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毕福剑的说话之道
15058900000053

第53章 贬低自己,才能更受欢迎

大多数人都不希望自己被忽视,尤其在这个提倡展现自我、推销自我的年代。因此有的人处处想表现,事事要争先,甚至借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但我们会发现,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自己被所有人唾弃。相反,如果我们能适时地贬低自己,抬高别人,也是正确的交流之道。毕福剑就经常在节目中,将自己贬得一文不值,但是却让自己更受欢迎。

2010年6月,在“2009最具网络影响力十大电视主持人”颁奖典礼上,毕福剑的幽默令现场气氛高涨,笑声连连。主持新秀柳岩告诉老毕,家人都很喜欢看他主持的《星光大道》,并且向老毕表达了想上《星光大道》的强烈要求。

柳岩郑重向老毕推荐自己:“毕老师,我叫柳岩,我在网络上还行,电视上其实跟很多台都有合作。”老毕机智回应:“我叫毕福剑,以后多关照,你去了我就没戏了,我就躺在沙滩上了。”

老毕的幽默回答抬高了柳岩贬低了自己,以一种俏皮自嘲的口吻,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从而让自己显得更有亲和力。

交流总是要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才完美,为了达到这种气氛,就需要说话者拥有一定的亲和力,就好像我们初次见到一个人,他身上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力量,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喜欢他,而贬低自己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增加亲和力的方式。

日本有一位国会议员,常对别人说:“我仅有小学毕业的学历。”但是,他实际上却拥有高学历,他之所以贬低自己,无非是要给予别人在心理上的平衡感,从而让那些自感卑微的人能够轻松地面对他。

大都都玩过跷跷板,玩跷跷板时,如果一边贴地,另一边必定是荡在高空。这种“跷跷板原理”同样也能应用在人际关系上。即适时地贬低自己,就是相对地捧高对方。

当我们在某些时间、场所,不便坦然对他人说出赞美时,不妨换个对象来表达,适当地贬低自己,这样的效果是同等的,甚至会远超所期望的效果。即使是“不擅言辞”或“不擅于称赞”的人,也能轻而易举地使用这种方法,达到抬高他人的目的。

比如说,当我们参加某店铺开张的庆祝会时,即使那是一家不怎么样的店铺,我们也要依场合不同来为庆祝会增添一些喜气。我们可以贬低自己,捧高对方说:“这店铺看起来真不错,室内的装潢也很考究。不像我经营的那家店,门没做好,窗户也是一大一小的。”这样将对方和自己作具体的比较,并技巧性地表示自己略逊对方一筹,对方将因此而产生优越感,而他心中的舒坦自是不可言喻。

相反地,如果以轻视的口吻对主人说:“店铺的柜台再宽一点会比较好。你们下次整修时可要记住啊!”对方在庆祝会上,听到这样毫不客气的批评,一定会大感不悦,从此对你产生敌意。这就是不谙人情世故所要承受的后果。

当然,贬低自己并不是自轻自贱,更不是自取其辱。要是因为过于贬低自己使别人觉得你不可靠,或是觉得你水平真的很低,从而瞧不起你,这就适得其反了。贬低自己应该是一种谦虚,一种豁达和真诚。

一次,《南方人物周刊》对“童话大王”郑渊洁进行访谈。当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写童话”时,他说:“我是懦夫,不敢像刘胡兰那样为改变世界献身,就通过写童话逃避现实。”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创办《童话大王》月刊”时,他回答道:“我心胸特别狭窄,已经狭窄到不能容忍和别的作家在同一报刊上同床共枕。”当记者向他表示“你一个人将《童话大王》月刊写了20年,不可思议”时,他淡然一笑:“这是懒惰的表现。写一本月刊写了20年都不思易帜,懒得不可救药。”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让你给自己写墓志铭,你怎么写?”他回答得更绝:“一个著作等身的文盲葬于此。”

面对记者的提问,郑渊洁没有按照常规方式进行回答,而是来了一番自嘲,说自己是“懦夫”“心胸特别狭窄”“懒得不可救药”“一个著作等身的文盲”,言来语往间,将他投身童话事业的决心,以及面对荣誉及成绩的淡泊和谦虚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在忍俊不禁之余,油然而生敬意。

贬低自己是一种大智若愚,它能制造宽松和谐的交谈气氛,能使自己活得轻松洒脱,使人感到你的可爱和人情味。

当然,也有些人会认为实在没有勇气做出这种事。这也没关系,对于比较害羞的人,还有一个相当不错高捧他人的技巧,那就是讲述自己的失败经历。一般来说,与他人初次晤面时,在双方互相不了解的情况下,彼此心中可能都会提高警觉。

这时,不妨以自己的失败经验当作话题。当对方听到你说“我前天做了一件丢脸的事情”,想必脸上也会浮现微笑,心情轻松地听你继续说下去。适时地靠谈自己的失败经验来贬低自己,以高捧对方,令对方的心防撤离,而转向你这一方。

炫耀自己仅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而谈及自己的失败经验,不但会增强对方的自尊心,更能因此打开对方的心扉,让他自然而然地接受你。所以,先贬低自己再与他人谈话,实在是增加我们亲和力,“捧”得他人欢欣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