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艺术画廊
15061100000029

第29章 阎立本:神采如生的人物画

阎立本作画取材广泛,如宗教人物、车马、山水,尤其善画人物肖像。所画宫女,曲眉丰颊,神采如生。用墨而有骨;设色奇特而有法。描法富于变化,有粗有细,有松有紧,用笔也较顾恺之细密精致,富有表现力,被誉为“丹青神化”而为“天下取则”,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画家生平

阎立本(约601~673年)是中国唐代画家兼工程学家。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临潼县)人,出身于贵族之家。他的父亲阎毗是北周时期的驸马,由于阎立本擅长工艺,心灵手巧,工篆隶书,尤为擅长绘画和建筑,隋文帝和隋炀帝都十分爱惜他的才艺。入隋之后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他的哥哥阎立德也擅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父子三人都以工艺、绘画驰名隋唐之际。

唐朝定鼎后,高祖李渊看重他的政治才干,在秦王李世民府中任库直,太宗贞观时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哥哥阎立德去世,他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年)擢升为右相,封博陵县男。当时姜恪以战功擢任左相,因而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

咸亨元年(670年)迁中书令,四年后去世。

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又称《古帝王图》,目前传世的为绢本,纵51.3厘米,横531厘米。画卷共画有自汉至隋十三位帝王的形象: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加上侍人共四十六人。帝王均有榜书,有的还记述其在位年代及对佛道的态度。画家既注意到刻划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和气质仪容,而又根据每个帝王的政治作为,不同的境遇命运,成功在塑造了个性突出的典型历史人物形象,体现了作者对这些帝王的评议。

画家力图通过对各个帝王不同相貌表情的刻画,揭示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那些开朝建代之君,在画家笔下都体现了“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而那些昏庸或亡国之君,则呈现委琐庸腐之态。画家用画笔评判历史,褒贬人物,扬善抑恶的态度十分鲜明。人物造型准确,用笔舒展,色彩凝重。此图经历代内府或个人收藏,清末落入汉奸梁鸿志之手,流失国外,目前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步辇图》

《步辇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作者煞费苦心地加以生动细致的刻画,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画家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一是宫女们娇小、稚嫩的体态,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造型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大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

作品风格

阎立本在艺术上继承南北朝的优秀传统,认真切磋加以吸收和发展。根据那些传为他所做的作品所显示的刚劲的铁线描,和前朝相比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古雅的设色沉着而有变化,人物的精神状态有着细致的刻画,都超过了南北朝和隋的水平,因而被誉为“丹青神化”而为“天下取则”,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延伸阅读

阎立本学画

阎立本酷爱绘画,年轻时就十分崇拜南朝画家张僧。

有次阎立本赴荆州,途经一个寺庙,据说有一幅张僧的壁画,于是连忙跑去欣赏。他兴冲冲地来到壁画前,却并未发现这幅画的特别之处,因此失落的回去了。

回到住处后,阎立本心有不甘。他认为能看到张僧的真迹十分难得,于是第二天他又去看画。他细心观察,并不停的思考,认为这幅画有可取之处。之后,他再次来到了壁画前,连一个细微之处也不放过。越看越钦佩,干脆搬来铺盖卷住在了这里,由于阎立本的认真观摩,体会,终于发现了张僧的绘画高妙之处,也使自己的绘画水平产生了飞跃,终成一代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