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哲学智慧
15057500000033

第33章 贾谊和他的《新书》

贾谊从18岁就开始政治和学术活动,33岁就死了。在15年中他对当时各方面的重大问题,都作了分析并提出积极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成为后来汉朝的统治者制订政策的基础。

贾谊(前200—前168),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一称《治安策》)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鹏鸟赋》最著名。所著文章共五十八篇,刘向编为《新书》十卷,已散佚不全。明人辑有《贾长沙集》,今人辑有《贾谊集》。

贾谊的哲学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其中虽然有某些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杂质,但其基本倾向却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尊“道”而重“德”的道论

贾谊继承了老子的唯物主义的传统,而且发展了这种唯物主义思想。他不仅强调“道”的本体性,而且特别强调“德”在宇宙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在贾谊看来,如果说“道”是万物的比较抽象和原始的本原的话,那么“德”则是较“道”为具体一些的本原。贾谊不仅用“道德”说明宇宙发展的本源,而且力图以之说明人性和社会的种种现象。他说人性是“道德之神专而为一气”,是这种气汇聚在一起而形成的。至于“命”,不过是一种必然性,他认为,任何事物既然都是由道德而产生的,那么它的泽、润、性、气、神、明及形体的大小、轻重便都有一定的规制,这种规制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想象所决定的,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而是由道德所决定的。这种确定的不可移易的必然性,是不可抗拒的,所以叫“命”。这一切,都充分表明贾谊是力图用自然界本身的变化(道德),来说明自然和人事现象。

强调“中”“和”以调和矛盾

贾谊承认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他说:“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鹏鸟赋》)意思是说,万物的变化是没有休止的,事物的旋转迁徙也是来回不停的,有形的物和无形的气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不断地交替的。贾谊认为,不仅自然现象如此,社会人事现象亦是如此。以时代更迭为例,一方面,社会的客观现实的确存在矛盾,而且由于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作为统治者又想避免或缓和这些矛盾,从而使自己的江山永固。这个矛盾的实质,是不平衡与平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人们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关系上,贾谊着重强调的是同一性。他在《容经》中指出:“语曰:‘审乎明王,执中履衡’。言秉中适而据乎宜。故威胜德则淳,德胜威则施。威之与德,交若缪纆,且畏且怀,君道正矣。‘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贾谊这种“执中履衡”“察中居宜”的主张,是汉初社会现实需要的反映。贾谊看到,汉王朝建立不久,面临着许多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因此在哲学上便积极主张调和缓解矛盾,实现“中”与“和”。这首先是有利于统治阶级的,但在客观上给长期处在动乱中的人民群众也提供了一个休养生息的环境。

延伸阅读

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一年多之后,他又重新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因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

贾谊是才子,谈论经国治民之道应该是他最擅长的,但汉文帝却向他咨询鬼神之事,从贾谊这方面看,这与他唯物主义的思想相冲突,是他怀才不遇的缘由之一;从汉文帝的角度来看,连皇帝都关心鬼神之事,由此可见,求神问鬼在当时是多么普遍。在他之后不久出现谶纬之学的兴盛,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