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15058100000052

第52章 寅虎啸天

虎是人们喜爱的吉祥瑞兽,民间尊其为兽中之王。传说老虎有“镇宅避邪,消灾降福”的神力,人们视虎为保护神,让儿童戴虎头帽,认为可以避妖魔、驱瘟病,健康成长。

中国人对虎的崇拜,距今已有上万年历史。虎文化和龙文化相互交融,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中国的成语里,都可以寻觅到龙虎的踪影,虎踞龙盘、虎啸龙吟、卧虎藏龙、龙骧虎步、龙骧虎视……老虎比任何动物都能代表中华民族勇猛上进、虎虎生威的民族精神,而虎文化和龙文化互为纽带,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龙腾虎跃”的民族精神。

生肖虎的传说

远古的时候,属相中有狮子,没有老虎。由于狮子太凶残,名声不好,玉皇大帝想把狮子除名,补进天宫的殿前卫士。

不久之后,地上的飞禽走兽见无人镇管,开始胡作非为,给人间造成了灾难。这事惊动了土地神,土地神连忙上报天庭,请玉帝派统勇天神镇住百兽。玉帝便派老虎下凡,老虎要求每胜一次,便给他记一功。玉帝只求人间安宁,当然满口答应了老虎的要求。

来到人间,老虎了解到狮子、熊、马是当时最厉害的三种动物,就专门向这三种动物挑战。老虎凭借着勇猛和高超的武艺连续击败了狮子、熊、马。其他恶兽闻风而逃,藏进了无人居住的森林荒野。人间欢天喜地,感谢老虎为人世间立了大功。回到天庭,玉帝因老虎连胜,便在它的前额刻下了三条横线。

后来,人间又受到东海龟怪的骚扰,大地一片汪洋。虾兵蟹将作恶人间,老虎又来到凡间,咬死了龟怪。玉帝一高兴,又给老虎记一大功,在额头的三横之中又添了一竖。于是一个醒目的“王”字出现在老虎前额。从此,老虎便为百兽之王,总管百兽。

在狮子的恶名传到天宫后,玉帝便决定除去狮子的属相头衔,补进了兽王虎。从此,虎成为了属相,狮子则被贬到遥远的南方去。当然,老虎也从玉帝的殿前卫士下凡到人间,永保天下安宁。

中国虎文化

在民间,人们对虎的喜爱已久,且关于虎的习俗也很多。虎的威武和勇猛为人们所羡慕,故常被用来象征和比喻诸多的人和事。如“虎将”喻之英勇善战之士;“虎子”喻为少年雄健奋发;“虎士”、“虎夫”喻为英雄好汉。民间百姓称少年儿女为“虎娃”、“虎妞”,喻其结实粗壮。

民间视虎为神兽,借它的威武和庄严来镇祟辟邪和保佑安宁,由此在民间又创作和制造了大量以虎为主体或借喻虎的艺术品和工艺装饰品。在民间常见的是多把虎的形态制作成如给小儿穿的虎头鞋、戴的虎头帽、睡的虎枕头和众多的虎玩具等。这些制品其形象威武逼真,又笨拙可爱,希冀于孩子长得虎头虎脑、健康活泼。固而人们又将虎视为儿童的保护神,多加崇拜和敬仰,为虎立庙者各地都有。

民间借虎辟邪,是在端午节戴艾虎的习俗。艾虎是用艾叶剪成或艾蒿编成的虎形,戴在头上或挂在门上。端午节在小儿额头上用雄黄酒画“王”字的习俗,其寓意也在于借虎来祛瘟禳毒。

延伸阅读

中国人对虎的崇拜

在中华文化中,虎文化是起源最早的图腾文化之一,它源于远古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易传文言》中有“云从龙,风从虎”的名言。据称伏“风姓”,出生于西部天水山区,故伏

是虎的化身。1942年在湖南长沙东郊王家祖屋山发掘战国时期楚墓的帛书甲篇,经学者们研究释文大意为: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混状态之时,先有风虎伏、云龙女二神结为夫妇,生了四子。这四子后来成为代表四时的四神。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曾预言,伏是虎的化身,中华民族的伏

虎文化是全球最古老的图腾文化。《山海经大荒西经》中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后来西王母成为一个羌族女性部落的先祖,并以母虎作为始祖的图腾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