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阿里巴巴依然保存着这样一段录像:1999年阿里巴巴刚成立时,在杭州湖畔花园马云家,马云妻子、同事、学生、朋友共18个人。当时留着长头发的马云手舞足蹈,充满激情地慷慨陈词:“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的B2B将为互联网服务模式带来一次革命!”马云说:“你们现在可以出去找工作,可以一个月拿三五千的工资,但是3年后你还要去为这样的收入找工作。而我们现在每个月只拿500元的工资,一旦我们的公司成功,就可以永远不为经济所担心了!”
从大学教师到“中国互联网领袖之一”,马云一路充满激情地走来。从“中国黄页”初创之时,几乎所有中国企业对于在互联网上打广告、做宣传都抱着强烈的怀疑态度,马云甚至被当作骗子。但是,他却一如既往地坚持向着自己的梦想进发。马云的激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长久的、充满活力的激情,从未消失过。
在一期《赢在中国》中,一位致力于做中国最专业的电动车维修和综合服务企业,提供电动车整车、二手车、维修、配件批发的参与者董冰,在回答马云关于“为什么选择电动车,为什么选择在苏州创业,并且,组织员工学习三个小时都学什么”的三个问题中信誓旦旦地说:
“因为这个行业被打压,是完全依靠市场推动力发展支撑的。现在我已经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消息,政府马上解禁了,证明它顽强的生命力已经迫使一些地方政府不得不让路了。真正有市场生命力的东西一定不是靠扶持起来的,而是靠市场需求生存的,再加上我们的技术能够深入到这个行业,所以我选择了电动车这个行业。”
至于为什么选择苏州,董冰又说:“因为苏州的电动车保有率非常高,如果我在苏州做不成功,证明我无能。另外,我在苏州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关系,如果我能做成功,就说明我们的模式能够复制到全国。”他说他的员工平均文化程度只有初中,但是,他却有信心在短时间内把他们培养成最优秀的的团队成员。
对于他的这番话,马云却给出了这样的忠告:“一个创业者,能够有如此激情,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这是每个参与创业的人都应该具备的。但是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赚钱的。”
马云非常注重持久激情带给人的力量,他甚至在2004年的国际电子商务大会上,带着由衷的感慨说出这段话:“电子商务是一个新的领域,我们最重要的是永远为你所激情的事情激情下去。做电子商务不容易,今天有这么多人在,我非常高兴。从事网络的人,尤其是这几年活下来的人,经历的事情太多……”这就是马云,年过四十还充满着激情,并且提倡别人也要有激情。这可能正是马云能一路走过来的原因吧。
激情对于一家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能让人处于兴奋状态,去积极地做每一件事。这种激情不是那种“脑袋一热”的冲动,这是一种自我激励的力量和奋进的勇气。马云敢带着十几个人独立开网站需要的是激情,而那十几个人敢跟着他一起干同样需要激情。可以说没有激情,就干不成很多事情。
“没有激情就没有任何事业可言。”这是制造业大鳄爱默生在100多年前说过的一句名言。可以说,没有激情的企业就像是一潭死水。一般来说,大多数刚开始创业的企业都非常有激情,但是好景不长,很多这样的企业都倒闭了。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激情消散了。
创业时,一群人斗志昂扬地凑在了一起,一起立下豪言壮语。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并没有好转的迹象,甚至还会有支撑不下去的危险,大家就会在这个时候感到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强大的挫败感就会笼罩在每个人的心中,消磨着仅剩的激情。面对困难时,面对重大危情时,一旦激情消散了,那么企业最后的支柱也就没有了。
那么如何保持员工上下的激情就成了企业领导者的重要课题。最常用的办法是演讲,比如杨元庆从柳传志手中接过“联想未来”时,面对充满期待的联想员工,他说:“我们以2001年联想实现260亿元的营业额为基点,2003年,我们的营业额将做到600亿元。在未来的10年内,联想要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公司,进入世界500强……”他的这番激情演讲,点燃了全体联想员工的热情。
诸多企业的管理者在上任之时都采用了演讲这一策略。演讲煽动的激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马云喜欢在其他地方激发员工的激情。在刚刚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马云为员工建了一个非常自由舒适的社区,目的是让每一个员工觉得阿里巴巴是一个能常给自己很多创意和快乐的地方。
在公司里,马云就像个闲不住的大男孩,一不留神就出现在员工身后,眉飞色舞地聊聊业务,不露声色地给些启发。马云还曾把手机铃声设成《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让员工在快乐之余产生出努力工作的激情。
聪明的领导者善于把激情注入到企业的血脉中,既不缺乏激情,又不激情过头,让企业上下齐心协力,干劲十足,这样的公司往往有巨大的创造力,来实现属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