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艺术画廊
15061100000093

第93章 王实甫与《西厢记》

王实甫,元代杂剧作家。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认为他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之后的大师,对《西厢记》的曲文给予极高评价。

戏剧家生平

王实甫(1260~1336年)元代杂剧作家,字德信。《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他与关同时而略晚,生活在元成宗时期。他常常混迹在青楼戏院,以及普通老百姓中间,熟悉市民大众的生活,和普通老百姓十分接近。

西厢记

王实甫一生共创作了14部杂剧,以《西厢记》成就最大,为其代表作。《西厢记》可谓家喻户晓,在元代就被誉为:“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中原音韵》曾把《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的曲文作为“定格”的范例标举,其时已被称为杂剧之冠。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故事说: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对她一见倾心,苦于无法接近。此时恰有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主意,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他。张生喜出望外,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前来解围,但事后崔老夫人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扶莺莺月夜烧香,听张生弹琴诉说衷肠。

后来莺莺听说张生病倒,让红娘去书房探望。张生相思难解,央求红娘替他从中传递消息。莺莺怜惜张生,终于鼓起勇气,也写诗回赠,后在红娘帮助下,二人瞒过崔老夫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但已无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应考。张生与莺莺依依而别,半年后得中状元。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本与莺莺有婚约,便趁张生还未返回之时谎报张生已被卫尚书招赘为婿,老夫人一气之下要将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归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在戏剧结构、矛盾冲突、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元杂剧的一个高峰,成为最具舞台生命力的一部佳作。《西厢记》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格式,长达五本21折,不因篇幅限制而造成剧情简单化和模式化的缺点。这一形式上的大胆革新,对后来的戏剧创作起到了引领作用。

延伸阅读

《莺莺传》与《西厢记》

唐贞元二十年(804年),诗人元(779~831年)创作了传奇爱情小说《传》,此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极大,也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传》原题《传奇》,《太平广记》收录时改为《传》,沿用至今。又因其中有赋《会真诗》,亦称《会真记》。其内容主要写张生与崔相恋并私订终身,后又将她遗弃的悲剧故事。元年轻时期曾有过类似张生的经历,故后人多认为张生的原型为元本人。

《传》写的是“才子佳人”的恋爱,深

受文人喜爱,故事流传极广。宋以后有许多作品由它演变而来,较有名的有:宋代赵令畴的鼓子词《商调蝶恋花》;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明代李日华、陆采各作的《南西厢记》等等。现今,《西厢记》已成为中国许多传统剧种的传统剧目,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