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15055600000107

第107章 走俏世界的“中华菜”——豆腐

两千多年来,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豆腐不但走遍全国,而且走向世界。今天,世界人民都把品尝中国豆腐菜看作一种美妙的饮食享受,它就象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一样享誉世界。

豆腐是我国古老的传统食品,中国人首开食用豆腐之先河,在人类饮食史上,树立了嘉惠世人的丰功。豆腐菜被称为“国菜”,这是因为豆腐不仅起源于中国,而且受到国人的普遍喜爱,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

豆腐的传说

传说,汉代的淮南王刘安喜好道术,期盼能够长生不老,不惜花重金请有特殊能力的术士,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波、伍波、晋昌、毛被、左昊八人,号称“八公”。刘安常常和八公相伴,在北山一代造炉炼丹。又一次,他们取山中“珍珠”、“大泉”、“马跑”三泉清冽之水磨制豆汁,又以豆汁培育丹苗,不料炼丹不成,豆汁与盐卤化合成一片芳香诱人、白白嫩嫩的东西。当时众人不知这是什么东西,有个胆大的农夫尝了一下,竟然美味可口,于是取名“豆腐”。刘安无意中成为创造豆腐的祖师,从而使得八公山方圆数十里的广大村镇成了名副其实的“豆腐之乡”。

豆腐的历史

豆腐最晚在汉代就已出现当时淮河流域的农民已学会使用石制水磨,农民们把豆类用水浸泡后放入装有漏斗的水磨内,磨出糊糊物摊在锅里做豆饼吃。豆浆也是淮河两岸农家的日常食物。农家人种豆、煮豆、磨豆、吃豆,积累了各种烹调经验。人们从豆浆放久了会变质凝固这一现象得到启示,用古老的自淀法创制了早期的豆腐。

五代时,豆腐已在南北各地的食品市场上供应。据记载,豆腐还有个别名叫“小宰羊”,意思是说豆腐的白嫩及营养价值可与鲜嫩的羊肉相提并论。

宋代豆腐作坊遍地开花。如安徽的八公山豆腐,湖北的黄州豆腐,福建的上杭豆腐,河北的正定豆腐,广西桂林的腐乳,浙江绍兴的臭豆腐等都是有名的豆腐制品。

豆腐的传承发展

宋明以后,豆腐更加广为流传,许多文人名士也走进传播者的行列。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善食豆腐,元佑二年担任杭州知府期间,曾亲自动手制作东坡豆腐。南宋诗人陆游也在自编的《渭南文集》中记载了豆腐菜的烹调。

随着豆腐文化的传播,各地人民依照自己的口味,不断发展和丰富着豆腐菜的制作方法。流传至今的有四川东部的“口袋豆腐”、成都的“麻婆豆腐”,湖北的“荷包豆腐”、杭州的“煨冻豆腐”、无锡的“镜豆腐”、扬州的“鸡汁煮干丝”、屯溪的“霉豆腐”,以及以豆腐衣为原料的“腐乳糟大肠”等等。

延伸阅读

臭豆腐的由来

相传臭豆腐为清康熙年间北京商人王致和首创。有一年夏天,为了攒钱给儿子娶媳妇,全家人玩命地做豆腐。谁知做得多卖得少,剩下的豆腐都了。王致和急中生智,便往豆腐上撒些盐和花椒粉等佐料,然后放在豆腐坊的后堂。过了几天,店堂里飘出一股股臭味,白豆腐变成了黑青块块。王致和拿起扔嘴里一尝,感觉异常鲜美。于是全家人搬出店外摆摊叫卖。不一会儿,便被人抢光了。从此,王致和臭豆腐名满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