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艺术画廊
15061100000108

第108章 麦积山石窟:东方雕塑陈列馆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的麦积山山腰上,麦积山是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山高离地142米,犹如麦垛,石窟就分布在这座山的悬崖上。

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山西云冈石窟一起,被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莫高窟以其壁画而著名,龙门、云冈以其石刻闻名,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雕塑独树一帜,以石窟多、塑像完美、延续时代长,因此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石窟分布

麦积山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二十二年(735年),天水一带发生强烈地震,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现存洞窟194个,多凌空凿于20~80米的悬崖峭壁上,由崖阁、摩崖龛、山楼、走廊、小洞组成,栈道“凌空穿云”,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

麦积山石窟最可观赏的为东崖摩崖大像、七佛阁、千佛廊、踏牛天王、43号窟、127号窟、133号窟、135号窟,44号窟等。其中,最出名是第44窟——号称东方蒙娜丽莎,那造像的微笑安详又神秘。而133号窟9号龛内的小沙弥塑像,是北魏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雕像是一个满脸稚气的小沙弥,正在听佛师讲经。他俯首侧耳,双眼微眯,嘴角挂着微微的笑意,好像不是在听深奥的佛经,而是在想少年的心事,留下了这永恒的微笑。

各个时代的造像特点

北魏

北魏晚期的作品以121、135、142号石窟为代表。121号石窟位于西崖上层西端,系北魏晚期作品,宋代曾经重修。窟形为覆斗藻井平面方形窟。窟内正、左、右壁开尖拱深龛;窟高2.55米,宽2.36米,深2.15米。三壁龛内各塑一佛。正龛内左、右壁中门内两侧塑二力士。佛上半身为宋代重塑,下身衣裙搭于座前呈三瓣式下垂,结跏跌坐于方台上,弟子穿袈裟,下着裙。左弟子塔螺旋发髻。菩萨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菩萨与弟子紧紧相依,面带笑意,双手合掌于胸前,作拍手状,似在窃窃私语,会心交谈,犹如现实生活中一对亲姐弟一般,充满着青春活力与动人的情感,使人倍感自然与亲切。力士头部宋代重修。左力士袒上身,下着裙,披巾,左手持金刚杵而立,右手提风带,右力士着宽袖上衣,下着长裙,垂手而立,身穿护身铠甲,刚健雄武,具有一种威严震慑的气魄。

142号石窟内塑三世佛及菩萨、弟子。石窟墙壁上有贴影塑佛、菩萨、飞天及供养人等。布局严谨,形式多样,是内容最丰富的洞窟之一。

西魏

西魏时期的作品以44号洞窟最具代表性。该洞窟为四角攒尖顶窟,高2.25米,面阔3.20米,进深1.9米,窟前部塌毁,仅存后部造像。佛造像位于正壁龛内,龛外塑左右胁侍菩萨各一身,左、右两壁后侧塑弟子各一身。佛高1.60米,水涡纹高肉髻,内穿僧祗支,胸前系结,外披通肩袈裟,结跏跌座。肉髻、胸前、衣裙上均残存彩绘痕迹,覆于佛座前的悬裳衣褶俱呈圆转的线条,质感厚重,层次分明,富有装饰趣味。佛面形方圆适中,端庄典雅、微微俯视、和蔼可亲,集中体现了西魏造像的美感。

隋唐

隋代造像以37号洞窟为代表,洞窟为圆卷龛、前部毁。主佛高2.1米,顶作低平螺旋髻,略有残损,面形方圆,着通肩架裟,善跏趺座于方形座上,中踩半圆莲台,体躯健美,神态安详。右胁侍菩萨,高1.85米,顶蓄高髻,戴华髻冠,面容丰满,形体修长,双手自然交叉于胸际,姿态优美,表现手法简练、生动,是麦积山隋代造像的精品。

唐代造像以5号窟为代表,塑一佛二弟子四菩萨。虽经后代重修,仍保持着隋末到唐初的造像风格。中窟外两侧各开一圆拱形大龛,每龛内各塑一佛二菩萨。菩萨花萝高冠,面目端庄秀丽,胸部半袒、双臂外露、肌肤丰腴。但姿态服饰有别,体形微呈型扭动曲线,婀娜多姿,后人形象地称唐代的菩萨如宫娃,具有“丰满圆润”的艺术风格。

延伸阅读

麦积山石窟的开凿

麦积山石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凌空栈道通达。据说当年修建洞窟,宛若今日建楼,一层一层搭建木架,靡费数百万。从上往下修建,修一层就拆除一层架子。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