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赢在习惯
15056200000053

第53章 用我们的心声为社会服务

“即使获得10个硕士学位,美国人也不需要我。我希望帮助(苏丹)人民,这是我的本性。返回家乡,到需要我的地方去,那才好。”

——萨尔瓦·杜特

人类各种各样的需要驱动着我们寻找自己的心声,并激励他人寻找他们自己的心声。

当我们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中,自身就会得到发展,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需要。

我们和被激励者的关系加深了,和被满足者的关系更是加深了。

我们在满足别人需要的过程中扩大、发展了自己进行选择的自由。

萨尔瓦·杜特11岁时,家乡谢特战火纷飞,苏丹政府军和反叛武装正在这里激烈交火。他每天必须四处躲避,以免被反叛武装抓去打仗,或者被不知来自何方的子弹击中。

为了逃命,杜特和许多当地人一起离开了谢特。

这名苏丹丁卡族人1996年踏上了美国的土地。尽管这里没有战火,四处都是绿洲,杜特也很快找到工作,但他过得并不快乐。他没有办法知道远在苏丹的家人命运如何。“国际红十字会说,如果你父母不在难民营,那就不可能找到他们。”

在美国生活4年后,25岁的杜特从一位在津巴布韦难民援助机构工作的亲戚那里得知,自己的父亲仍活在世上。杜特欣喜异常,毅然决定离开罗切斯特,返回家乡寻找父亲。他转道肯尼亚不断靠近苏丹,最后在洛阿里克村联合国医院附近的一所简陋小屋里,这对失散10多年的父子终于重逢。

杜特仍清晰记得,他离开家乡是在1985年12月的一个早晨,父亲那时身体健硕。然而眼前的父亲却苍老了许多,还因为喝污染水得了各种寄生虫病。

父子相见后,谈话持续了10多个小时。杜特把自己的逃难经历告诉父亲,也从父亲口中得知了家人的遭遇。马韦恩夫妇逃到村庄附近的沼泽地,虽然幸存下来,他们却经历了几次大旱灾。因为没有饮用水,所以马韦恩只好靠喝臭水沟里的水生存。

见到父亲后,杜特帮助家乡人民的愿望更加强烈,父亲的遭遇给了他启发。

一个月后,杜特回到美国。当感染寄生虫病的父亲将晶莹的泪珠泼洒到他身上时,杜特突然有了明确的目标。他决心要为苏丹土地上贫苦的人们带去净水。

在教区居民的帮助下,现年29岁的杜特发起了一项非盈利的“苏丹饮水工程”,计划在苏丹缺水地区打造水井。他终于通过教会演讲等途径筹集了20万美元资金,从乌干达雇一个有名的意大利公司,开始为苏丹通季地区的32个村庄打井。

杜特原本于2001年加入了美国国籍。他当时每天打3份临时工,还到社区大学读书。现在,杜特即将拿到商业学士学位。

“但从来到这里那一刻起,我从来没觉得自己会永远留下,”杜特说,“即使获得10个硕士学位,美国人也不需要我。我希望帮助(苏丹)人民,这是我的本性。返回家乡,到需要我的地方去,那才好。”

萨尔瓦·杜特不但找到了自己的心声——帮助家乡人民获得干净的饮用水,而且还动员教友和其他找到了帮助正在受贫困和污水折磨的苏丹人的心声。

非但个人如些,各种组织机构,包括企业也是如此。毫无例外,所有的组织机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组织机构的创建过程,往往就是发起者先发现了某种社会需求,然后,他发现了自己希望满足这种需要的心声,然后又去激励别人找到和自己的一样的心声。

你的工作岗位是什么?如果你是领导者和管理者,你如何利用自己的心声,并激励别人的心声为企业、为基层员工、为股东、为客户、为合作伙伴、为社会服务?

如果你是基层员工,你如何利用自己的心声,并激励别人的心声为企业、为基层员工、为股东、为客户、为合作伙伴、为社会服务?

如果你是其他的职业者,你如何利用自己的心声,并激励别人的心声为企业、为基层员工、为股东、为客户、为合作伙伴、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