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艺术画廊
15061100000065

第65章 嵇康:七弦琴上说寂寥

嵇康是魏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善于音律,创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合称“嵇氏四弄”,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其《广陵散》成为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

音乐家生平

嵇康(223~263年)字叔夜,谯郡褉县(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嵇康从小就励志勤学,曾做过中散大夫的官职。他年轻时家道清贫,但是安贫乐道,经常和向秀在树荫下打铁炼性,贵公子钟会有才善辩,但嵇康十分瞧不起他的为人。一天,钟会前来拜访,嵇康没理睬他,只是低头干活,钟会呆了一会儿,闷闷不乐,想要离开,这时嵇康发话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没好气地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完就拂袖而去。这件事使得钟会深恨嵇康,故而经常在司马昭面前说他的坏话。

景元二年(261年),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由大将军从事中郎迁任吏部侍郎,举荐嵇康代替自己的位置。嵇康因此写下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自己的心志。嵇康原本和东平吕巽吕安兄弟为友。吕安的妻子被他的哥哥吕巽所奸污,吕安原本准备休妻并起诉吕巽。吕巽请嵇康从中劝解,并发誓不会恶人先告状,于是嵇康劝说了吕安将这件事平息下来。但是吕巽害怕吕安反悔,于是抢先告吕安不孝。嵇康义不负心,写信与吕巽绝交,并出面为吕安作证,因此也被收押,钟会劝司马昭乘此机会除掉嵇康。

嵇康入狱后,立刻激起舆论的不满,很多豪杰纷纷要求与嵇康一同入狱。经有司劝谕后,众人一时遣散,然而最后嵇康和吕安却被判处了死刑。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把嵇康给赦免了,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做老师。但是,这些要求并没有得到回应。临刑前,嵇康面不改色,神色如同平常一般。他看了看日影,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从容就戮。

艺术成就

嵇康通晓音律,尤其喜爱弹琴,他在《琴赋》序中说:“余少好音声,长而习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据刘籍《琴议》记载:嵇康是从杜夔的儿子杜猛那里学得《广陵散》的。嵇康非常喜爱此曲,经常弹奏它,以致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嵇康作有《风入松》,相传《孤馆遇神》亦为嵇康所作。又作《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科举取士的条件之一。嵇康还是一位音乐理论家,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他主张声音的本质是“和”,合于天地是音乐的最高境界,认为喜怒哀乐从本质上讲并不是音乐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

嵇康人缘极好,王戎说与他交往二十年,从来没有见过他有不好的脸色。因此留下“意趣疏远,心性放达”之美名;然而嵇康更有“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的一面,他的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便体现了他愤世嫉俗、桀骜不驯的一面。嵇康还擅长书法,工于草书。又善丹青,唐朝时尚有《巢由洗耳图》《狮子击象图》传世,可惜现在都已失佚。

延伸阅读

竹林七贤

魏正始年间(240~249年),

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竹林七贤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

康、阮籍、刘伶等对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七个人的人生结局也完全不同,康被杀,阮籍,阮咸叔侄借酒避祸,刘伶放诞不经,远离官场,山涛备受司马氏重用,王戎则官至高位。最终,竹林七贤分道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