也容易模仿大人的不良言行等。

做个乐观坚强的宝宝

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性格,这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宝宝未来的道路很漫长,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而乐观坚强是客服这些大小挫折的内在力量。

让宝宝变得更乐观

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人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乐观的性格能使人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产生心理免疫力。乐观的人看窗外的天空是晴空万里,悲观的人看窗外的天空是乌云密布。

即使宝宝天生不具备乐观品性,看待事物总是悲观伤感,其乐观态度也是可以培养的。

生活中父母要多引导宝宝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鼓励宝宝想象自己的美好未来,让宝宝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只要宝宝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必定会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事情。

平时父母可向宝宝传输一些乐观思想,让宝宝认识到,尽管有时候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那只是暂时的,只要乐观地对待,生活仍然是美好的。当宝宝遇到什么困难时,父母要多留心宝宝的情绪变化,并拿出一点时间和宝宝诚心交谈,鼓励宝宝凡事要向积极的方面想,不可陷入眼前的困难而不能自拔。

对于宝宝表现出的悲伤或软弱,父母不要呵斥,应该让他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当然,父母也应该及时安慰宝宝,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宝宝的情绪,努力引起宝宝的情感共鸣,从而缓解宝宝的不良情绪。

让脆弱的宝宝走向坚强

在人生的旅途上,宝宝需要父母的很多帮助,但如果将帮助当成了一种依靠,就势必形成一种懒惰的习惯。在浅水处是无法学会游泳的,而在深水域里,宝宝会学得更快更好。当他觉得无后路可退时,他才会想方设法安全地抵达彼岸。把宝宝放在可以依靠家人或是可以指望他人帮助的地方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因此,家长培养宝宝的意志品质,要从对宝宝“小的克制”入手。应该有意识地让宝宝多经受几次失败的磨炼,不必心疼,只要善于启发,在必要时刻帮他一把,他一定能学会在逆境中战胜自己,完善自我。

当宝宝遇到困难窘境时,父母不必立即出马去替他们解围,要给他们自己处理困难的机会。宝宝学走路跌倒了,相信大多数父母会热情地鼓励他“爬起来,再走”,而不会立即冲上去抱起宝宝,从此不让他下地,更不会拍打着地板迁怒于他物。那么,当宝宝遇到难题束手无策时,应鼓励他:“再想想办法!”每个宝宝都有一定的意志力,只是强弱不同而已,父母们如果能具体分析,从宝宝的实际出发,找准弱点。比如,有的宝宝做事情虎头蛇尾,一开始决心很大,干劲很足,但是三分钟热乎劲儿过后就稀松平常了。

这类宝宝的意志品质优点在于能确定目标,确立行动阶段,而他的弱点在于具有坚持性和自制能力。这样的宝宝在确定目标之后,父母要给他打预防针,提醒他一旦干起来,就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对待孩子的情感态度对孩子生活品质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在孩子生活活动中,妈妈应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每一位孩子,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允许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良好心理环境的创设与孩子生活品质的发展关系密切,而良好心理环境的形成,是建立在融洽、和谐、平等的交往关系上的。孩子通过交往逐步认识自我并接纳他人,初步了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行为规范。所以,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妈妈应多为孩子提供商量、交流、合作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在相互交往中感受社会性的生活实质,形成宝宝需要的生活品质。

社交能力游戏

找朋友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宝宝一边蹦蹦跳跳地走,一边拍手念儿歌:“拍拍手,向前走,向前走,找朋友,找到朋友握握手。”念完,宝宝握住爸爸(或其他人)的手说:“我和爸爸是好朋友!”爸爸就跟宝宝一起说:“好朋友,好朋友,握握手来点点头!”便说边做动作。然后宝宝再重复念儿歌,找其他人做朋友。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练习简单社交礼仪,增加宝宝社会交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