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验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让参与实验的学生两两结合,但是不能商量,各自在纸上写下来自己想得到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刚好等于100或者小于100,两个人就可以得到自己写在纸上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大于100,比如说120,他们就要给心理学家60元。
结果如何呢?几乎没有哪一组的学生写下的钱数之和小于100,当然他们就都得付钱。
心理规律
为什么参与实验的学生都会做出这样“损人也不利己”的抉择呢?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因此,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即使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这种现象被称为“竞争优势效应”。
生活启示
我们大概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在上公共汽车时,明明知道依次上车会更快,可是当一看到车进站后,仍会情不自禁地蜂拥而上,结果所有人上车的速度反而下降。
人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不理性的行为呢?这是因为,人们心里总是想:凭什么他先上,而不是我先上?这样,竞争的心理占了上风,就争先恐后,不管不顾,结果造成所有人上车的速度都变慢了。
不可否认,竞争是人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竞争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没有它,也就没有了效率、成绩。在竞争的状态下,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争取成功、胜利,才可能形成一种生气勃勃、人人争先的局面,从而产生激励的作用。体育比赛的新纪录之所以总是在激烈的大型国际比赛中产生,正是因为在大型国际体育比赛中竞争激烈,人们往往把全身的体力、心力调动起来去夺取胜利,才使奇迹得以出现。
可见,竞争在人类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是,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过度的竞争也会有害处。在一个团体里,根据竞争优势效应,人们如果过度竞争,会造成内耗,损害集体的力量,最后导致其中的每个人的利益都受损。
在团队中,与竞争相反的合作,才是更加重要的。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做过一项有关团体精神的研究。研究人员曾要求安道公司的执行副总裁比尔·佛兰尼根说说他这辈子自己觉得最得意的事。在沉思了一会儿之后,佛兰尼根表示他无法回答。吃惊之余,人们问他为什么,佛兰尼根回答道:“我不曾有过觉得最得意的事,有的只是大家觉得得意的事。是‘我们’而不是‘我’。”
非凡的成就表现并非来自团队成员彼此的竞争,相反,成功来自团队之中的人际互动,尤其在面临挑战和紧急情况的时候。许多研究对象都认为,非凡的成果来自大家的群策群力。
所谓团体精神,就是要在团体内部,让合作凌驾于竞争之上。竞争几乎不可能达到最佳成果,唯有合作才能达成卓越目标。
在这项研究中,拿破仑·希尔得到了一个结论:竞争往往无法使资源像在合作时被好好利用。竞争实际上包含着多重目标,它需要比合作拥有更多的资源,因此竞争越多,合作便越少。
如果不明白团体精神的话,就观察一下候鸟的飞翔吧。科学家的研究指出,候鸟以“V”字形飞,可以减低气流撞击造成的压力。“领航员”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所以它们轮流领航,—只累了,由另外一只接上。团体的飞行,可以比单独的飞行远72%以上。
心理智慧一点通
团队中要避免过度的竞争,要想办法集中大家的力量。