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15056600000034

第34章 魏晋名医王叔和

王叔和整理编纂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精心撰写了伟大的脉学专著《脉经》,在整理中医古文献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王叔和,具体生卒年不详,是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名熙,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人。

王叔和出生在山东一个封建贵族家庭里。他从小就勤奋好学,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后来,他跟随族人从洛阳迁往荆州。当时,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正家居荆州所属的南阳。王叔和非常倾慕张仲景的高超医术,一到荆州,便到南阳拜师求学。在张仲景的教诲下,王叔和刻苦钻研各种医学知识,四处行医治病,认真摸索实践,很快便以“学识渊博,洞识修养之道”著称,成为当时的名医。

相传,王叔和开始行医不久,就有人非常嫉妒他。曾有一个人用煮的槐花水,擦遍全身染成黄色,装作有病,求王叔和诊治。王叔和诊断后说:“你已中槐毒病势很重,用药怕也来不及!”结果这个人由于试探王叔和的医术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村子里还有个巫医,平时由于嫉妒恨透了王叔和,扬言说:“王叔和时运不佳,谁求他看病就得死,得死一百个。”从此,求王叔和诊治的人渐渐少了。

直到有一天,王叔和在街上遇见几个人抬着棺材走过,但棺材中“死者”的鲜血却滴在了路上。他仔细察看血迹之后,立即判断棺材里的人还没死。就让其家人打开棺木,发现是一位产妇因难产流血过多而昏迷如死。王叔和马上采用针灸等急救措施治疗,很快使产妇苏醒过来,经过继续治疗,婴儿也顺利娩出,一次救活两条性命。由此,王叔和名声大震,被人们奉为“神医”。

在王叔和32岁那年,他凭借其高超的医术,当上了晋武帝的“太医令”。当时他一面防病治病,一面利用太医令这个优越的政治条件,在江南、淮北等地搜求古典医著和张仲景、华佗等人的遗作,为后来著书立说做了充分的准备。

到了晚年,王叔和随军来到长江中游一带。这时,他深感战后的北方田园荒芜,疫病蔓延,人民饥寒交迫,游食四方,加上自己也年老力衰,便打消了重返山东故乡的念头,在湖北新州县定居下来。在这里,他抓紧时间,开始了整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撰定《脉经》的工作。这是他在医学上的重要贡献。

王叔和还改革了诊脉法。古时诊脉是诊三部九候的,就是人迎(气管双侧的颈动脉)、寸口(手臂外挠侧动脉)、趺阳(足背动脉)三部,每部三候脉共九候,诊疗时过程繁琐,患者还要解衣脱袜,不太方便。王叔和将诊脉法归纳整理,又大胆创新,将这种方法改作“独取寸口”的寸口脉诊断法,只须察看双侧的寸口脉,便可以准确地知晓人身的整体状况。这一重大的改革,从表面上看只是将诊法简单化了,但实际上,这是要经过对医理进行深刻地推衍之后才有可能做到的一种创新。此法至今仍在沿用,几千年来屡试不爽。

王叔和在养生方面也有一些精辟的论述。他在养生学上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谓摄,以求得长寿,去病延年。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养生的最早的较系统的论述。

公元261年,王叔和死后葬在湖北麻城县老爷山。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学家,后人在山上建了一座药王庙,并将附近的一个村庄改称药王冲。

王叔和整理千古奇书《伤寒论》,著述传世佳作《脉经》,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有重大的成就。他为学医者作出了榜样。

延伸阅读

王叔和死因之谜

据说,王叔和在担任太医令期间,皇后得了难产病。王叔和在皇帝的要求下治好了皇后。后来,皇帝派人到处找他,要论功行赏。可王叔和却误以为是自己不知何时触怒了皇帝,而皇帝要治他的罪,便急忙逃跑。在途中因害怕被捉住,他就拾铁丝虫吞服而死。皇帝想到他治好了皇后,又由于误会而死,就把他厚葬于湖北省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