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15058100000044

第44章 老鹰捉小鸡与捉迷藏

老鹰捉小鸡与捉迷藏是一种集体活动,需要一定数量的人来参加,在这种娱乐游戏中能够增加朋友之间的默契。发展至今,这些民间儿童游戏已不多见了。

老鹰捉小鸡与捉迷藏是中国人小的时候常玩的一种游戏。当你看到了这些经典童年小游戏,你是否想起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那里留着我们的欢笑,留着我们的身影。

老鹰捉小鸡

老鹰捉小鸡,俗称黄鹞吃鸡,又叫黄鼠狼吃鸡,满族又叫老鹞叼小鸡,粤语称麻鹰捉鸡仔。这种游戏对发展孩子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老鹰捉小鸡是一种多人游戏。游戏开始前先分角色,一人当母鸡,一人当老鹰,其余的人当小鸡。“小鸡”依次在“母鸡”后牵着衣襟排成一队,“老鹰”站在母鸡对面,做捉“小鸡”姿势。老鹰不抓“母鸡”,只能突破“母鸡”的防线抓后面的“小鸡”。游戏开始时,“老鹰”叫着做赶“鸡”动作,“母鸡”身后的“小鸡”做惊恐状,“母鸡”极力保护身后的“小鸡”。“老鹰”再叫着转着圈去捉“小鸡”,“小鸡”则在“母鸡”身后左躲右闪。若“老鹰”用手拍着“小鸡”的身子便算捉到了,“小鸡”便要从队里退下来。一直到所有的小鸡都被老鹰抓住,游戏结束。也有这样玩的,“老鹰”抓住了“小鸡”,被抓的“小鸡”充任“老鹰”,原充任“老鹰”的改扮小鸡,游戏再次开始。

类似的游戏

满族儿童喜爱的老鹞叼小鸡,参加游戏的儿童,一人扮作老鹞子,一人扮作老抱子(母鸡),其余的排成一队,扯着后衣襟躲在“老抱子”后面。“老鹞子”左右扑捉“老抱子”保护的“小鸡”,一边玩,一边互相问答。“老鹞子”每抓到一个“小鸡”,便让其背着走一段,然后“吃掉”。依次抓扑,直至叼完为止。

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老鹰吃仙鹤”游戏和老鹰捉小鸡类似。“老鹰吃仙鹤”由一个扮老鹰,一人扮母仙鹤,余者扮小鹤。“老鹰”捉“仙鹤”时,小“仙鹤”围绕“母仙鹤”转,受其保护,此游戏气氛活跃紧张,生动有趣。

此外还有山东民间的马虎叼羊,青海土族的抓羊,广西民间的狼吃小羊,台湾民间的围虎陷和流行于山东成武一带的杀羊羔等。

捉迷藏

捉迷藏,也称摸瞎子、躲猫猫、藏模糊、蒙老瞎、兵捉贼、水鬼上岸,广东话又叫做促伊人、伏匿匿等,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流行于全国各地。捉迷藏游戏在带给孩子精神愉悦的同时,还可促进其认知、体能、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

自唐代起,就有了关于捉迷藏的正式的文字记载。元人伊世珍在《琅缳记》卷中引用《致虚阁杂俎》记载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玩此游戏的场景。唐代诗人元稹在《杂事》诗中描写了他与崔莺莺晚间捉迷藏的场景。五代时的花蕊夫人在《宫词》中记载了“内人深夜学迷藏,绕遍花丛水岸旁”。宋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足以反映出捉迷藏在当时很盛行。

捉迷藏怎样玩?首先选定一个范围,大家经过猜拳或一定规则之后,选定一个人先蒙上眼睛或背着大家数数,可长可短,而其他人必须在这段时间找到一个地方躲藏,时间到后那个人去找其他人,最先被找到的人为下一轮找的人,没有被找到,且最后回到出发点没有被寻找者发现的人,将不参与第二局的猜拳,直接成为躲藏者。游戏可反复进行。

延伸阅读

丢手绢

丢手绢起源于1243年左右,由黎族人民所创,后来由黄道婆带到了上海,并很快传到中原地区。丢手绢是多人游戏,开始前推选出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坐下。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唱歌,被推选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在歌谣唱完之前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被丢了手绢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被丢手绢人的位置时蹲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如果被丢手绢的人在歌谣唱完后仍未发现身后的手绢,而让丢手绢的人转了一圈后抓住的,就要做下一轮丢手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