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捡回的忧伤
15058400000060

第60章 人性的深刻张扬与故事的精巧构思——吴万夫微型小说创作简论

汝荣兴

在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文坛,迄今已在《清明》、《四川文学》、《飞天》、《雨花》、《文艺报》等全国数百家报刊发表作品100余万字,并已先后出版《金土》、《朝圣路上》、《挑着的家》、《生命的支撑》等多部作品集,又曾获得过包括河南省文学奖在内的各类文学奖几十项的吴万夫,无疑该属那种不大张扬——可能是既不大喜欢张扬又不大善于张扬——的作家。因此,尽管出道不迟,作品数量(特别是好作品的数量)也很是可观,但在微型小说界,人们所看到和知道的吴万夫,似乎并没有特别的“大红大紫”过……

当然,对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而言,最重要的,应该并不是自己是不是曾经有过所谓“大红大紫”的时候,而是自己到底曾经写过些什么样的作品,到底曾经给自己的读者留下过些什么……我相信吴万夫就是这样想的。不过,在这里,我最想说的是:虽然吴万夫在为人上可能既不大喜欢张扬又不大善于张扬,但事实上,一直以来,他又始终在用自己的那些微型小说作品张扬着!

那么,吴万夫究竟又在用他的作品张扬什么呢?

我的答案是:在读吴万夫的那些微型小说作品时,我们感受最深的,或者说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便是他对人性的那种深刻张扬!

是的,在吴万夫林林总总的微型小说作品中,只要稍加留意,我们便不难发现:一方面,他的作品的题材很是宽广,既有反映农村现实的又有描写都市生活的,既有彰显时代大变迁的又有刻画市井小人物的,既有属“儒林外史”一类的作品又有类似“官场现行记”那样的篇章,既有……真可谓包罗万象;而另一方面,无论作品的题材是什么样的,他却总是会将题旨紧紧地围绕在一个中心点上——表现人性,充分地挖掘隐藏在人性深处的那种或明或暗的内涵,从而使那种人性得到深刻的张扬。

这里,我们不妨来具体看看吴万夫的几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首先值得一提的,当然该是那篇流传甚广的《坠落过程》了。这篇原载《飞天》1997年第11期的作品,显然是吴万夫最重要的代表作。而这篇作品之所以会受到那么多的选刊和选本的青睐,直至被收入土耳其的大学教材,最重要的原因,显然便是作品对母性的那种最大限度同时又是最为热烈的歌颂与张扬了——作品中那位身为母亲的“她”,居然能在三岁的儿子意外坠楼的刹那间,以比“最迅捷的速度”还要迅捷的速度,甚至是比“特技”还要“特技”的姿势,如“一道黑色的旋风”般地“绕过所有的障碍物,穿过一条十几米宽的马路”,将她的儿子“稳稳接住”!如此,尽管“人们永远没有看见那个真实的坠落过程”,但母性的那种最为强大的张力,却是被最逼真又最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再来看那篇《阿香》。这是吴万夫的处女作。这篇原载《百花园》1990年第3期,后被郑州市电视台拍摄成电视短剧的作品,塑造了一个既有着“袅袅娜娜的身段,白皙圆润的额头,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微翘的鼻梁,乖巧的小嘴,丰满的胸脯”,又“待人实在”的名叫阿香的农家女子形象。而这一形象的最动人之处,其实又并不在于阿香那“如花似玉”的漂亮,而是她那如“不分白天黑夜呜呜咽咽地流”的小河一般的性格——当她终于“真正明白”了丈夫拾娃居然会以那样的方式来验证她的“忠心”的时候,满心“酸楚”的她便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山那边”,并“从此再没回来过”。是的,这才是“不知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要黯然失色多少倍”的阿香这一形象的最大魅力之所在。因为,我们由此所看到的,是深藏在阿香的心灵深处的那种作为一个人的最凛然不可侵犯的自尊。这是最为神圣的人性。

接着来看那篇《我欠王鸽一枚蛋》。这篇曾荣获第三届全国微型小说(小小说)年度评选二等奖的作品所写的,是一个关于人情的故事,而在这个关于人情的故事中,我们所看到的,实际上更多的又并非人情而是人性——围绕着“我欠王鸽一枚蛋”,主人公崔三的那场怪病是给医治好了,可他却从此“再也走不出王鸽的阴影中了”,因为,王鸽将自己曾经给以崔三的帮助,当作了自己到处去炫耀、去“演出”,甚至是去挟持和控制崔三的资本。于是,到最后,崔三就只有去“用生命偿还王鸽”了……在这一故事中,存在于王鸽身上的那种“瘪三”心态被刻画得活灵活现,由此,我们也就清晰地看到了人性中的那种以善始又因恶终的所谓“人性的弱点”。

