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15055600000021

第21章 美与力的结晶——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密檐式砖塔,这座塔的建筑涉及地质、几何、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所用的建筑材料系小青砖、糯米汁,粘结牢固。嵩岳寺塔以它独有的造型成为中国古建史上的绝唱,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市区西北4公里的嵩山太室山南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佛塔,为单层密檐式砖塔,是此类塔的鼻祖。

修塔历史

嵩岳寺初名闲居寺,建造年代在北魏永平元年至正光元年(508~520年)之间,原来是北魏宣武帝和孝明帝的离宫,后因北魏推崇佛教,遂改宫为寺,孝明帝曾亲自在此讲授佛经。当时寺院规模十分宏大,文献记载说“广大佛寺,禅极国材,济济僧徒,弥七百众,落落堂宇,逾一千间”。隋唐时期,寺院更该为今名,屡经扩建,各种建筑一应俱备,楼宇交辉,亭阁毗连,极其豪华。武则天经常居住于此,一度把它改为行宫。至今,该塔历经1450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

塔组成部分

嵩岳寺塔由基台、塔身、密檐和塔刹四部分组成,塔外观为十二边形(全国古塔中仅有的一个孤例),系糯米汁拌黄土泥作浆,青砖垒砌而成。基台随塔身砌作十二边形,塔身之上,是十五层迭涩檐,檐间砌矮壁,远远望去,两层间好像一个半圆的柔弧,呈现出轻快的抛物线型,这种抛物线外廊造型的开创,对以后砖塔建筑有着巨大影响,特别是对唐塔影响尤为突出。密檐之上,即塔刹,自上而下有宝珠、七重相轮、宝装莲花式覆钵等组成。全塔外壁都敷以白灰皮,从塔檐间矮壁上的彩画可知,原来在各层门额内外,均绘有朱红、石绿、赭黄、赤红等彩色图案,形如卷云,由此可知此塔初建时的富丽堂皇。

建筑风格

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通高41米,周长33.72米,塔底呈平面等边十二边形,中央塔室为正八边形,塔室宽7.6米,底层砖砌塔壁厚2.45米,这种密檐形12边形塔在中国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是绝无仅有的,在当时也是少见的。塔檐之间每面都有小窗一个,在龛门旁可隐出直棂小窗,有的用来通风采光,有的仅为装饰。

塔顶的塔刹上有七重相轮的刹身与巨型宝珠的刹顶,一直为后来的密檐塔所效仿。进入塔内,就会发现,塔是个空筒,从底直通塔顶,数数共有八层。最下层为十二角形,与外表一致,但自这层以上就改为八角形。最后,整个塔的外形,呈现圆润的抛物线形,不但有巍峨挺拔之雄,更具委婉柔和之秀,这种设计艺术,也堪称“古塔一绝”。

密檐式风格

密檐式风格的塔是中国佛塔的主要类型之一,可以说是一种由楼阁式塔演变而来的新式佛塔,多是砖石结构。

砖造楼阁式塔是完全用砖依照木结构的形式在塔的外表做出每一层的出檐、梁、柱、墙体与门窗,在塔内也用砖造出楼梯可以登上各层。后来这种砖塔在外形上逐渐起了变化,就是把楼阁的底层尺寸加大升高,而将以上各层的高度缩小,使各层屋檐呈密叠状,檐与檐之间不设门窗,使全塔分为塔身、密檐与塔刹三个部分,因而称为“密檐式”砖塔。

著名的密檐宝塔有小雁塔、千寻塔、天宁寺塔、嵩岳寺塔。其中,嵩岳寺塔为这类佛塔中建筑最早的,但是十二边形的风格却是国内孤例。

延伸阅读

锁塔烧蟒

相传很久以前,寺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小和尚为人很勤劳,专管清扫塔房,后来他发现自己的两只脚会慢慢地离开地面。小和尚心里想,凡是出家当和尚的人,都会得到西天古佛的超度,自己凌空飞起,是佛祖对自己的恩典。但是想到自己一走就剩下师傅一人在此,心里就难免有些。所以,有一天小和尚对他的师父说出实情,老和尚感到非常惊疑,决定一看究竟。第二天老和尚在外面偷看,发现一条巨大的黑把小和尚吸了起来。老和尚大喝一声黑

缩回了头,小和尚落在地上。老和尚急忙把塔门销上,使用柴禾烧死了,也烧掉了塔内的物品和塔梯,从此

岳寺塔成了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