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15055600000023

第23章 矗立在田野的梦——开平碉楼

碉楼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杰出代表,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生动的近代建筑博物馆。

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碉楼散落在开平的村落田间,据目前不完全统计有1833座。这一座座碉楼,千姿百态、形态各异,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

堪比斜塔的边筹筑楼

边筹筑楼位于开平市蚬冈镇春一村,是开平市众多独具特色的碉楼中的一座。一走进蚬冈镇春一村远远地就看见一座向东南方向倾斜的碉楼,距离越近发现该楼越倾斜,走到楼边简直有楼要崩塌的感觉,观者叹为观止,仿佛看到了意大利的比萨斜塔。

据当地史料记载,清朝末期,春—村一带因地处开平县蚬冈镇和台山县三八镇交界处,盗贼猖獗,经常成群结队在附近四处掠夺。为防止盗贼抢劫,春一村的村民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自筹资金,在村旁建筑南北中三座品字形的碉楼以防盗贼。其中,南楼5层,中楼6层,北楼7层。在建筑南楼和中楼时较顺利,很快就建好了,但在建筑北楼时,却遇到资金不足和地基松软的问题。

对于资金不足的问题,当时担任施工负责人的黄福兰只好慢慢等待村民边筹资金边施工,致使工程时断时续,建了两年多才建好该楼。为纪念这段艰难历程,碉楼建成后,村民将此楼命名为边筹筑楼。

由于边筹筑楼建设时东南有小水沟,地基出现松软问题,黄福兰将整座碉楼的基础挖深到3米,用大石和混凝土加固地基。然而,在建筑到第3层楼时,整座楼还是向东南方向倾斜了10厘米,这使黄福兰焦急万分,于是他叫人在楼基东南水沟边又打桩又填大石进行补救。可是,此时已无济于事,碉楼还是继续倾斜。在碉楼建筑到5层时,已倾斜了20多厘米。为了掩饰,黄福兰想了个绝妙办法,碉楼顶部按中世纪欧洲平台式风格建筑,在平台四周加建一条台裙,以掩人耳目,使村民一时无法觉察。但随着地基不断下沉,碉楼向东南方向越来越倾斜,竣工不久后住在该楼的更夫要用两块砖头将床铺的东南角垫高才能睡下。

到目前为止,该碉楼的中心线向东南偏离2米多远,倾斜角度达15度。有人测算过,这座碉楼的倾斜程度超过了扶“正”后的比萨斜塔,而“斜而不倾”的现象,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开平碉楼的特点

开平碉楼融合中西建筑艺术,是多层塔楼式单体建筑,占地面积不大,追求高度,有做为家族住所的居楼、村民集资共建以备应急的众楼和主要用于放哨的更楼。早期建筑材料多为三合土、砖石和木料,后来加入钢筋、水泥、铁板等造价昂贵的进口材料。楼顶有传统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国外不同时期的各种建筑形式、风格。一般来说门窗窄小,铁门钢窗,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有的碉楼顶层四角,建有突出楼体的“燕子窝”,从“燕子窝”的枪眼,可以对碉楼四周全方位控制。碉楼顶层设有嘹望台,配备火炮、枪械、铜钟、警报器、探照灯等防卫装置。其建筑风格拥有多种欧式建筑的风姿。

延伸阅读

开平的中山楼

“中山楼”是谢创同志的父亲谢永

先生于1912年兴建,为纪念孙中山而取名。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山楼”一度是开平党组织的重要活动中心,中共开平特别支部、区工委、县委和中共四邑工委、广东省西南特委等领导机关均曾在“中山楼”设立,各种革命活动的研究、布置,都在这个碉楼里进行。因此,这个碉楼成为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指挥中心,在开平抗日救亡运动中,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