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15060000000090

第90章 当代著名作家——巴金

巴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当代文坛的巨匠。

巴金(1904~2005),现当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是他在发表小说《灭亡》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巴金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从小目睹封建大家庭内部腐败堕落、勾心斗角的生活方式,封建专制主义压迫、摧残年轻一代的罪恶行径,他对封建制度、封建家庭的痛恨和对自由生活的热情向往,充盈于作品之中。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

1929年回国后,因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巴金将绝望与愤怒的心情寄托于文学虚构。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作品情感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家》这部作品给巴金带来了一个真正的家。巴金一直以“愿天下人都有饭吃”为己任,全身心地投入事业而无暇顾及儿女私情。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

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运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的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做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是最能体现巴金这个时期创作风格的代表作。

1978年起,巴金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等称号。后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2005年10月17日,巴老逝世,享年101岁。

知识小百科

《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是长篇《家》、《春》、《秋》三部连续性小说的总称,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巴金从1931年开始创作第一部《家》,到1940年完成第三部《秋》,其间断断续续经历了10年时间。这是文学史上继《红楼梦》之后又一部记录封建大家族没落史的杰作。

《激流三部曲》以五四运动所掀起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激流必将摧毁一座座封建思想的最后营垒为总的主题,展示了腐朽没落的封建秩序、伦理道德必然死亡,民主的新生的一代青年正在崛起这样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