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15055600000018

第18章 无边风月留丹青——湖南岳阳楼

岳阳楼屹立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前瞰洞庭,背枕金鹗,遥对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万里长江,极具气势。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唐代大诗人孟浩然曾写下了“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诗句。

建造历史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

修楼传说

相传唐开元四年张说贬到岳州后,决定张榜招聘名工巧匠,在鲁肃阅兵台旧址修造“天下名楼”。有一位从潭州来的李木匠,手艺高强,擅长建造楼阁,被张说相中。张说限李木匠在一个月内设计出一座三层、四角、五梯、六门、飞檐、斗拱的楼阁图纸。谁知李木工摆弄了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出来的图纸只是一座过路小亭。张说很不满意,于是就再限他七天时间,一定要拿出与洞庭山水形胜相得益彰的楼阁图纸。

正当这位年轻木工一筹莫展时,一位白发老人走了过来,问清缘由,便把背的包袱打开,取出了里面带有编号的微型木制构件,问他是否喜欢,年轻木工敏锐的意识到这对自己有帮助,赶紧向老人道谢。老人告诉了他自己住的客栈名,如果有问题再来找他。木工道谢后,回去开始按照编号组装,他摆了又撤,撤了又摆,果然构成了一座十分雄壮的楼型。他异常惊喜,认为是祖师爷显灵,赶去客栈拜访老人。老人说自己是鲁班的徒弟,姓卢。后来,老者在湖边留下了写有“鲁班尺”3字的木尺,一阵风后不见了。修筑楼阁的人们纷纷跪下,向老者逝去的方向叩头。不久,一座新楼拔地而起,果然气势恢宏,气象万千。

建筑特色

岳阳楼的建筑构制独特,风格奇异。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啄,金碧辉煌。从远处望去,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全楼无一砖石,全用木料构成。飞檐、楼顶均盖黄色琉璃筒瓦,飞檐尖端饰以龙凤,昂首翘尾似欲腾飞。其三楼楼顶外貌酷似古代将军头盔,俗称盔顶,为岳阳楼独创。

文化价值

岳阳楼包含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结,逐渐形成一种以忧国济世为传统的文化。宋代滕子京担任巴陵郡守,重新岳阳楼。他认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因此命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另外写了个一封信,一起寄给大文学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见其书信后,欣然奋笔疾书,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全文369字,字字珠玑,文章情景交融,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气铿锵,堪称绝笔。尤其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体现了中华民族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怀,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千古名言。自此岳阳楼名扬中外。

延伸阅读

凤斗龙

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使岳阳楼一举成名,广为流传。据说到了清朝,慈当权,岳阳当地的官吏为了迎合慈太后,在重修岳阳楼之时,特在岳阳楼旁建了一座亭子,将传统建筑中椽角装饰龙虎的习惯打破,装饰上凤凰,传为天下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