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艺术画廊
15061100000062

第62章 曾侯乙墓编钟:气势磅波的大型乐器

曾侯乙墓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这套编钟深埋地下二千四百余年,至今仍能演奏乐曲,音律准确,音色优美。

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铙演变而来,按其形制和悬挂方式又有甬钟、钮钟、镈钟等不同称呼。钟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关。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序成组悬挂在钟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之为编钟。商代的钟为三枚一套或五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东周时增至九枚一套或十三枚一套。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他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曾侯乙墓编钟便是其中的上品。

编钟概况

曾侯乙编钟出自湖北随州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战国早期曾国的国君,同一时期出土的还有其他近百件乐器。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其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的七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由六个佩剑武士形铜柱和八根圆柱承托,构成上、中、下三层。最上层三组十九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呈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中下两层五组共四十五件为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镈钟共六十五枚。

编钟的悬挂有三种方式:下层钟用环挂式,挂钩为爬虎套环和双杆套环两种中层钟用钩挂式,挂钩为框架钩和焊钩两种;上层钟用插挂式,是以插销入挥、串钩钟钮。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铭文多数错金。全部甬钟的记事铭文均为“曾候乙作持”五字,标明钟的制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搏钟的铭文则记载楚王熊章为曾侯乙铸宗彝一事。标音明文标示了钟的悬技位置或敲击部位及其所发音的名称,它们构成了十二半音称谓体系。乐律理论记述了曾国与楚、晋、齐、申、周等国的律名对应关系。钟铭所见律名28个、阶名66个,绝大多数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这套编钟的铭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乐律理论专著。

编钟的工艺

钟及钟架铜构件是铜、锡、铅合金,合金比例因用途而异。用挥铸、分铸、锡焊、铜焊、铸镶、错金、磨砺制作而成,工艺精湛。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力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显得十分合理。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以之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全套钟的装饰,有人、兽、龙、花和几何形纹,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多种技法,以赤、黑、黄色与青铜本色相映衬,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

这套编钟深埋地下两千四百余年,至今仍能演奏乐曲,音律准确,音色优美。春秋战国编钟气势恢宏,后世多有仿制。宋徽宗崇古尚古,仿照当时出土的六件春秋古钟铸造了一组编钟,称“大晟”编钟。钟为椭圆形,扁体双夔钮,饰多层蟠虺纹,其形制呆板,纹饰模糊,是典型的宋仿铜器。后来由于战事,这套钟散落于民间,至今可知有十余件在国内外流传,故宫博物院、河北省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都有收藏。

延伸阅读

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年发掘。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竖穴墓。南北16.5 米,东西21米。内置木,

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为夯土。整个墓葬分作东、中、北、西四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45岁左右;殉葬者为13~25岁的女性。墓中共出土随葬品15000多件。其中曾侯乙编钟一套65件,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