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15055600000109

第109章 端午节传统食物——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又一大节日习俗,粽子古称“角黍”,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根据特色有南北之分,风味不同。相对来说北方粽子较为简单,南方粽子则做法复杂,种类很多。吃粽子的习俗在全国都有,不但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粽子的起源

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是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粽子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最让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说,就是50万年前发明火后,为了烧烤食物,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后剥叶而食,这虽不叫粽子,却已有粽子的雏形。经过40万年的春秋更迭,进入石烹时代,先人们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垫兽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食品,直至煮熟,这就更像现在的粽子。

民间传说

大约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出现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南朝梁的吴均(467—520)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 。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屈原投江后,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因此被广为传颂。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写道:“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粽子和屈原的传说是流传最广的版本。当然,少数地区也有其他说法。

粽子的历史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此外,粽子还是古代人们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粽子的文化内涵

粽子,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能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浓浓底蕴。首先,因为吃粽子,能让人们记住了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会增强人们对爱国、忠义、忧国忧民的屈原的怀念与崇敬,从这个意义上说,吃粽子又成为一种文化心理的寄托,是粽子文化的升华。其次,节日期间走亲访友,粽子成为端午节的往来礼物,在孝敬老人、联络亲情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制作粽子的过程和分送给亲朋好友都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亲情观。

延伸阅读

“五芳斋”粽子的名字由来

“五芳斋”得名于清道光年间,创始人姓沈,系吴县陆墓采莲(今相城区元和镇开发区)人。

起初在齐门外开了一家甜食铺,以玫瑰、桂花、莲心、薄荷、芝麻等五种苏州人爱吃的东西作为原料,制作桂花圆子、赤豆糖粥焐酥豆、莲心羹、冰雪酥、玫瑰糕等甜食小吃。

沈氏膝下生有五个女儿,分别取名玫芳、桂芳、莲芳、荷芳和芝芳,恰好和店里常用的原料在字面上有相通之处,街坊邻居就开玩笑地称他的店叫“五芳斋”。

沈氏老板干脆将错就错,正式将店铺取名“五芳斋”。这就是五芳斋名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