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性品位书
15054900000014

第14章 果断和魄力是成就男人地位的关键

快速的决策和超常的胆量是许多成功人士所必备的素质,因为这些人深刻地意识到优柔寡断的个性只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那些总是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的人注定是个性软弱、没有活力的人,他们最终将一事无成。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曾经有一位担任著名公司要职的先生,一直以来工作很投入、很卖力,成绩突出,因此深受上级的赏识,不断地被提拔并被委以新的重任。上任伊始,他就面临着许多重要的工作,有些是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但他不畏惧,非常努力地工作着。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唯恐事情办不好。

即使这样,有些需要即刻做出决定的问题在他案头仍然堆积成山,这倒并不是因为他办事效率低,而是有些问题他拿不定主意,便希望放一段时间,等事态更明朗一些再做决定。

所以,许多需要解决的、十万火急的问题就渐渐地在他的案头沉淀了下来,老板和同事在看待他的工作时,眼中都有了异色。大家对他的评价,也逐渐由赞扬、欣赏转为了办事拖沓、优柔寡断。他为此感到困扰和痛苦,导致夜不能寐,烦躁不安,工作效率也开始下降。无疑,这种情况更加重了他的担心和恐惧,慢慢地当面对未解决的问题时,他感到更加左右为难,难以做出正确的抉择。

令他觉得心理不平衡的是,他办事的出发点是想再等等看,观察事情有何变化后再做决定,没想到,大家的评价竟是“优柔寡断”。

虽然他从不担心会把事情搞糟,但是,有时候他也会担心没有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一旦发觉自己某方面的工作有可能做得不尽人意时,则焦虑不安、犹豫不决,久而久之,前怕狼后怕虎的状态便出现了,失去了创业初期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事业走下坡路的苗头出现了,焦虑症状产生了,各种躯体的症状也随之表现出来,一连串的生理、心理疾病就不免产生了。

这位先生想让事态变得更明朗时才做决策,以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原本有一定的道理,但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机会是稍纵即逝的,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这个道理,而他在等待与拖延中极有可能白白错过机会。更何况,公司的工作有一定流程与安排,他的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的确会产生危机。

优柔寡断是做人与做事的大忌。一个人永远不应该在冥思苦想中一会儿提出问题的这一面,一会儿又提出问题的另一面,试图面面俱到。万事都追求平衡的人做出的无益而琐碎的分析,是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的。决策最好是决定性的、不可更改的,一旦做出之后就要倾尽所有的力量去执行,就算有时候会犯错,也比某些人那种事事求平衡、总是思来想去和拖延不决的习惯要好。当我们致力于养成一种快速决策的习惯时,哪怕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做法显得有些机械,它也会让我们产生对自己具有判断力的信心。

习惯于犹豫的人,对于自己完全失去自信,所以,在比较重要的事件面前,他们总没有决断。有些素质、人品及机遇都很好的人,就因为犹豫的性格,其一生也就给蹉跎了。威廉·沃特说:“如果一个人永远徘徊于两件事之间,对自己先做哪一件事而犹豫不决,他将会一件事情都做不成。如果一个人原本做了决定,但在听到自己朋友的反对意见时犹豫动摇、举棋不定——在一种意见和另一种意见、这个计划和那个计划之间跳来跳去,像风标一样摇摆不定,每一阵微风都能影响他,那么,这样的人肯定是个性软弱、没有主见的人,他在任何事情上都只能是一无所成,无论是举足轻重的大事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概莫能外。他不是在一切事情上积极进取,而是宁愿在原地踏步,或者说干脆是倒退。古罗马诗人卢坎笔下描写了一种具有恺撒式坚韧不拔精神的人,实际上也只有这种人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这种人会首先聪明地请教别人,并与他人进行商议,然后果断地做出决策,再以毫不妥协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力来执行他的决策。”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就是患有优柔寡断这种性格疾病的典型例子,他实际的精神能力和他的理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些人只看见事物的一面就很容易做出决定,也很容易分辨出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但哈姆雷特看见了事物的所有方面,他的头脑里充斥了各种各样的观念、恐惧和臆测,他的性格变得优柔寡断、拖泥带水,他无法断定自己看到的鬼魂是否真的就是父亲的冤魂,也无法断定自己的决定是好是坏、是吉是凶,因而他一遍遍地问自己:“是活着还是死去?”

墙头草般左右不定的人,无论他在其他方面有多强大,在生命的竞赛中,他总是容易被那些坚持自己的意志且永不动摇的人挤到一边,因为后者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并立刻着手去做。甚至可以这样说,连最睿智的头脑都要让位于果敢的判断力。毕竟,站在河的此岸犹豫不决的人,是永远不会登陆彼岸的。

数不胜数的成功者就是因为在某个关键点上,冒着巨大的风险,快速地做出决定,从而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境遇,彰显了自己的魅力。而成千上万的人之所以在生命的战场上溃败而归,仅仅是因为耽搁和延误。

果断的性格无论是对领导者,还是对普通劳动者;无论是对于工作,还是对于生活和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坚决果断,是勇敢、大胆、坚定和顽强等多种意志素质的综合。

果断的性格,是在克服优柔寡断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的。人有发达的大脑,行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但过多的事前考虑,往往使人们犹豫不决,陷入优柔寡断的境地。许多人在做出决定时,常常感到这样做也有不妥,那样做也有困难,无休止地纠缠于细节问题之中,在诸多方案中徘徊犹豫,陷入束手无策和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这就是事前思虑过多的缘故。遇到大事情是需要深思熟虑的,然而,生活中真正称得上大事的并不多。况且,任何事情,总不能等待形势完全明朗时才做决定。事前多想固然重要,但“多谋”还要“善断”,要放弃在事前追求“万全之策”的想法。实际上,事前追求百分之百的把握,结果却常常是一个真正有把握的办法也拿不出来。果断的人在采取决定时,他的决定在开始时也不可能会是什么“万全之策”,只不过是诸多方案中较好的一种。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他可以随时依据变化了的情况对原方案进行调整和补充,从而使原来的方案逐步完善起来。

林肯总统在安特塔姆战役刚刚结束后就对国会说:“宣布解放奴隶法的时刻已经到了,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他认为,公众的情感将会支持这一法令,并且他还对着上帝发誓,自己一定会采纳这一政策。他庄严地宣誓,如果李将军被赶出宾夕法尼亚州的话,他将以解放奴隶来表彰这一胜利。

果断的性格的确让人受益无穷。也许一开始,你的决断不免有错误,但是,你从中得到的经验和益处,足以补偿你因错误而蒙受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你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的自信,会赢得他人的信任。拿破仑在紧急情况下总是能够立即抓住自己认为最明智的做法,而牺牲其他所有可能的计划和目标,因为他从不允许其他的计划和目标来不断地扰乱自己的思维和行动。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勇敢决断的力量。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立即选择最明智的做法和计划,而放弃其他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

决断并非一意孤行的“盲断”,也非逞一时之快的“妄断”,更非一手遮天的“专断”。决断除了要有客观的事实根据、出众的预见性眼光外,同时更要有决心与魄力。

莎士比亚说:“我记得,当恺撒说‘做这个’时,就意味着事情已经做了。”乔治·艾略特则这样判断一个人:“等到事情有了确定的结果时才肯做事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成就大事。”

不管你想不想成就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作为男人,你必须具备这种果断的做事方法和魄力。换一种说法,你可以不做领袖,但这种领袖的气质,对你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