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15056600000018

第18章 最早的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

《刘涓子鬼遗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外科方面的发展水平和主要成就。

刘涓子(约370—450),晋末著名医生。京口(今江苏镇江)人,精医术,尤擅长外科。刘涓子的生平事迹不详。据史书记载,晋安帝二年(398),刘涓子任彭城内史,义熙六年(410)随宋武帝北征慕容氏,用其所录医方在军中治伤。也就是说,刘涓子是一名军医。

魏晋以后,士大夫服石之风渐盛,痈疽的发病率大增。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人们提高对痈疽病的认识和改进治疗,《刘涓子鬼遗方》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出现的。

据《古今医统》记载:刘涓子某天在丹阳郊外射猎,见到一个高大的东西,约两丈左右,就向它射箭并命中了它。这个巨大的物体行走像电一样,声音如同风雨,因为天晚了,刘涓子不敢去追。第二天一早,刘涓子率领弟子等数十人沿着其踪迹追寻。到了一座山下,看到一个小孩子提着罐子,便问这个小孩子要去哪里。小孩子说:“我的主人昨天被刘涓子射中,现在我要取水去洗疮口。”刘涓子又问小孩子的主人是谁。这个小孩子说是“黄父鬼”。小孩子要回去了,刘涓子等人就在后面悄悄尾随。快到的时候,听到了捣药的声音,也远远看见三个人。一个人躺着,一个人在看书,一个人在捣药。刘涓子等人就齐声呼喊着向前走去。听到声音,三个人一起逃走了,只留下一本治疗痈疽的方子,还有一个捣药臼里的药。刘涓子得到后,跟随宋武帝北征,军中有人得金疮。就用这种药涂上,很快就痊愈了。后来,这本书就被称为《刘涓子鬼遗方》,又称《神仙遗论》、《痈疽方》。刘涓子的后人将《刘涓子鬼遗方》传给北齐龚庆宣,经龚庆宣整理后,成为今本的《刘涓子鬼遗方》。

《刘涓子鬼遗方》基本上是一部痈疽症的专著。在理论上以《灵枢痈疽》为指导思想。原书据《隋书

经籍志》所载为十卷,今本则只存五卷。

第一卷收录金疮、出血、骨折等创伤外科的脉因证治,论述精简扼要,医方简单明了,大部分内容为历代金疮科著作所转录,被誉为中国较早的军阵外科著作。其余四卷载述疡科多种病证的诊断、预后判断、早期治疗思想及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法等。

对痈与疽,《刘涓子鬼遗方》首先从病机和症象方面作了明确的鉴别,对痈疽等症的辨脓,十分精细。除辨别成脓与否以外,还特别指出发病部位与愈后的关系,说明严重痈疽症引发全身性感染的预后严重。

在治疗痈疽外证、石发中毒方面,《刘涓子鬼遗方》也有较详细的论述。它根据痈疽的不同情况而提出了许多解毒的治疗方法。如对钟乳石中毒,书中用“雄鸡肘上血一合,将铁粉汤一茶碗调服之”。

这本书现存最早版本为北京图书馆所藏之宋代刻本,新疆吐鲁番曾出土本书残卷二页。

知识小百科

什么是疽痈“痈”字的繁体写法是“ ”,形声兼会意字。,是指水流汇聚环绕城郭,也通“雍”字,引申为汇聚、聚集。“”就是皮下、肌肉组织间气血、脓液汇聚,形成的肿胀隆起。“疽”字也是形声兼会意字,音和意均与“且”字相关。“且”字是多音字,当其发音为“jū”时,含义为阻断、隔绝。“疽”是痈的演变、恶化、深入,由气血雍盛到气血闭;由饱满脓浆到干枯或流清水;由体表皮肤、肌肉发展到筋膜、骨髓;由六腑渐至五脏。

所以,痈疽就是毒疮,多而广的叫痈,深的叫疽。这样的毒疮被现代医学解释为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症,病原菌为葡萄球菌。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于阴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