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15055600000073

第73章 远古渔猎活动的遗存——“古渔雁”故事

渔雁文化,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渔猎史,也是一部沟通中西文化,传播中华文明的远程航海史。盘锦的“渔雁文化”是中国海洋文明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2006年,古渔雁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流传于辽河口海域二界沟的“古渔雁”民间文学,主要包括“古渔雁”始祖崇拜、“古渔雁”海神崇拜、“古渔雁”龙王崇拜、“古渔雁”祭祀和庆典、“古渔雁”渔具的起源和演变等。历史上,生活在二界沟一带的渔民,世世代代像候鸟一样南北迁徙,被人称为“渔雁群落”。正是这古老而富有浪漫气息的群落,演绎了盘锦海域及沿岸的“古渔雁”文化,其中最具代表的为“古渔雁”民间文学。

古“渔雁”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位三仙姑娘和她的两个姊妹住在黄河边,姊妹三人,大姐爱吃山果野菜,王母让她上山去了(农耕民族的诞生),二姐爱吃牛羊肉,王母让她上草原了(游牧民族的诞生),只有三姑娘爱吃蛤螺鱼虾,王母把她留在海边(渔猎民族的诞生)。留在海边的三仙姑娘继续靠着大雁引路,春天北上,秋天南下,追逐着鱼虾。随着季节的变化,春来秋往,有时收成不佳,常常饥困交迫,在饥饿中三仙姑娘向仙家讨饭,幸得仙家怜悯,她吃了一顿神仙的美餐,之后行走如飞,一个时辰能走三千六百里。

形成及特点

二界沟的“古渔雁”文化主要是从华北的冀中、冀东地区通过陆路和水路迁徙过去的打鱼人演绎出来的,他们是古渔雁民间文学的创作者与传承者。由于生计的特殊性,古渔雁民间文学和一般海岛渔村的民间文学有很大的区别。鲜明的“渔雁”生活方式反映了原始文化的遗韵,尤其是该群体的历史、传统、生活、信仰、习俗都是对原始部落文化的全方位反映。在形式方面,古渔雁民间文学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内容原始,较少发展和变化。但是,古渔雁文学内容庞杂,文化工作者通过多年的挖掘、采录,才得到近千则解释古船网由来和反映原始渔捞生活的神话,并搜录渔歌一千余首。

发展现状

盘锦大洼县二界沟古渔雁口头文学记载了人类祖先在大自然的恩赐、制约下的迁徙渔猎生活,到了半定居的渔猎时期和定居的农耕时期,也没有停止。类似于“古渔雁”人民的生活方式,我国及世界沿海江河入海口早已绝迹,惟独在辽河入海口还保留着,堪称人类远古渔猎活动的活化石。

由于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古渔雁群体在我国历代社会都处于边缘状态,文献对其极少记载。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现代文明的影响,这种生活方式几乎已经中断,大多“古渔雁”老人相继离世,古渔雁民间文学濒临消亡状态。基于此,辽河入海口二界沟的“古渔雁民间文学”更显珍贵,急需挖掘和保护。目前,古渔雁文学已列入国家文化遗产,正处在抢救性的保护当中。

传承意义

古渔雁口头文学是中华民族东北地区的海洋捕捞史,它以口述史的方式,比较完整地记述和反映了这一地域的古老文明,其神话、传说中的原始性,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古渔雁文学中关于古代渔具、造船、航海、加工的经验和技术的传说,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古渔雁文学中体现的敢于冒险、敢于开拓新航线、敢于发现新渔场的开拓精神,更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对强化海洋意识、发展海洋经济、净化海洋环境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延伸阅读

渔家传说——三仙巡海

传说,一个冬天的夜晚,辽东湾海仙,渤海湾海仙,蓬莱湾海仙,奉龙王之命,巡视沿海,经过辽河入海口处的二界沟。听到了一阵音乐的声音,他们顿时被一家网铺窗根底下传来的二胡声音给迷住了。三仙很喜欢二胡奏出的音乐,因此和拉二胡的渔家青年结拜为兄弟。三仙知道渔家青年古道热肠,把自己一年挣的工钱都给一位生病的老人,因此无法回到关中老家,只能继续给东家看铺子。于是,三仙决定帮助这个渔家青年,施展法力帮助他卖光了所有打捞来的鱼儿,渔家青年由此回山东老家。这就是二界沟普遍流传的“三仙巡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