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15056600000009

第9章 药茶:品茗又疗疾

药茶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历史非常悠久。在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经过历代医药学家和养生家的应用、发挥和完善,药茶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防病治病与养生保健的一大特色。

现代人以茶作饮料,其实,茶从一开始就是以其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而引人注目,而后才逐渐成为日常饮料。比如说苦丁茶。

据记载,在北宋皇佑五年,当时广西万承县有一个名叫许朝烈的少数民族首领,他为了讨好宋仁宗,把苦丁乡谭赞河边的一株千年野生古茶树春天的首批嫩芽精心制做成干茶,作为贡品进献给皇上。宋仁宗饮用了几个月后,觉得此茶先苦后甘,提神舒心,健胃消滞,通肠利便,身体健康大为好转,心里十分高兴,以为这是长生不老之药,就要求许朝烈年年进贡,还在万承设州,任许朝烈为第一任官员,世代相袭。许朝烈十分高兴,就更积极地进贡苦丁茶了。几年以后,满朝文武大臣都效仿宋仁宗喝苦丁茶养生。后宫嫔妃也发现苦丁茶不仅是养生的良药,还是护肤养颜的妙方,都要用苦丁茶叶煮水洗澡。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说:“(苦丁茶)苦,平,无毒。南人取作茗,极重之……今广人用之,名曰苦登……煮饮,止渴明目除烦,令人不睡,消痰利水,通小肠,治淋,止头痛烦热,噙咽,清上膈。”由此可知,在古代中国岭南一带的老百姓就有喝苦丁茶治病的习惯。

有很多茶都像苦丁茶一样本身具有治疗保健的功效,医生将它们与药进行配伍,加工成制剂,在应用时多采取沸水浸泡取汁服或加水煎汁服,可随时代茶饮用而起到治疗作用,这就是药茶。

关于药茶方剂,最早的记载是三国时期张揖所著的《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成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其饮醒酒。”这个方剂已经具有配伍、服法与功效。

公元992年,宋代朝廷组织编著的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中有药茶诸方一节,收药茶方剂8首。公元1078年,宋代太医局编成的《和济局方》中也有药茶的专篇介绍,其中的“川芎茶调散”一方可称得上是较早出现的成品药茶。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较为集中地记载了各地多种药茶的制作、功效和主治等。

明清时期,盛行茶疗之风,药茶的内容、应用范围和制作方法等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充实。药茶几乎全部用于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五管科、皮肤科、骨伤科和养生保健等方面,药茶的剂型也由单一的汤剂发展为散剂、丸剂等多种剂型,使用方法也已多样化。

药茶有两种,一种是非茶“药茶”,这是指名为茶,而实际上无茶叶的饮料。如二花茶、三花茶、三子茶和六叶茶等等。这些大都是用各种药草或果蔬制成的饮料。之所以被称为茶,可能是因为喝时可以像啜茶似的随意,而不像喝药时的定时定量。比如,为了减肥,可以喝三花减肥茶,这是用玫瑰花、茉莉花、玳玳花和川芎、荷叶合制成的“药茶”,经常冲泡代茶,就可以日久生效。

另一种是真正的药茶,即用茶叶配合其他药物制成的饮料。这种药茶治病产生效果与茶叶内含化学成份密切相关。如云南的三宝茶,就是普洱茶、菊花和罗汉果制成。又如午时茶,用于消食健胃利脾,是用红茶、桂皮、前胡、柴胡、霍香、甘草配合而成的。

近年来,茶疗热方兴未艾,不但广泛应用历代的药茶方,而且不断产生和推出许多新的药茶方。药茶饮用方便,既可养生又能治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延伸阅读

蒲松龄常饮菊桑茶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久居乡间,知识渊博,对有关农业、医药和茶事,深有研究。他还通晓中药,熟知医理,曾编写过一本《药茶书》,总结自己在实践基础上调配的一种“寿而康”的药茶方——菊桑茶。

菊桑茶,由桑叶、菊花500克,叶500克组成。其制法是将药用药碾槽碾成粗末,用蜂蜜100克蜜炙。而后用纱布袋分装,每袋5~10克,每一次袋,开水充泡代茶饮,每日2袋。菊花有补肝滋肾、清热明目和抗衰老之功效;桑叶有疏散风热,润肝肺肾,明目益寿之效;叶性平、味苦,功能清肺下气,和胃降逆;蜂蜜具有滋补养中、润肠通便、调和百药之效。四药合用,相得益彰,是一贴补肾、抗衰老之良方。

蒲松龄曾在家乡柳泉设一个茅草茶亭,为过往行人义务供菊桑茶,请饮茶者给他讲故事、传说。他的《聊斋志异》中的素材就是这样搜集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