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6岁宝宝早教大百科
15050200000196

第196章 早教可以这样教

孩子不可缺少的意志力

意志力,指的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标的品质。一个人必须做自己的主人。如果说有什么因素能够持续地影响孩子发挥自己的才能的话,那就是一个人的意志力了。

孩子在众多物品中挑选出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他从学会把一种食品放回原处或把它让给自己的小伙伴的时候,当他发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玩具在其他小朋友手里时会选择耐心等待的时候,他专心做作业,并会纠正教材里的错误的时候,当他能够在自己的座位上保持安静,直至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才站起来,而且站起来时还会小心翼翼地不碰到桌椅的时候,就说明他已经开始学会用意志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了。

意志可以支配一个人的行动

意志可以支配一个人的行动。一个人采取各种各样的行动,比如行走、工作、讲话、写作,或是睁眼凝视、紧闭双眼,他都在被自己的意志力左右着。一切都必须归于行动,而且关键在于行动。意志有多大的生命力,行动就有多强的生命力。没有行动,就无法体现出一个人的意志。比如,如果一个人想做好事却迟迟没有采取行动,想将功补过却又没去付诸实践,他就没有完成有意志的活动。只是空想或者只有愿望是不够的,要知道,一个人所有的梦想都是靠顽强的意志力来实现的。

意志力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

意志力并非是生来就有或者不可能改变的特性,它是一种能够培养和发展的技能。对于每一个要克服的障碍,都离不开意志力;面对着所执行的一个艰难的决定,人们所依靠的是内心的力量。意志力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正是这种品质让整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行,一个社会也正是靠一代代人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才得以延续的。对于孩子来说,生活的细节和习惯是培养意志品质最好的平台。比如,给孩子制定一个固定的起居时间表。让孩子按照时间表起床、吃饭、睡觉。在节假日可以有适当的宽松,但不能因为其他因素而破坏规矩,打乱孩子的作息时间。

让孩子识字不难

有意义的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无意义的音节和配对形容词只能机械学习,因为这样的材料不可能与孩子的认知结构中的任何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这样的学习完全是机械学习。

学外语的人都知道,如果孤立地背单词,忘得很快,但如果把单词放到语境中学习,效果就非常好。所以孩子如果认了好多字,却不会专注地读一本书的话,那是很不妙的一件事。把识字和阅读割开了,可能早早地破坏孩子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

妈妈和孩子一起到公共场所时,应该不失时机地指给他看一些文字,比如,在火车站给他读“禁止吸烟”,告诉他这个牌子告诉大家不要在这里吸烟;逛动物园时一起读指示路牌,然后就找到了想要看的动物;进了百货商场,看到购物导示牌,就可以直接去要去的楼层。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一种习惯,看到字就想读出来。每次妈妈带孩子乘公共汽车的时候,他就会一路不停地读着马路两旁看到的店铺名字和广告牌,不认识的字就问妈妈,妈妈便认真地向她一起读那些招牌。

妈妈不必统计孩子在什么时候认识了多少字,孩子不会自己看书,就由妈妈来给孩子讲。对书中内容的强烈好奇,使他顾不对上文字的生疏,孩子囫囵吞枣看个大概,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妈妈及时夸奖孩子识了那么多字,会自己看书,再把不认识的字给他读一读,这个故事就被他吸收了,他从完全个人的阅读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自此便有了一发不可收的势头,书越读越多,字也越认越多。

鼓励孩子再试一次

妈妈应该学会用“再试一次”这句话激励孩子,孩子在学习走路的时候,做妈妈的都会面向孩子,伸出双手,迎接着还不敢大胆迈步的孩子。孩子摔倒在地的时候,妈妈会鼓励孩子说:“爬起来,再试一次!”

孩子以为自己犯错了也不会受到任何批评,反而会得到妈妈“再试一次”或“再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的鼓励。孩子应该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对别人提出反对的意见,但是妈妈再仔细听,就会发现孩子说得也许不是完全正确但却有合理的部分,而且孩子很少对别人的观点直接提出对或错的评判,而总是习惯于进行合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