还有,无论是在《生命的支撑》中还是在《端坐在阳光下的女人》里,也不管是在《挑着的家》中还是在《疯狂者》里,等等等等,我们都不难从作品中的那些人物身上,看到人性那或善或恶或善恶难辩的正面或侧面。是的,人性——这便是吴万夫始终不渝地在他的微型小说作品中所关注、所张扬着的主旨。而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关注与张扬,便使得吴万夫的那些微型小说作品的主题少了一些肤浅多了一些深沉。

当然,微型小说是一种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光有主题的深沉自然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艺术地去表现那种深沉的主题。

那么,在艺术上,吴万夫的那些微型小说作品究竟又有着怎样的特色呢?

我的答案是:在读吴万夫的那些微型小说作品时,我们在感受到他对人性的那种深刻张扬的同时,还一定会对他所讲述的故事的那种精巧的构思留有难忘的印象。

是的,在吴万夫林林总总的微型小说作品中,我们一方面能看到他却总是会将题旨紧紧地围绕在表现人性、充分地挖掘隐藏在人性深处的那种或明或暗的内涵这样一个中心点上,从而使那种人性得到深刻的张扬;另一方面,我们又同时能看到他总是将自己的故事构思得那样的精巧,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既充满了思想的张力又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这里,我们不妨以前面所提及的《坠落过程》和《我欠王鸽一枚蛋》两篇作品为例,具体来看看吴万夫的故事构思到底是怎样的精巧的——

先看那篇《坠落过程》。从作品标题看,这篇作品的核心故事应该是“坠落过程”。然而,诚如作品结尾句“人们永远没有看见那个真实的坠落过程”所说的,这篇作品事实上却又忽略了或者说是故意没去说那“坠落过程”。它甚至还将那“坠落过程”处理成了一个谜团,一个让电视台导演、特技设计师和运动员们“使尽浑身解数,仍是不遂人意”的谜团。而这,也就是吴万夫在构思这个故事时的精心与巧妙之所在了——由于那“坠落过程”是谜一样的难猜又难解,便更显示出了身为母亲的“她”在救自己的儿子时的那种简直是令人匪夷所思的英勇。是的,母性的那种最为强大的张力,竟是如此的神奇和如此的不可思议呵!是的,读罢这篇作品,虽然我们也同样不可能看见那个真实的坠落过程,但我们又分明看到了那颗最真实不过的母亲的心。

接着来看那篇《我欠王鸽一枚蛋》。毫无疑问,崔三死而复生的情节,便是这篇作品所讲述的故事在构思上的最为精巧之处——如果说这篇作品的前半部分只能属平铺直叙的话,那么,从“冥冥中”开始的作品的后半部分,则犹如奇峰突起,不仅使原本缺少曲折的故事猛然间充满了跌宕的气氛,更因那种如幻似真、半虚半实的场景,而使故事所要表达的“我是再也走不出王鸽的阴影中了”这一题意得以极致地表达。是的,非这样便无法将崔三那忍无可忍的“愤慨的情绪”描述出来,非这样便无法将王鸽那以善始又因恶终的“瘪三形象”刻画出来。是的,在崔三的死而复生中,我们既看到了属于故事本身的那种峰回路转的突变与奇异,又看到了吴万夫在构思自己的故事时的那种难能可贵的精心与巧妙。

就这样,吴万夫以他那“人性的深刻张扬与故事的精巧构思”的鲜明特色,营建了一个属于他的微型小说世界。

就这样,吴万夫在那个属于他的微型小说世界里默默地耕耘着、收获着,并以自己的那些微型小说作品默默地张扬着自己。

行文至此,我最想表达的,便是对吴万夫的衷心祝愿了——祝愿他今后的微型小说创作一方面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己那“人性的深刻张扬与故事的精巧构思”的鲜明特色,同时能将这样的特色进一步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汝荣兴,当代著名微型小说作家、评论家,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理事;著有《下雪的黄昏》《汝荣兴幽默小小说选》《汝荣兴哲理小小说》等多部个人微型小说作品选集。多篇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介绍到国外。

§§第四章 吴万夫小小说的艺术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